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何以為家》:從贊恩靈與肉的救贖學習父母如何教育

看了好幾遍《何以為家》,起初是因為一句話“我要控告我的父母”

,當時很納悶為什麼控告父母呢? 因為在我印象裡父母都是很愛孩子的,恨不得把所有認為好的東西全部給孩子。這對父母到底做了什麼,讓孩子這恨他們。

帶著疑惑看完影片,影片中的贊恩懂事的讓人心疼,不由得讓我想起父母常常訓斥的那句“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不知道什麼時候“懂事”這一詞成了道德綁架,卻忘了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在《請回答1988》中有一句話: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只是適應了應該表現得成熟的環境,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個孩子,他也才12歲。

我本來以為,我們會長大,長成好人,會受人尊敬,還有很多人喜愛,但是真主不想讓我們變成這樣,他要我們像地毯一樣被人踩在腳下。


豆瓣9.1《何以為家》:從贊恩靈與肉的救贖學習父母如何教育

這是贊恩給電臺打電話時說的,你很難想象這句竟然出自一個12孩子的口吻,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對這個世界這般絕望。

在影片中的贊恩飾演者並不是專業演員,而是真實的敘利亞難民。被髮掘時12歲左右的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導演娜丁·拉巴基,花了三年時間調研採訪流浪孩童,六個月的拍攝,520個小時的素材,又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剪輯,才有了現在的成片《何以為家》。

原名《伽百農》,在阿拉伯語中“迦百農”意為“混亂無序之地”。延續了導演娜丁·拉巴基一貫的風格和關注點都是為弱者發聲,她說:“我希望,我的電影能夠成為一種改變世界的力量。

接下來,我將結合這部影片贊恩從離家出走到法庭起訴父母所進行的救贖,從靈與肉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靈”是指精神層面,“肉”是指肉體層面。

一、肉體的救贖——逃離原生家庭

家是什麼?

龍應臺在《目送》中說:做為被人呵護的兒女時,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趕車時,有人催你喝熱騰騰的豆漿。天弱下雨,他堅持要你帶傘……帳裡帳外都是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但不是所有的家都是溫馨的,影視明星陳喬恩,對她來說,家就是噩夢,寧願去墓地看墓碑上的故事,也不想回家。因為她媽媽堅持棍棒教育,只關心成績好不好,吃的飽不飽,穿的暖不暖。只要不聽話就打。

小時候一提到“媽媽”這個詞就害怕,聽到媽媽的腳步就像魔鬼的聲音一樣,會覺得媽媽來揍她了。

就像法國的一則寓言: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這就是著名南風效應,也稱溫暖效應。而喬恩媽媽的教育,就像故事中的北風,實行“棍棒”,恐嚇孩子,導致孩子提起“媽媽”就有心理陰影。相比於“南風”教育就比較溫柔,從孩子的內心出發。

可惜在生活中,家長們卻對“南風”的做法嗤之以鼻,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

影片中贊恩的父母便是如此,對他只會拳打腳踢,他聽過最溫柔的的話就是“滾,你這個婊子的兒子、滾你這垃圾”,父親每天只知道酗酒,而母親只會哭哭啼啼抱怨,一家的生活重擔全落在他稚嫩的肩上。

如果說,在這個骯髒的家裡讓他喘不上來氣,那麼當父母把11歲的妹妹嫁給雜貨店老闆,便激發了贊恩對這個家所有的怨恨,一氣之下,他選擇離家出走。

但逃離後的幸福是短暫的,因為生活的艱難,他最後還是重蹈覆轍,把維納斯的腳栓起來,靠製作毒品來賺取生活來源,儘管他很努力,命運依舊沒有眷戀他,走投無路下,只好忍痛賣掉了維納斯。

人是環境產物,原生家庭每天的耳濡目染,就能把一個先天不錯的孩子生吞活。

所以儘管贊恩拼命逃離原生家庭,最後還是活成了父母的影子。但在我看來,雖然他這次離家出走並沒使他獲得新生,依舊是他肉體上的救贖。

對於原生家庭,我承認原生家庭對人造成心理影響極大,有的人甚至一輩子都走不出來,但我始終認為,你是你,你不應該成為原生家庭的犧牲品。

正如東野圭吾在《時生》中提到的,誰都想生在好的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二、靈魂的救贖——感受愛

