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践行杭州倡议、保护肾脏健康(三)

尿路感染——景舒梦

1、尿路感染是怎么回事?

尿路遭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病原微生物最常见的是细菌,也可以是真菌、支原体和病毒)引起的炎症。

常伴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尿道口及会阴部瘙痒,排尿后烧灼样疼痛,少数患者腰痛、低热。

尿常规中常有尿白细胞增多,偶有血尿及肉眼血尿。

2、尿路感染的原因?

尿道梗阻,泌尿系解剖或功能异常;机体抵抗力下降;糖尿病患者、高龄患者、妊娠期妇女;泌尿道有创操作后,如留置导尿、膀胱镜;合并阴道炎或前列腺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3、怎么预防尿路感染?

提高机体免疫力,多喝水,勤排尿、不要憋尿、保持尿路通畅,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盆底肌群训练(床上抬腿运动和提肛运动)、膀胱功能训练(膀胱区适度叩打,用力加压)。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水分的控制——苟伟康

值此第十五个世界肾脏病日,我跟大家谈一下血透患者透析间期水分控制。很多患者不理解为什么血液透析后还要限制饮水,这就是因为我们正常肾脏是一天连续不断在工作,而我们血液透析是间断性的,过多水分摄入是排不出的,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多喝水-透析不充分-毒素残留多-生存质量差。究竟到底每天应摄入多少水分?该怎样控制呢?

1、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干体重的3%,不超过5%,拒绝7%。

2、总原则:量入未出、保持平衡,简单的一个就是一周透析三次的患者,饮水量为前一日尿路+500,一周透析两次的患者饮水量为+300。

3、生活中小技巧:

每天三测,心力有数:测尿量、测量入水量(饮水+服药用水)、测体重。

固定茶杯,平均分配:将一日可饮水量用固定容器装好平均分配到一天中。

食物水分,分清多少:不要过量摄取含水分多的食品及饭菜。

清淡少盐,减少口渴:低盐饮食。

冰块糖果,缓解口渴:把水果汁或牛奶冻成冰块,口渴时含在口中,让冰块融化后吐掉;含不太甜的硬糖果,减少口渴的感觉。

适当运动,增加出汗:使身体轻度运动,促进排汗,减轻想喝水的感觉。


肾病患者是否可以食用豆制品——王小芳

3.12日第十五个“世界肾脏日”,借此我想对肾病患者关注的能不能吃“豆制品”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1、大豆属于优质蛋白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样一个词“优质蛋白”。

所谓的优质蛋白是指高生物利用率的动物蛋白,因其所含的氨基酸比例与人体相似,易于消化吸收,所以称为优质蛋白,如肉类、蛋类、奶类等;而植物蛋白质因含非必须氨基酸,不易消化吸收,生物利用率较低,代谢后产生较多的含氮废物,如米、面、坚果类。但是大豆是个例外,它所含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

2. 肾病患者是否可以放心大胆的食用豆制品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大豆中嘌呤、钙、磷的含量也较高,对肾病患者更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导致高钙血症、高磷血症等。

3.肾病患者能吃那些豆类和豆制品呢?

首先要区分大豆和杂豆。大豆是黄豆、黑豆和青豆,这三种才是优质蛋白。而红豆、绿豆和赤小豆等属于杂豆类,其主要成分为淀粉,杂豆的蛋白质属于非优质蛋白,而且钾、磷、嘌呤含量高。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比较理想的豆制品是豆腐和豆浆,有些豆制品如油豆皮、豆干添加大量的盐和油,会导致高血压、水肿和高脂血症,不建议使用。


肥胖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房浩亮

现如今,肥胖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话题,它已经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和社会的各个阶层,近些年来,肥胖合并的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问题,已逐渐为人熟知,但是肥胖所引起的慢性肾病及其对慢性肾病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还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

肥胖如何引起慢性肾病:首先,肥胖会使肾脏的工作负荷增高,肾小球时刻处于高滤过、高灌注状态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长此以往肾脏就会不堪重负。其次,肥胖者常存在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心血管疾病和肾结石等合并症,这些合并症也会诱发或加重慢性肾病。第三,肥胖诱发的各种健康问题需要长期用药,如果在药物品种、剂量、疗程等方面使用不当,也容易引起慢性肾病。

如何防治慢性肾脏病

1、锻炼身体,体重达标,戒烟限酒、忌饮食偏咸,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定期行体检,重视尿常规、尿微量蛋白、肾功能、肾脏影像学检查等;

3. 不滥用消炎药、止痛药及对肾脏有损害的抗生素,不乱吃保健药;

4、走出“中药没有副作用”的误区,服用中药应至正规医疗机构开具,不吃来路不明的中草药(特别是某些含马兜铃酸的中药);

5、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及尿酸,重视降脂治疗;

6、一旦确诊蛋白尿,则应当立即肾病专科治疗,早期治疗可有效预防或者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7、肾脏病的治疗是长期过程,应定期随访、正规治疗,切勿自行停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