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改為“屏對屏”山東隔空架起招才引智“熱線”

本報記者 張春曉

本報通訊員 胥 瑋

完成考察博士等各類人才50多人,其中,國家傑青1人、省級人才工程人選3人、教授副教授4人——這是截至目前,山東理工大學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擬引進人才考察情況統計。與往年不同的是,這些考察都是通過網絡視頻考察方式進行。

疫情無法阻擋山東招才引智的決心和腳步。由“面對面”改為“屏對屏”,由“手拉手”改為“線對線”,我省隔空架起了一條條招才引智“熱線”。

2月9日,機械工程學院率先在山東理工大學開展引進人才線上視頻面試,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博士後、“博士後創新人才計劃”入選者牟宗高,成為學校首位採用視頻考察方式引進的博士。“我是山東人,看到山東這兩年在人才引進方面改革力度很大,一直就想找機會回家鄉。”牟宗高告訴記者,去年年底他就和學院進行了對接,雙方約定年後面試。疫情發生後,他原本有些擔心面試不能如期進行,沒想到學院改為了視頻考察。“學校組織專家犧牲假期休息時間開展視頻面試,方便了我們,辛苦了學校。”牟宗高說。

“疫情發生後,從學校到二級學院再到高層次人才都積極行動起來,藉助網絡渠道全方位招引人才。”山東理工大學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張曉連介紹說。疫情期間,學校全職引進的鄭宏宇教授和吳永玲教授,利用在國際上的學術資源和人脈,幫助引進了2名博士。繼機械工程學院首次“嚐鮮”視頻面試後,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也組織了5位博士網上視頻面試。

這段時間以來,各地招才引智的創新實踐一直如火如荼。

濰坊市加強人才常態化聯繫服務,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通過網絡媒體發出了致廣大專家人才朋友的溫馨提示,採取微信、電話、視頻等方式,與人才大使、駐外人才工作聯絡員和市級以上重點人才全部聯繫一遍,對原計劃開展的15項市級重點人才活動提前介入,在線推送人才需求和可轉移轉化的項目,確保疫情基本結束後馬上就能開展。通過創新人才引進對接方式,疫情發生以來,濰坊市累計開展線上“雙招雙引”活動1300多場(次),舉辦網上人才項目簽約活動30多場(次),簽約人才項目80多個。臨朐縣組織開展“網上博士大會”,隔空簽約高層次人才18名。

威海市以人才創新發展院為載體,開展引進重點高校優秀畢業生到事業單位工作。在2020年首批簽約127名重點高校優秀畢業生的基礎上,2月20日,威海市採取市、區聯動的方式發佈了2020年第二批引進重點高校優秀畢業生公告,全市計劃引進重點高校優秀畢業生390名,目前報名人數已超過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6人。根據報名情況,威海市將適時啟動初試、複試工作,其中對高層次緊缺專業,將實行網上視頻面試。

淄博市積極開展線上“名校人才特招行動”,全市事業單位精選300多個崗位,面向國內頂尖名校全日制本科學士及以上畢業生招聘。不僅如此,淄博市還調整了聘用流程:根據視頻面試成績確定考察人選並簽約,待疫情過後(應屆畢業生按期畢業後)再進行資格審查、考察體檢、公示和聘用。

為助力我省招才引智工作大局,在省委組織部指導下,團省委聯合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實施“青鳥計劃”,服務青年學子和人才來魯幹事創業,推動“引鳳還巢”。疫情期間,各地團組織聚焦本地“十強”產業、支柱產業發展以及復產復工企業的人才需求,主動聯繫服務用人單位,通過“青鳥計劃”信息平臺發佈崗位需求,目前已發動2443個企業發佈招聘崗位14292個,達成簽約意向743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