我們都渴望被愛,但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清楚什麼是真正愛著,反倒會產生一些誤區,比如,做直播有人給你刷禮物,以為這就是愛。其實不是,它帶給你的只是興奮和尖叫。

而在影片中贊恩離家後遇到了黑人赫拉,赫拉的生活比他們家還有苦,如果說前者住在貧民窟,後者就是住在救濟棚,伸手不見五指的一間小屋子。

豆瓣9.1《何以為家》:從贊恩靈與肉的救贖學習父母如何教育

即使赫拉過得窮困潦倒,依然把贊恩帶回了家,一遍又一遍教自己孩子念贊恩的名字,並告訴他“這是你的好朋友贊恩。

即使生活難得只能去賣頭髮,她也未曾動過讓贊恩離開的念頭,在赫拉心裡,贊恩已經成為他們家的一員,和對待她自己孩子是一樣的,這是贊恩第一次笑。

在《感受愛》中提到:如果我們沒有感覺到被愛,就很難讓別人感覺被愛。無法與自己建立情感聯結的人,也無法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結。

換言之,如果我們感覺到被愛,也會努力做出嘗試反饋給所愛之人。這也是為什麼在赫拉不知所蹤時,贊恩開始照顧赫拉一歲的兒子維納斯,在最難熬的時候,有人勸贊恩把維納斯賣掉,贊恩還是選擇拒絕,想辦法掙錢,養活維納斯。在救濟站也是第一時間要奶粉和尿片,因為這些維納斯所需要的。

豆瓣9.1《何以為家》:從贊恩靈與肉的救贖學習父母如何教育

所以即使生活再苦,贊恩也像當初赫拉護他那樣,護維納斯,盡全力給維納斯最好的。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在我看來,這就是贊恩精神的救贖,因為愛,讓他在這黑暗的世界,不至於絕望,在絕望中尋找生存的希望。

而對比贊恩的父母,從來沒有讓他感受到愛,在父母把妹妹薩哈送給雜貨店老闆時,作為母親似乎對這種情形已經麻木了,並沒有什麼不捨,在贊恩阻止父母不要把妹妹送走時,父母對他不止拳打腳踢,喊到:“你這個畜牲,是不是找死。”

再後來,贊恩回家拿證件時,父親氣急敗壞的說:“別讓我看見他,信不信我真的會殺了他。”

試問面對這樣的父母,這樣的家庭環境他怎麼能感受到愛,更多的是對這個家的厭惡。而贊恩在遊樂園扒開人偶的衣服,在我看來,是因為贊恩對母親的厭惡,轉贈到人偶身上。更加說明,他從來在這個家從來沒有感受過愛。

在《奇蹟男孩》中,雖然奧吉天生臉部畸形,臉部動過27次刀,才可以正常呼吸。但是相比於贊恩來說,奧吉很幸福,他被全家人愛著,是家裡的小太陽。

印象最深的那段是,奧吉在學校被同學歧視,回家想媽媽哭訴:“為什麼我會這麼醜?” 我想,媽媽這個時候,心裡一定很難受吧,自己孩子受了委屈,但媽媽還是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認真地告訴兒子:

“正因為我是你媽媽,所以我的看法才重要,因為我才是最瞭解你的人。”

正因為在媽媽的愛和鼓勵下,正確引導他接受這與眾不同的長相,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始終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三、靈與肉的結合——父母如何正確愛孩子

在影片中,贊恩離家出走,是想尋找生的希望,他以為外面的世界是美好的,可是他沒想到大部分孩子和他是一樣的,生活艱難。

但是不幸中的幸運是,他遇到了赫拉,赫拉在他心裡埋下了愛的種子。他才有勇氣去狀告父母,他希望這些孩子不要再像他一樣遭受這些痛苦。

那在現實生活中,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才能讓他們感受到愛。

1.無條件的愛

記得看過一個故事,孩子問媽媽,我成績不好,長的不好看,這麼多年一個沒有給你們長臉,媽媽你還愛我嗎?

