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無需教材”的思政課:連線寧波援鄂醫療隊四名“戰士”

中國寧波網通訊員 鄭俊朋 記者 沈莉萍 蔣煒寧

一堂“无需教材”的思政课:连线宁波援鄂医疗队四名“战士”

“冬天走了,春天來了!”在慈溪家中學習直播課後,寧波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胡倩瑜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3月15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會議室裡,寧波援鄂醫療隊的4位“戰士”為1200多名寧波大學醫學院師生上了一堂具有特殊意義的線上“思政大課”。

這是一堂非常“特別”的直播課

“情況緊急,大家完全沒有適應時間。”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鄞州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師回憶初到武漢的情形,她在寧波援鄂醫療二隊擔任“戰時醫務處聯絡員”。

王師所在的醫療二隊被分到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接管2個重症隔離病房,共計98張床位。他們是2月10日凌晨2點到的武漢,“晚上11點就開業了”,24小時內病床全部收滿,這也被同行和媒體們稱讚為“寧波速度”。

這種嚴峻情況在寧波大學附屬李惠利醫院護士長葛慶青的直播課中也強烈感受得到。葛慶青擔任寧波援鄂醫療二隊院感專管員,從防護標準到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她為同學們講述了細中求精的感控工作,“從這樣嚴格的感控要求,可以想見他們是時時刻刻處在危險之中。”寧波大學醫學院學生黃榮榮感嘆。

“這一刻,我感覺太幸福了。”一名患者開始進食後,援鄂醫療隊的一位護士在朋友圈寫道。醫護人員都知道,在重症隔離病房裡,患者開始吃飯是一件“大事”。這名患者在醫療隊到武漢的第二天被收治,當時她伴有合併肺心腦病,會不時出現神志不清的症狀,當她病發時會向醫護人員吐口水甚至攻擊他們。當患者情緒不穩定的時候,隊員們便將她抱在懷裡,不停地安慰她。在隔離病房只有醫護人員,“他們必須把家屬、護工、護理這三個角色全部挑在身上。”王師說,其實這些護士都很年輕,大部分都是90後。入院第三天,這位患者終於開始進食了,大家心裡都非常激動。

“我為我們隊員而感動!”王師講述這個故事時幾度哽咽。故事只是簡單講述,然而作為在讀醫學生,同學們隔著屏幕便能夠想象出當時醫療隊的艱難處境。

“這是一堂非常特別的直播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寧波援鄂醫療隊的臨床老師們完美的詮釋了‘師者’的含義,傳播醫師的崇高責任,教授疾病的正確知識,解答學生的種種疑問。”寧波大學醫學院執行院長劉昱認為,這也是學院組織這次“春天第一課”的初衷。

這是一堂無需“教材”的思政課

一堂“无需教材”的思政课:连线宁波援鄂医疗队四名“战士”

“我是黨員,你要相信我,給我三天時間。”

因為這樣一張紙條,一位85歲的患者見到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叫“紅紅”,這個稱呼源於醫療隊的陳亞紅醫生。

這位患者剛剛住院時經常伴有攻擊性行為,後來醫護人員瞭解到,他家裡所有人都在住院或隔離,他自己也被確診後,感到非常驚恐。陳亞紅醫生就一直握著他的手,安撫他慢慢地入睡。後來這位患者將所有護理他的人都叫做“紅紅”,“紅紅”是陳醫生的稱呼,是所有醫護人員的稱呼,也是病區全體共產黨員的稱呼,飽含著病人對共產黨員的高度信任和認可。

遇到困難,黨員先上。醫療隊剛組成時,正式黨員比例佔43%,預備黨員佔7%,黨員佔了一半,在危難來臨之時,黨員必須“要挺上去”。後來,醫療隊又有40%的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我們這個隊伍正在從‘半邊紅’變成‘全部紅’。”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寧波援鄂醫療隊臨時黨委副書記、醫療二隊領隊王珊珊在直播上說。

“不是不困難,而是對於有信仰的人,困難變得不那麼難。”作為領隊兼臨時黨委副書記的王珊珊始終24小時開機,因為她“害怕錯過隊友的任何一條信息”,她希望在別人需要她的時候,“她一直都在”。

“逆行的醫護人員充分展現了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我更加感覺到作為醫學生的肩頭責任!”2015級臨床醫學專業張軼丹同學和父親一起觀看了直播,她的父親也是一名醫生。

教師們也經歷了一場思想上的洗禮,“戰‘疫’不勝,誓不回還,期待你們平安歸來”“你們是最美的人”寧波大學醫學院的教師們紛紛在屏幕上留言。

“這是一堂無需教材的思政課,讓醫學院全體師生從中汲取到醫者擔當的精神力量,是這個春天最重要的‘第一課’”寧波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王幼芳說。

這是一堂極其“入心”的醫德課

援鄂醫療隊中,有一位95年出生的年輕護士,她未出徵前正忙著準備婚禮。王珊珊找她談心,她說因為從報名到來武漢不過10個小時準備時間,“來不及害怕”,可是真到了武漢,人還是會本能的恐懼。婦產科專業的她從未進過隔離病房,首次穿防護服的時候,“手是抖的,腳也是抖的”。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醫護人員也是人,面對洶湧的疫情,說不怕是假的。可是他們始終牢記著自己的職責,牢記著自己宣過的誓言。“一拉起病人的手,就沒時間害怕了。”醫療隊一名年輕隊員說。

“要走近患者、觀察患者、診治患者。”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馬紅映醫生擔任寧波援鄂醫療二隊醫療組長,她和師生們分享了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狀表現、影像學表現等知識。

白衣戰士,百鍊成鋼。援鄂醫療隊隊員們覺得自己在這場戰鬥中“每天都在成長”。“我很慶幸我來了武漢!”這是一名隊員的話,臨時黨委副書記王珊珊說這也代表著大家的心聲。愈是危難之時,愈是醫德彰顯之際,在這裡大家互相被同事們的職業精神感動和成長。

直播課的最後,寧波大學全體醫學生在前方援噩醫療隊老師的帶領下,全體肅立再次重溫《醫學生誓言》,雖身處各地,卻一致牢牢握住右拳,大聲鄭重宣誓:“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

“作為一名醫學生,學好本領、救死扶傷是職責所在。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更要牢記使命,做好表率。”一位即將畢業的醫學院學生說。宣誓完畢,同學們非常激動,不到一個小時的直播課,卻讓師生們受益匪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