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羞布”即將被揭開!美就業大崩盤 警惕黃金“烏龍”巨震

北京時間今晚週五(4月3日)20:30,美國將公佈3月非農就業報告。自從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瘋狂飆升之後,各大投行和分析師對非農數據的預期就愈發悲觀。更有分析指出,對於美國經濟來說,負值的大小非農不可怕,更可怕的是未知的未來......分析師指出,假如北京時間今晚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表現糟糕,可能令黃金吸引更多避險買盤,從而推動金價進一步上漲。

隨著非農夜臨近,交易者該如何提前做好佈局?為什麼疫情對美國就業市場的打擊如此之大?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下滑對美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今晚“遮羞布”即將被揭開!美就業大崩盤機構投行消極預測

據數據統計,投行對3月非農就業人口的平均預期為減少10萬人,失業率增加至3.9%,大摩甚至預計非農就業人口將銳減70萬。

此外,美聯儲下屬的各個機構也對非農做出了消極的預測。

聖路易斯聯儲的報告預測,職位損失數將多於4700萬個,這將使美國失業人數達到5280萬,為大蕭條時期的三倍有餘。

非農就業數據的另一參考指標——紐約聯儲在當地時間31日公佈的每週經濟指數(WEI)已刷新大蕭條時期創造的歷史低點。

據悉,該數據是對零售銷售額、消費者信心指數、初請失業金人數、臨時及合約僱員人數、鋼鐵生產量、燃料銷量以及電力消耗的綜合評估,可以全面反映美國經濟發展以及就業市場的狀況。研究發現,WEI對非農就業人數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兩者之間的正相關性高達84%。

“遮羞布”即将被揭开!美就业大崩盘 警惕黄金“乌龙”巨震

至於非農的兩大重要前瞻指標——初請失業金人數以及ADP就業人數,就傳遞了一些不同的信號。

一方面,美國週四公佈的至3月28日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錄得664.8萬人,連續兩週刷新歷史新高。穆迪首席經濟學家MarkZandi表示,迄今為止,由於工廠關停造成的產出損失已經是9/11期間的2.5倍。

另一方面,不幸中的萬幸是,本週三公佈的3月ADP就業人數錄得-2.7萬人,優於市場預期的-15萬人。財經網站Forexlive分析師AdamButton認為,ADP就業人數降幅遠低於市場預期突出了該調查的“缺陷”,因為3月就業崗位減少的數量遠不止於此。AdamButton預計,本週五的非農數據也將不能體現就業崗位的下降,因為調查是在大規模封鎖措施之前進行的。

“遮羞布”即将被揭开!美就业大崩盘 警惕黄金“乌龙”巨震

美國就業大崩盤背後暴露了幾大問題

針對美國就業市場面臨的巨大挑戰,有分析人士提出質疑:疫情對全球都造成了明顯衝擊,但為何美國就業市場的崩潰來得如此迅速且慘烈呢?

①就業結構的失衡

聖路易斯聯儲經濟學家MiguelFaria-e-Castro在報告中指出,美國就業市場之所以會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沖擊,和美國的就業體系以及經濟結構有很大關係。

“研究顯示,美國有6680萬工人從事‘有高失業風險的職業’,比如銷售、生產、食品準備和服務等。此外,研究還發現,有2730萬人從事‘高接觸強度’的工作,如理髮師、造型師、空姐和餐飲服務等,疫情當前,這些行業所受的衝擊是最大的。”

“遮羞布”即将被揭开!美就业大崩盘 警惕黄金“乌龙”巨震

紐約著名投行WestwoodCapitalLLC合夥人、知名宏觀經濟學家阿爾伯特(DanielAlpert)表示,目前有超過57%的美國勞動者從事按時計酬或個體經營工作。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潛在客戶消失(比如因疫情防控需要而進行隔離),這些崗位上的許多工人就會被解僱。”

②薪資結構的失衡

美國就業市場另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薪資結構的失衡和極度脆弱。根據WestwoodCapitalLLC統計的數據,該行編制的美國私營部門就業質量指數(JQI)在2019年跌至歷史低點附近。

以服務業為例,疫情衝擊之下,醫療和社會救助是為數不多還能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的行業,但即便在這兩個剛需行業的薪資水平,依然相當之低。數據顯示,約三分之二的工作崗位平均週薪不足600美元。而餐飲業、零售業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情況自然更加糟糕了。

