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本篇摘要:


【市場觀察1】中國宏觀: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寬鬆,債券資產配置價值凸顯


【市場觀察2】中國股市:疫情擴散引發市場震盪,中國市場或成全球投資“避風港”


【市場觀察3】港股:極端情緒造就中長線良機,創紀錄“北水”抄底港股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數據來源:FactSet,美國投資公司協會,標準普爾,摩根資產管理。共同基金及交易所買賣基金的資金流向數據截至31/12/19。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資料來源:Wind,Bloomberg;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巨潮風格系列指數。數據截至:2020.3.13。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中國宏觀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2月金融數據不及市場預期,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寬鬆:

疫情擾動之下,居民端消費需求放緩、購房需求延後、企業延遲開工等導致融資需求疲軟。在此影響下,2月社會融資規模總體略低於季節性表現,增量8554億,同比少增1111億元;信貸整體表現雖較為穩定,但居民與企業端表現明顯分化,居民信貸疲軟,企業短貸託底作用凸顯。隨著3月企業復工復產的推進,居民消費及購房需求也將有所回升,預計社融增量、居民信貸數據修復將在3月逐步體現。從內外部環境來看,當前穩經濟、穩匯率的訴求較大,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寬鬆。


央行降準釋放5500億流動性資金,債券配置價值凸顯:央行決定於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此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以上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有助於維持國內市場流動性水平合理充裕、平抑資本市場大起大落、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從過往數據來看,歷次定向降準對於債市影響明顯,可適當關注高等級信用債,久期較短的利率債。


當前貨幣政策的重心

在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2015年以來歷次降準與

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走勢比較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資料來源:Wind,上投摩根。截至2020.2.28。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中國股市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疫情擴散消息加劇引發市場震盪,中國市場獨立性逐漸顯現:

新冠病毒疫情擴散,南韓、意大利與伊朗病例激增,美國疾病管制與防治中心亦發出警示,加上國際貨幣基金考量疫情而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0.1%至3.2%,前景不明朗引發風險性資產面臨修正壓力。本週國際金融市場大幅動盪,歐美多個股市出現接連熔斷,美股更是一週之內出現兩次熔斷。原油價格在沙特俄羅斯價格戰升級後暴跌,黃金與國債等避險資產也反覆波動。與歐美股市出現斷崖式下跌相比,A股、港股呈現出一定的韌性,充分體現了投資者對中國疫情防控的認可度和對中國未來的信心。


中國股市成全球估值窪地,短期調整不改長期樂觀前景:從估值水平的角度看,A股、港股相較於全球主要權益市場,仍處於較低水平,且在近期市場波動回調之後,A股估值回到歷史中等以下位置,港股估值回到歷史低位。從本次疫情處理方式來看,中國所展現出有利防護措施及背後的制度優勢,正逐步被全球投資者所認可,讓中國市場有望成為全球投資的“避風港”。雖然在外圍股市面臨下跌調整壓力情況下,短期中國市場可能面臨震盪調整,但中國股市中長期前景依然樂觀,可以關注醫藥、消費、科技等核心中國資產。


中國市場“避風港”優勢顯現(%)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中國市場估值吸引力顯現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資料來源:Wind;上圖數據區間2020.03.09-2020.03.13;下圖數據截至2020.3.13。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港股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極端情緒宣洩,恆指探底回升:隨著近期海外疫情出現爬坡,避險情緒增加,海外市場大幅波動,美股一週之內第二次“熔斷”,12日跌幅更達10%。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場也面臨階段性波動壓力。看空比例大漲、恆指波動率飆升,當前投資者的悲觀預期已經接近極端水平,而長期價值也隨著避險情緒的宣洩而凸顯。週五港股恆生指數大幅低開7%後震盪走升,最終收跌僅1.1%,凸顯出作為重要的、低估值的中國資產的吸引力與抗跌能力。


創紀錄“北水”抄底,關注兩條投資主線:儘管面臨基本面下修、海外疫情等利空,港股短期波動在所難免,但國內外配置資金流入、中資股盈利中期復甦走勢、匯率波動率中樞趨於下行的中期邏輯並未發生變化;而在經歷估值回調後,港股當前高股息、低估值的優勢和長期配置價值越發凸顯。投資者可以關注兩個投資方向:(1)低利率和整體需求偏弱環境下,港股高股息資產配置吸引力正在提升;(2)疫情“不敏感”板塊,如港股醫藥、軟件服務、半導體等。


避險情緒高漲

美股波動率升至金融危機以來新高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越跌越買

創紀錄資金南下抄底港股(億港元)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資料來源:Wind;上圖數據區間2002.03.01-2020.03.12;下圖數據區間2014.11.17-2020.03.13。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 OPEC與俄羅斯的減產磋商破裂,油價暴跌撼動全球市場


● 美國2月CPI意外上升,但並未改變美聯儲下週大幅降息的市場預期


● 二十國集團協調人會議就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發表聲明:一致同意將使用所有可行的政策工具


●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國家緊急狀態”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觀察:外圍市場巨震,中國或成避風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