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第11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輸入個案社區傳播風險低】

澳門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共11例,新增患者現時在仁伯爵綜合醫院隔離病房治療。


患者狀況

該名確診患者為女性,26歲,韓國籍澳門外僱,澳門航空空中服務員,居住於石排灣馬路金峰南岸第5座。患者於3月14日出現輕微咳嗽症狀,15日下午1時左右自感不適,感暈眩、發熱,與未婚夫自駕至凼仔便民診所就診,患者體溫37.5度,遂轉至凼仔離島急診就診,體溫37.7度,經診治及採樣後離院,由未婚夫駕車回家。

同日晚上經核酸檢測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由專車送到仁伯爵綜合醫院隔離病房隔離治療。患者目前情況一般,沒有發熱,胸部CT無任何肺炎徵狀。


密切接觸者:

該患者的未婚夫、阿聯酋航空EK 380 杜拜至香港座位前後3排乘客4人(當中包括3位從葡萄牙回澳的學生)、患者發病後接觸的朋友1人、鐘點家傭1人。當中1人有發燒,送到特別急診作診治,其餘6人送到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作隔離醫學觀察。

一般接觸者:

阿聯酋航空EK 380 杜拜至香港其他乘客28人(當中有23位從葡萄牙回澳的學生),將到指定酒店進行14天隔離醫學觀察。


澳門第11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輸入個案社區傳播風險低】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由於第11宗個案為輸入性個案,而且能找到感染源頭,患者在短時間內確診,在社區接觸的人較少,因此看不到有社區傳播的跡象。同時,政府已因應疫情發展加強防控策略,相信能減少輸入性個案或社區傳播的風險。


衛生局局展李展潤表示,第11宗確診病例屬於輸入性個案,在入境澳門時沒有症狀,於3月15日下午出現症狀並前往醫院,醫護人員按照指引,將其列為中風險人士,根據指引,待其做完核酸檢測後可以回家,前題是必須遵守醫院的隔離指引,包括不能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回家後不能接觸他人等,直至檢測結果出爐;該名確診者由3月15日下午4時許被取樣後,沒有進行其他活動。


他指出,新增個案不會影響或改變澳門防疫的形勢,無損特區政府和全澳市民戰勝疫情的決心。隨著疫情的變化,政府會修正防疫策略和指引,全澳市民保持信心,繼續努力做好防疫工作,聽從政府呼籲,如非必要,不要外遊,做好個人衛生,堅持到底。


確診患者行程:


1月28日最後一天上班。


1月30日至3月12日隨未婚夫離澳前往葡萄牙波爾圖探親,居於未婚夫家中,與其父母同住;於葡萄牙期間,曾與未婚夫多名朋友、親戚聚會,否認當中有人出現類似病徵。其中3月10至11日坐火車至里斯本留宿一晚。


3月12日乘坐阿聯酋航空EK198由波爾圖至杜拜(座位:17B),轉乘阿聯酋航空EK380由杜拜至香港(座位:31J)。


3月14日

00:21由港珠澳大橋抵澳後,在港珠澳大橋口岸坐的士返回澳門住所。


3月14日14:10乘坐金峰南岸穿梭巴士到氹仔市區,於太子花城附近之上海餐廳和花城附近越南餐廳午餐,其後在附近藥房、韓國店購物,以及陪同未婚夫剪髮,全程有佩戴口罩。


3月14日16:20在氹仔百佳與朋友匯合,朋友接載及協助修理其私家車,接觸約30分鐘至1小時,全程有佩戴口罩。期後患者與未婚夫自駕車回家,在家中吃晚飯,晚上沒有外出。


3月15日上午11時多在家中吃早餐,鐘點家傭到其家中清潔,與患者交談約10分鐘,當時兩人均沒有佩戴口罩,其後患者與未婚夫外出。下午感到暈眩,發熱等不適症狀,由未婚夫駕車載至氹仔便民診所,再轉至離島急診就診。經診治和採樣後離院,再由未婚夫駕車回家。


應變協調中心又提到,該名確診患者於3月14日凌晨00:21經港珠澳大橋抵澳,然後乘坐的士返回住所,呼籲如有的士司機曾於上述時段曾接載一名韓籍女子和一名葡籍男子,應主動致電28700800與中心聯絡。


澳門第11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輸入個案社區傳播風險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