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時光》記憶冠以愛為名,便可燦爛心海,雖被封存卻永不墜落

"希望我沒有遲到太久,我總是不能守時"

"現在沒必要擔心啦,我就在這兒,需要就叫我"

——《Late afternoon》

"記憶它總是慢慢的累積,在我心中無法抹去。"記憶是每個人對歲月的體味,是連接生活經歷與情感的媒介,它美好、珍貴,可能也會有傷痛。所以我們總是期盼著忘掉周遭所有的不愉快,只彌留那些倖存的小美好。可是,記憶若是在慢慢的消失、整片地凋落,箇中感受又有誰能願意去體味?在我們的社會中,有那麼一群恍若流星般的人,記憶,所有的記憶對於他們宛若閃耀在夜空的流星,不覺流逝亦不知歸期,只是能在生活的懵懂間慢慢地淡忘,爾後在驀然回首間才發覺周遭的一切竟然是那麼似曾相識卻又無從說起。

《午後時光》記憶冠以愛為名,便可燦爛心海,雖被封存卻永不墜落

他們,是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一群人。在他們的世界裡,記憶或許只存在於過去某個刻骨銘心的時段,當然也可能會是全部都在消失,甚至消失的連自己是誰都一概不知。在充斥著滿滿熟悉感的陌生環境裡,他們可能茫然,可能彷徨失措,卻無法吶喊,因為在他們的世界中總是少了那麼幾個傾聽者。這些,或許是老人們的心理寫照。可他們又是擁有流星般色彩的人吶,流星的美好,不在於墜落夜空時的絢麗,而在於剎時綻放夜空的驚華。那些淡忘的以愛為名的溫暖記憶,都以一片片鑰匙的碎片為媒介承載,只待記憶於一次次碎片化的回籠時驀地打開記憶世界的大門。所以,記憶若被冠以愛之名,觸碰之時的溫度,足以燦爛整片心海。它們雖會被暫時封存,卻永不會墜落。

《午後時光》記憶冠以愛為名,便可燦爛心海,雖被封存卻永不墜落

一、被色彩填充的記憶

《午後時光》這部短片講述的是一位阿爾茲海默症患者艾米麗逐漸找回記憶並最終與女兒相認的故事。短片的構造別出心裁,其一是選擇了記憶與現實重疊的角度進行了過去和現在兩個維度場景的轉換,其二便是在每一段記憶前都加了一個色彩的情感寄託,從而使得老人找尋記憶的過程可以更加地實體化。

於一片餅乾引發的回憶,是對世界充滿純真與熱情的童年時期。在沙灘上寫寫畫畫堆沙雕,大約是每一個在海邊遊玩的孩子所必做的遊戲。陽光、沙灘、海浪,海天一色,一切都是那麼靜謐而美好。"爸比!那裡有一艘船哎,你覺得它會開到哪裡?""開往…等你上學了就知道了"對世界永遠都充滿著好奇與未知的我們,就像一臺裝了永動機的十萬個為什麼,會無止境的問大人們他們無從回答或是無意義的問題。大人們或許像短片中的父親選擇的答案一樣,把一切都推給未來,推給上學後。可就在得到這樣一個重複性意料之中的答案之後,幼小的孩童依舊活力滿滿,依舊會對她的好奇與未知充滿著期待。

《午後時光》記憶冠以愛為名,便可燦爛心海,雖被封存卻永不墜落

所以孩子似乎總是有無窮盡的樂趣,而大人們卻很難與孩童的樂趣達到一個共通,因為孩子的世界就是那麼純粹,那麼充滿想象力。所以當一個人心境達到孩童般純粹無暇之時,那些令人豔羨的孩童時的樂趣便會悄然而至。很多人都追求童心,童心未泯、老頑童這些與童心或多或少相勾連的詞變成了健康、積極、輕鬆愉悅的代名詞,很多人在體味了人生百態過後最終選擇了以一顆通透的心面對這個大千世界,返璞歸真,所以童年的記憶與情感是最為通透最為純粹又最是熱情,通體上下散發著足以致命的吸引力。

由書本帶來的回憶,是如知識一般神秘莫測又豐富多彩的中學時代,紫色,代表了學生時代的多姿多彩。"快來呀,艾米麗"" 等等我,等一下,等等!"中學時代,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學習分秒必爭、考試全力以赴、壓著上課的鈴聲進入教室……學生時代的我們,似乎總是在著急忙慌中努力靠自己為夢想奮鬥,學無止境,每當鬆懈之時總有一股力量在催促著我們前行,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學習的道路很長,卻因心中的熱愛和一路上的陪伴,一路的追逐便滿是歡聲笑語。這段記憶,是生命中重要又值得敬佩的片段,知識海洋的浩瀚莫測、追夢路上的多姿多彩,用尊貴的紫色填充,更彰顯其獨特的張力。

《午後時光》記憶冠以愛為名,便可燦爛心海,雖被封存卻永不墜落

隨相片解封的,是元氣滿滿,希望橫生的青蔥愛戀。"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裡,也曾彼此安慰也曾相擁嘆息,不管將要面對什麼樣的結局。"一列奔走的綠皮火車,一如匆匆而過的人生旅途,兩個於生命終會相交的人,在在相逢過後互訴衷腸,共同創造了充滿希望與溫情的的美好回憶。這段美好雖然隨著翻飛的帽子落幕,回憶卻是把美好永存。爾後細細想來,仍舊不免為當時的青蔥歲月而感懷。願時光渲染的青蔥歲月,氤氳記憶安寧的一隅。