媽媽說:“我永遠愛你,學習好不好,我都愛你。”

為什麼孩子因為成績不好,會有負罪感,覺得父母不愛他呢,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父母。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在孩子考100分的時候說,媽媽好愛你。如果考的不好,父母就會訓斥孩子。久而久之,在孩子的潛意識中,只有好成績=父母的愛,而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會不自覺地討好父母,朋友,長大了討好同事、領導,缺乏安全感。

那麼在我看來,父母應該從讓孩子感受的愛,無條件的愛,我愛你,只因你是我孩子,僅此而已,沒有任何附加條約。

2.不控制孩子

控制慾,是影片中贊恩父母對贊恩的教育方式就是控制,他們在乎的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自己的需要,只要贊恩反抗,父母就拳打腳踢。

而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是,父母明明愛很愛孩子,孩子卻感受不到愛,像《囧媽》中,徐媽媽對兒子伊萬的愛就是這樣,伊萬感覺不到。

  • 有一種餓,叫做你媽覺得你餓,不停地向伊萬嘴裡投餵,小番茄,各種養生豆漿;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媽媽牌秋褲。
  • 晚上只要伊萬不回車廂,徐媽媽會時不時把頭探出來看看,直到伊萬坐到她身邊睡才放心。
  • 吃幾塊紅燒肉媽媽也要約束,什麼時候生孩子媽媽也要管。

每次和媽媽反駁是,媽媽總要回一句:“你怎麼這麼不乖啊?” 對於許伊萬一個四十多歲的大男人,再拿乖來形容似乎有點過吧?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冷暖和飢飽他能感覺,父母有老的一天,不可能管子女一輩子,不如現在放手,讓他自己飛。就是《囧媽》最後所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愛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尊重和接納。

3.保持一定的距離——刺蝟法則

在中國很多父母會說,不控制孩子怎麼才算不控制孩子呢?那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

父母愛孩子,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孩子,什麼也要親力親為,孩子寫作業,父母要盯在旁邊看著,日記本,父母也有偷偷打開看看寫了什麼。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討厭父母。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每天一個屋簷下相處,天天再盯著,父母煩,孩子也煩。

這讓我想起一位生物學家為了研究刺蝟的習性所做的一個實驗:

把十幾只刺蝟放到戶外的空地上,這些刺蝟被凍得瑟瑟發抖,為了取暖,它們只好緊緊地靠在一起。

相互靠攏後,刺蝟身上的長刺又讓彼此不堪忍受,很快又各自分開了,沒過多久,刺蝟為了抗寒又逐漸靠攏。

捱得太近,身上會被刺痛;離得太遠,又凍得難受,經過多次的摸索,它們逐漸找到了個適中的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

豆瓣9.1《何以為家》:從贊恩靈與肉的救贖學習父母如何教育

這就是心理學上人際交往關係理論中的“刺蝟效應”,也稱為心理距離效應。

為人父母,如果想要和孩子保持親密關係,就要把握好度,掌握分寸感。他雖然是你的孩子,但他更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學會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及時放手。

4.德西效應

在影片中的贊恩便是付出的一方,可以說,這個家如果沒有贊恩支撐不住,12歲的贊恩靠著熟練的搬運煤氣罐,賣糖水掙錢,算得是家裡的頂樑柱,可是他的依舊不會對他的付出,心存感激,反而是動不動就說殺了他。

其實這就是德西效應。

德西效應是指,在一段關係裡,單方面的一味付出,不但得不到預期回報,還會讓對方感到理所應當。

而在中國式的教育中,父母無條件的愛孩子、不控制孩子、保持距離這三點還不夠。因為父母總會一味的犧牲自己,去滿足孩子物質的要求,只有孩子張口,就算天上的星星也要想辦法摘下來。到頭來,孩子習慣了一要父母就給,不給就開始吵架,卻不知道父母的為辦這件事背後的難處。

所以,我認為作為父母,要讓孩子懂得付出,讓他們對這個家有奉獻、參與感。做飯時,可以讓孩子幫忙洗菜,平時做他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明白,這個家需要大家一起經營,而不是父母一味地付出。

結語:

有的人拼盡全力的生活,有的人只為了生活便已拼盡全力。贊恩便是後者,如果把贊恩的救贖比做西天取經,那一點也不誇張,他歷盡九九八十一難,終於為自己贏得了一張護照。

著名的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認為人的一生有三次出生:

第一次出生,是精子與卵子的結合,創造了一個生命;第二次出生,是母親把我們生下來,進入一個已經存在的家庭系統;而第三次出生,就是我們成為自己的決定者。

對於已經發生的,我們無法改變,也不能改變,但是對於對來,我們可以放手一搏,說一定會有什麼彩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