此外,正如阿爾伯特指出的,按時計酬或個體經營的勞動群體在美國的就業市場上占主導地位,而這部分工人的收入十分堪憂。

在過去30年間,自主創業的紅利消失殆盡,這些按時計酬的工作只能勉強餬口,工人獲得的晉升機會少得可憐,這讓美國就業體系變得越來越脆弱,而疫情的爆發則刺破了勞動力市場的虛假繁榮。

根據AARP公共政策研究所(AARPPublicPolicyInstitute)2019年的報告,超過一半的美國家庭沒有緊急儲蓄賬戶來幫助他們度過危機。

③社會救濟體系只能保護失業,而不是就業。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刊文指出,美國的社會救濟體系本身就存在很大漏洞,政府沒有提供就業保護,反而只是依靠增加失業津貼來彌補下崗工人的經濟損失。換句話說:美國政府沒能從源頭上緩解就業市場的惡化,提供再多的失業救濟都無法抵消崗位流失造成的影響。

不僅如此,還有分析表示,美國現今的社會救濟體系也不能給失業者帶來足夠的支持,理由如下:

在這種受到疾病困擾的時期,失業者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直接不參保,二是選擇費用昂貴的眼鏡蛇(COBRA)計劃。再者,申請失業救濟金是一項繁重的工作,即使做出了申領,也需要經歷一段等待期。

在這裡普及一個知識點:在198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綜合預算和解法”——即COBRA,此法案令到被解僱或減工時的員工可以在限定的時間內,作出是否為自己或家人繼續購買團體保健計劃的選擇。加州也通過了一條類似的法案,叫Cal-COBRA。根據COBRA法案,被解僱的員工可以獲取和解僱前相等的團體保健福利,唯一的分別是該員工要向僱主支付保費。

03保護就業,就是保護復甦

上述的種種原因使得美國就業市場正經歷著嚴峻的考驗。但是比陷入負增長的就業人數更危險的是,疫情過後,經濟秩序得不到及時的恢復。為了經濟能夠復甦,美國政府必須保護好就業市場,以下是各方拯救就業市場的行動。

首先,政府正千方百計為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行業提供紓困指引。最新消息顯示,航空業成為政府的救助目標。為了幫助美國航空公司生存下去,在週一晚公佈的申請援助指引中,政府向航空公司提供了320億美元的救助,使後者可以繼續向員工支付工資。此外,根據指引,申請救助的航空公司在今年9月30日前不得讓員工暫時下崗或裁員,而且航空業還將獲得290億美元貸款。

有分析指出,政府應該加大對企業的支持,例如實施減稅。但是到目前為止,支持企業的呼聲遭到了過度的質疑。他們表示,主張政府應幫助人民而不是公司的人沒有意識到,企業的倒閉會帶來長期的成本,並損害人民的切身意義。

其次,特朗普昨夜還呼籲推出2萬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分析表示,該工程不僅僅可以優化老化的基礎設施,還可以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帶來大規模的就業增長,提供更多高薪的就業機會。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寫道:

“美國利率已經降到了零,現在是時候實施我們期待了幾十年的基礎設施法案了。它應該是非常龐大和大膽的,2萬億美元,只專注於就業和重建我們國家曾經偉大的基礎設施!第四階段。”

此前報道,對沖基金大佬比爾·阿克曼(BillAckman)也建議特朗普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阿克曼表示,由於目前長期利率接近零,基建項目融資成本會很低,此外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項目建造成本將降低,推動基建可以幫助美國經濟從疫情中復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上週也提出,作為下一輪財政刺激的一部分,基礎設施立法的可能性很大。特朗普過去也曾提出1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支出計劃,但該法案在他擔任總統期間尚未通過。

還有分析指出,在一個飽受疾病困擾的社會中,提供全民醫保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有分析指出,下一項法案應該引入“全民醫保”計劃。這項計劃將保證所有美國居民都可以免費獲得Covid-19醫療服務(無論他們的就業狀況如何)。抗擊流感大流行首先要根除病毒的傳播,這意味著每個人都必須得到保障。CovidcareforAll還將為有保險的人支付Covid-19治療的費用。作為回報,保險公司將被禁止提高保費,否則明年保費可能會飆升40%。