"有人嗎?"面對巨大漆黑的無底山洞,艾米麗一次又一次的試探吶喊,在無窮無盡的黑色面前,主人公是如此的渺小與無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打破人生的黑暗,下一刻便會迎來黎明般的曙光。黑暗過後,是新生,短片中黑暗帶來的是艾米麗孩子Kate的新生,在我們的生活中,掙脫黑暗的束縛後,會看到海棠花未眠的靜謐,會迎來屬於自己的新生。越過黑暗會看到,彼岸,花開不靡。

《午後時光》記憶冠以愛為名,便可燦爛心海,雖被封存卻永不墜落

色彩交織,構成了五彩斑斕的人生,於浮沉宛轉間綻放生命的芳華。記憶是過往經歷的一種寄託,而顏色也可內涵著真情實感,紅色便熱烈,藍色便憂鬱,綠色便希望,黑色便充滿恐懼與無措。所以當一段段記憶被賦予了顏色,那些冷冰冰的碎片便充滿了溫度,充斥著濃烈情感的記憶足以似電流般直擊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引發最為精妙的化學反應。

二、於轉角間開啟記憶之門

《午後時光》精妙的轉場切換,完美融合了回憶與現實,僅短短十分鐘便帶領觀眾走過了一位記憶缺失的老人的過往與現實生活。餅乾在茶水裡斷裂無意間打開了老人的時光記憶,她驀地回到了孩提時代。不是說回想起了同樣泡餅乾的經歷,而是兩段時期心境的互通,他們待人待物的心境有著相同純粹的共通點,以此為橋樑從而引發內心的共鳴。

《午後時光》記憶冠以愛為名,便可燦爛心海,雖被封存卻永不墜落

一開始艾米麗對於茶水的好奇便足以激發她心中孩童般的探索精神,尋求餅乾更是與其相得益彰。在面對茶水裡的餅乾時,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似乎這塊藏匿於茶水的餅乾便是岩石池中散發著神秘光芒的星星寶石。艾米麗對於餅乾的專注力使得她在孩提時代的記憶裡猶如身臨其境,無縫穿梭。"啊,都變涼了呢,我去給你倒杯新的""我還要一塊餅乾哦。"找回童年記憶的艾米麗心中是歡喜的,她感嘆餅乾的神奇,同時又感謝餅乾帶來的記憶。

書是第二次記憶轉換的切入點。無獨有偶,學生時代接觸最為密切的便是書,所以翻閱書本,字裡行間潛存的強大精神力量瞬間把老人拉回了中學時代。在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時間賽跑中,艾米麗陷入了學生時代的驚慌,那種即將遲到的憂心是那麼真實而強烈,哪怕回過神來發現自己不再需要追趕,不能守時的遺憾仍舊縈繞在心田久久不能忘懷。

《午後時光》記憶冠以愛為名,便可燦爛心海,雖被封存卻永不墜落

短片中記憶和現實之間同樣也存在著較為鮮明的對比。現實之中,是一個溫暖靜謐的午後,陽光暖暖的灑下來,與房間形成了一種溫馨的暖橘調。而記憶中的艾米麗永遠都是在奔跑、在追逐,不管是童年時迎著海風肆意奔跑,學生時代與時間的拉鋸戰還是戀愛時的追逐火車,總會讓人體驗到不同於現世安穩的緊迫與能動力。其實生活就是如此,一方面它自有使人心境安穩的淡然之處,另一方面又不能失去其原本的能動力。而人生就是在不停地為目標為夢想而奔跑追逐,致力於每個時期每個目標終點的實現,就是生命初始的意義。

三、流星般的記憶

記憶是美好的,如片片拼圖,每一片都封存著一段至關重要的情感記錄。"無盡的蒼穹,滿天的星座,你的光亮一閃而過,只想要記住,這永恆的瞬間。"流星之所以為世人銘記,就是因為它劃破夜空時永恆的光亮。短片中艾米麗在找回記憶的短暫瞬間過後,是細細的回味,那些記憶在時間上僅僅只是如靈感般短暫劃過腦海,可在空間上,對艾米麗來說,是跨越時空長河的如按下緩慢鍵的紀錄片式播放,所以,

記憶雖然被人短暫的想起,卻帶有可以穿梭千年的力量令人永恆的回味。

《午後時光》記憶冠以愛為名,便可燦爛心海,雖被封存卻永不墜落

萬物終有輪迴,艾米麗的回憶最後又是回到了紅色的童年時期,不過是孩子Kate的童年時期,母女倆在同一片海灘同一個地方都用樹枝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歷史在同樣的地方進行了一場來自不同時空的交錯。不管是碎片化的保留,還是場景的重現,都反覆說明了一個問題,

美好的記憶,是會以不同形式堅決地永恆存在著,就如內心最美好的一縷陽光,給予靈魂以不朽的溫暖。生命不息,輪迴不止,記憶不斷。

對於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記憶對於他們可能就像美麗又夢幻的流星,帶著一閃而過的驚詫,卻彌足珍貴,足以點亮懵懂的識海,絢麗整片星空。那樣一個靜謐和諧的午後時光,一杯熱茶、一塊餅乾、一本書、一副相框、一段溫暖的對話,也許平凡的在生活中發生過無數次,溫暖的陪伴終會不平凡的無數次喚醒失落在記憶迷途中的人。

《午後時光》記憶冠以愛為名,便可燦爛心海,雖被封存卻永不墜落

最後我想說,萬物週而復始,該存在的終將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美好的記憶也許會在腦海表面隨時間流逝而不知何時悄悄的模糊消失,但記憶不會被磨滅,它會以碎片的形式被用心的人在過往的歲月中塵封,只待重新觸碰記憶的鑰匙,打開封存在心底的美好。記憶若冠以愛為名,便可燦爛整片心海,雖被暫時封存卻永遠不會墜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