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力的經濟效益很高,農民卻不敢種,為啥?

導讀:農村這種野草,據說牛吃了葉子耕田會更有力氣,所以叫“牛大力”,牛大力的經濟效益很高,農民卻不敢種,為啥?

我國農村地域遼闊,漫山遍野長滿了各種植物,有的還是中草藥,可謂遍地是寶。在南方的農村,有一種野草叫牛大力,又被當地人稱作山蓮藕、大力薯。據說牛吃了它的葉子幹起活來力氣更大,所以叫它牛大力。

牛大力的經濟效益很高,農民卻不敢種,為啥?

野生的牛大力生長於深山幽谷之中,吸取天地之精華,氣味清香,可以拿來做食補的材料,南方人常拿野生的牛大力根莖來煲湯吃或者泡茶喝,具有強筋活絡等作用。野生的可賣百元一斤,高的時候甚至可以賣到300塊一斤。但畢竟野生資源有限,而且隨意採挖野生牛大力會破壞土地環境,正在被各地所禁止,那麼人工來種植牛大力會不會獲取更高的經濟收入的呢?

牛大力的經濟效益很高,農民卻不敢種,為啥?

農民種植牛大力的經濟收入有多高?

有人分析過人工種植牛大力的經濟收益,每畝種植450棵的話,3年後就可採收,一畝地產3000斤牛大力的話,按照35塊一斤收購,就可獲得105000元的產值,然後再刨除種植成本17610元,畝淨利潤可達到87390元。看來種植牛大力的利潤還是挺高的,雖然前面3年的投入很高,但是等到收穫時就會有8萬多塊的純收益,種植一畝的話,要比打工兩年的工資收入了。那為什麼南方很多農民都有土地,卻不願意種植牛大力的呢?是不是很奇怪?

人工種植牛大力還是有風險的。

牛大力野生的經濟效益很高,但不代表人工種植也能獲得那麼好的經濟收益。據說野生的可以賣到百元甚至300元一斤,但野生的和人工種植的在質量上是沒辦法比擬的。野生的牛大力是豆藤植物,而人工種植的牛大力卻是靠種子繁育出來的樹苗,雖然也有3到4年的生長週期,但由於需要施入化肥,它的藥性早已經不是野生的那個味道了。

牛大力的經濟效益很高,農民卻不敢種,為啥?

雖然人工種植牛大力利潤分析可觀,但種植後還是有風險的,因為投資週期長,如果種植技術不行,到收穫是卻發現沒有結薯或者結的很少很小,以前的投資算是虧本了。另外人工種植的牛大力市場收購價也是不穩定的,有的地方收購35元左右一斤,有的地方1塊錢一斤都沒人收。所以有的南方朋友說,自己寧願辛苦在野外採挖野生的牛大力,也不願意人工去種植。因為產地不同,那麼種植出來就會出現“少了是寶多了是草”的尷尬局面。

結語:有人說種植牛大力的不掙錢,賣種苗和農資的掙錢了。

有人算過一筆人工種植牛大力的成本賬目:引進種苗、土地租金、肥料開支、農藥除草劑等,一畝地的牛大力種植3年時間需要投資17610元左右。那麼種苗5元一棵需要2000元左右,化肥需要12000元左右,其他的就是租地租金和農藥等的投入了。另外如果是規模種植的話,還需要僱傭不少的勞動力去採挖,就按照一個人工一天150元的話也是不小的開支,採挖牛大力很辛苦,有的不得不僱傭挖機,這樣再算下來又是成本投入,還是要扣下來的。如果產量低或者市場收購價格下跌,真的就虧本了。

牛大力的經濟效益很高,農民卻不敢種,為啥?

牛大力確實是一味山草藥,但農民種植真的能掙到錢嗎?大家願意吃野生的還是人工種植的牛大力的呢?因為產地不同是不是價格就不一樣的呢?歡迎大家留言反饋,給想要通過種植特種農作物的農民提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