此外,華爾街各大銀行暫緩裁員,力圖保證金融市場就業穩定。上週,有知情人士稱,花旗將暫停任何計劃中的裁員行動;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JamesGorman則在上週四的備忘錄中告訴員工,今年之內不會裁員;員工數量最多的富國銀行,也開始按下了裁員暫停鍵,該行發言人BethRichek在上週四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在這種不穩定的情況下,富國銀行將繼續評估市場動態,不會輕舉妄動。

當然了,金融業並非裁員的重災區,政府的救助無法惠及所有行業,製造業、服務業就業形勢依舊嚴峻。要想度過這個難關,政府、美聯儲和商界巨頭還需要繼續通力合作。

警惕!非農夜市場未必必現巨震?分析師說我們可能想多了......

如果真的出現近10年來第一份新增人數為負的非農就業報告,市場將作何反應?這可能是交易者最關心的事情。然而,有分析人士認為,就算非農出現負增長,市場也可能不會出現想象中的巨震。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非農數據為什麼這麼重要。非農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非農行業產出佔美國經濟總產出的80%,是美國最重要的經濟部門;其二,非農數據是經濟建模過程中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也是美聯儲決定未來貨幣政策路徑的最重要依據——因為美聯儲的使命就是保證就業和通脹穩定。

但現在的情況是,美國經濟活動停擺已經在多個數據中得到體現(如初請失業金人數、製造業以及非製造業PMI、工業產出月率等),非農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不比以往,市場也早已消化相關預期。另一方面,美聯儲當前政策並非由就業和通脹數據決定,抵抗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才是美聯儲的首要任務。

其次,按照一般邏輯,非農就業人數銳減意味著美國經濟承壓,美元比較受其拖累,從而推動非美貨幣和黃金走強。

然而,美元荒才是市場現在的主題。美聯儲近期一再加強美元互換力度,並於週二推出臨時性回購便利工具FIMA,竭力為離岸市場提供充足流動性。美聯儲的做法足以表明,美元荒遠未解決,美元近期的繼續走強的可能性極大。同樣的道理,黃金近段時間接連出現點差異常、經紀商報價異常等現象,也足以證明其流動性並不理想。

總而言之,在資本市場陷入一片混亂的階段,往常的交易邏輯可能會暫時失效,部分交易者期待的大行情,可能不會如約而至;即使大行情真的出現了,各個市場的走勢也很有可能和以往不同。

以下是機構投行對未來黃金價格走勢的看法:

Kshitij諮詢服務團隊(KshitijConsultancyService)週五最新撰文:黃金價格正在走高。1560-1580美元/盎司附近的支撐如預期般良好持穩。只要金價維持在上述支撐上方,那麼金價短期內可能會一步升向1650-1680美元/盎司。對金價短期觀點是看漲。白銀方面,銀價可能在未來幾個交易日繼續在14-15美元/盎司的區間內波動。銀價可能會測試15美元/盎司,然後料出現回落。要想轉為中期看漲,銀價需要突破15美元/盎司。

OANDA分析師CraigErlam在一份報告中稱,“隨著美國和其他地區冠狀病毒死亡人數迅速增加,若未來幾周股市承壓,黃金可能再次成為避險投資者的避風港。”澳新銀行分析師撰文稱,預計黃金近期的拋售不會持續下去,預計金價接下來將出現反彈。負利率、寬鬆的全球金融環境以及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大,應有利於黃金作為分散風險的工具。澳新銀行預計金價將在未來幾周內反彈。

道明證券日內表示,當前改善的美元流動性問題應當部分移除了左尾風險,而大量的無限量的寬鬆和政府刺激包裹,應當會導致實際利率處於下行趨勢,尤其是在全球央行意願放任通脹走高作為對稱性目標框架的一部分,在這些局勢下黃金應當能重返多年高位。“當前市場中存在巨量的對疫情確診人數累增的擔憂,帶來了市場情緒的波動,疊加主債危機風險的押注加大,這也是黃金走高的原因,多國延續的禁閉狀態更是基本面中看漲貴金屬的成因。

ED&F Man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Edward Meir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我們認為,考慮到目前的動盪,未來幾個月倫敦金可能會繼續在投資者配置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波動性仍將相當高。經濟長時間持續疲軟,以及各國政府和央行採取的日益激進的刺激措施的跡象,應該會為倫敦金提供某種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