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一中普瑞國際學校:“三個不交叉”原則

貴陽一中普瑞國際學校:“三個不交叉”原則

貴陽一中普瑞國際學校:“三個不交叉”原則

本報訊(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段清娟 攝影報道)“初三(7)班的學生可以進來了,收到請回復。”3月15日上午10:30,站在離校門500米處的貴陽一中普瑞國際學校教育處副主任辛文濤的對講機裡準時接到執行校長鬍軍發來的指令。

記者拿到該校返校復學行程圖發現,20分鐘完成一個班級輸送,10秒鐘通過一輛車,全校12個班,要在一天內完成錯峰報到,男女生寢室各設入口通道。

記者跟隨該校初三學生翁凡迅走完報到流程,發現成功進入宿舍將通過5道檢驗:離家前往學校時,將健康綠碼截圖上傳給班主任;進入離學校500米處接受體溫監測;待達男女寢室通道指示牌處,下放行李進行全面消毒;再入校門口接收紅外線體溫檢測;方可進入宿舍區進行手快消,安排入住。

其中,在第三道關口上,送行的翁凡迅父母將車上行李下放後,就止步於此,其餘事情就由志願者或同學協助。

“這樣的安排,不僅減少人員流動頻繁,也是鍛鍊孩子獨立能力的契機。”貴陽一中普瑞國際學校執行校長鬍軍告訴記者。

據瞭解,該校共有399人返校,初三293人,分成9個班,一層樓劃分2個班級;高中班106人,分3個班,一層樓一個班級;一個班級配2個自習室和就餐教室;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宿舍安排,每個宿舍不超過6人。這樣的安排,堅持教學空間、課餘活動區域、班級住宿三個版塊的“三個不交叉”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