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役發起前,副軍長曾三次要求取消登島作戰!


1949年10月,第28軍兵敗金門島,其原因,一是缺乏船隻運兵,致使解放軍兵力不夠,並且沒有後援;一是敵胡璉突然增兵金門,致使島上敵人力量大增。

對於至關重要的敵情——胡璉增兵金門,在戰前,第28軍是否發現了呢?

答案是肯定的。

據指揮金門戰役的第28軍副軍長蕭鋒的子女們撰寫的《金門戰役紀事本末》一書記載:

·蕭鋒急忙趕回指揮所後得知,兵團指揮所通報說:‘據兵團情報處偵察,今天下午,胡璉兵團已在金門料羅灣登陸1個團,小金門也登陸1個團。’”

這份情報漏掉了敵胡璉兵團已經登陸的13師和14師,與實際情況相距甚遠。胡璉兵團增援金門,是確鑿的事實。但是,在通報敵情時,兵團指揮所又傳達了兵團首長指示:

“28軍要和胡璉搶佔金門島,兵團決心不變,對金門發動攻擊的計劃不變。”

後來,蕭鋒在《渡海重要一戰——金門之戰》回憶文章中敘述:

“我上午還說過:最壞的情況是,我登陸胡璉兵團也登陸,敵人坐軍艦輪船運輸比較方便……如今胡璉兵團先我登陸,這個仗不好打了。”

他立即要偵察科科長張憲章通知部隊原地待命,自己和兵團商量這個仗到底還打不打。

《金門戰役紀事本末》一書記載:

“蕭鋒打電話給兵團首長,葉飛司令員有些不耐煩,沒接。

蕭鋒仍抱著一線希望對李曼村說:‘請你再如實地反映一下情況,增加了敵人,還要打,部隊只有8個營的船就倉促下手,後果很難設想。你不講講,要負責。’

李曼村說:‘你已向葉司令、劉主任反覆講過,我再講那就不好了,人家不是說28軍吃飽了嗎?’

蕭鋒說:‘不願打大陸最後一仗?是要面子,還是要革命部隊!你不講也沒辦法,那隻好執行命令……’”

可是,胡璉兵團增兵金門島的情報,立即引起了參戰的師、團指揮員的震動和不安。244團團長邢永生打電話問82師長朱雲廉:“胡璉兵團來了,還打不打?”

朱雲廉打電活給軍政治部主任李曼村:“怎麼辦,還打不打?”

蕭鋒認為,敵人在金門增加了兩個團,胡璉還有3艘軍艦停泊在金門東南的大海上,隨時可以增援,這仗還是不能打,於是又撥通了兵團政治部主任劉培善的電話:

“劉主任,你是第28軍的的老首長,現在是關係第28軍命運的重要關頭。敵人到底增加了多少?十多天以前,我們打大嶝島,就發現胡璉兵團一個團啦!看來敵人增兵是師的單位了。”

但劉培善回答:“據偵察,胡璉兵團在大小金門各登陸1個團,是今天下午才上島的,什麼工事也沒築,情況沒大變化。兵團已經研究過了,我們要搶在胡璉兵團之前佔領金門,今晚攻擊金門決心不變,按預定方案打吧!”

蕭鋒說:“這個仗肯定不好打,我要求隨第一梯隊過海指揮戰鬥,同胡璉兵團拼個死活!”

“老蕭,你不要過海。只要我們第一梯隊3個團能上去,船隻來回兩次,運5個或6個團過去,就能打下金門縣城。”

蕭鋒堅持說:“情況不明,準備不足,打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劉培善問道:“你的意見怎麼辦?”

“我建議停止發起攻擊,等查清敵情、準備充分後再打。”

但是,劉培善還是說:“按原計劃執行,決心不能變。”放了電話。

兵團決心要打,蕭峰只好執行。後來,他說:“我參加革命多年,身經無數次戰鬥,沒有哪一次不執行上級命令,這一次還能例外嗎?”於是向部隊下達了登船啟航、向金門出發的命令。

後來有人說:“蕭鋒要是大膽抗命一次,金門擇機再打,那麼蔣介石和臺灣的歷史,那就可能要重新去寫了。”

可惜,歷史沒有假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