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臨別的軍禮,兩代軍人相互致敬

雷神山臨別的軍禮,兩代軍人相互致敬

老先生敬禮表達感謝,樊民(右)回禮 張豔攝(下同)

“我年紀大了,手不聽使喚,寫不了感謝信,我給你們敬個禮行不行?”雷神山醫院感染三科七病區裡,79歲的金老先生得知自己今天能出院,非常激動。

他從床上坐起,抬起右臂,朝來給他頒發“畢業證書”的病區主任樊民敬禮。援鄂醫療隊員口中的“畢業證書”,指的是出院證明,大家想用活潑的表達驅散疫霾的陰影。

“老先生,您敬禮很標準啊!”樊民打趣說。老人告訴他,自己是有30年軍齡的老兵了。樊民趕緊立正,朝老人還禮,“我曾經也是個軍人,當了28年兵。”

金老先生是樊民所在的國家中醫醫療隊(上海)在上個月19日收治的首批病人,當時他外周氧飽和度不足90%,CT顯示肺部炎症範圍超過1/2肺野,屬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經過醫療隊中西醫結合的悉心治療,老先生的症狀有了明顯好轉,不吸氧情況下氧飽和度達到98%,兩次核酸檢測呈陰性,CT顯示肺部炎症大部分吸收。“除了使用中藥湯劑,我們還採用了針刺、功法、穴位敷貼、香囊等中醫外治法。”樊民介紹。

雷神山臨別的軍禮,兩代軍人相互致敬

樊民將出院證明交給老先生

服役時期,樊民曾參與“小湯山”抗擊非典的救治和汶川地震後的醫療援助,五年前退役後,他來到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擔任心內科主任。無論身上是否身著戎裝,當國家需要的時候,他都義無反顧地站了出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各地號召醫務人員援鄂,樊民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奔赴前線。“我是共產黨員,有非常豐富的抗擊疫情經驗,如今武漢全線告急,我去最適合!作為一名曾經身披軍裝的人,面對疫情,我只想說:若有戰,召必回!”

2016年初,在岳陽醫院年度工作年會上,剛退役不久的樊民作為科主任代表發言,上臺後,他習慣性地敬了一個軍禮,卻猛然發現自己已然卸下那身松枝綠。“當時想這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敬禮了吧。”樊民說,“每一位當過兵的,軍人情結一生都在。我和老先生的交流不多,但一切盡在那軍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