流年碎语(102)



流年碎语(102)

为什么人老了爱听老歌?对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人类来说,任何人的出生,都属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都是中途买票上车的过路客。无论我们把这条线,叫做历史长河,还是社会脉络,或者文化链条,都说明每个人都只是这根藤上所结的一个瓜而已。

就音乐这门艺术而言,虽然此前人类积累的所有好歌都有可能被后来的人听到,但相对“历史歌曲”来说,每个人所处的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当代歌曲”,对一个人的影响更要大得多,特别是年轻时候常听的那些歌曲,更是深入骨髓、难以忘记。这主要表现在:当代歌曲对当代人的生活反映更多,因而他们的情感共鸣更多,相应地他们对这些歌曲的欣赏机会、次数也就更多。

不可否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标志性”歌曲。一个人老了爱听老歌,原因无外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怀旧是人的本性,爱听老歌是人性使然;二是青春与音乐的联系更为紧密,从某种角度上说,音乐更属于年轻人;三是老年对新音乐的感受力下降,后期积累的新歌比较有限。

仔细想来,所谓老歌,其实就是一代人特有的“代歌”,而他们的“代歌”,又主要是他们的“心歌”、“梦歌”、“青春之歌”。由此看来,一个人年老了爱听老歌,既跟他现在的“年老”有关,更与他曾经的“年少”有关。

有鉴于此,如果你已经到了只唱老歌的年龄,请一定记得提醒自己:任何人脑中储存的歌曲都是有局限的,更是有缺陷的,你所钟爱的那些歌曲,极有可能既不是毋庸置疑的代表,也不是无可替代的绝品,更不是永垂不朽的经典。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说:听歌唱歌也一样——己之所好,勿加于人。这,才是一个“过来”的音乐爱好者应有的气质和风度。

流年碎语(1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