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輝:恢復經濟的戰疫舉措需精準

關於恢復經濟動能的戰疫舉措,看到的主要是宏觀的財政、金融方面的,比如說的比較多的是新基建和降準。

個人認為新基建為高質量發展、增強中國經濟競爭力和發展後勁之中長期基本國策,降準機制原理上是撬動經濟的金融手段也沒錯。但要快速恢復受疫情影響的經濟,還得對症下藥、精準施策,多關注市場末端的經濟基本單元,特別是遭受疫情重創的企業,要以基層政府為抓手,推出針對性的措施,並主要聚焦二大方面:一是以服務和消費為主的第三產業;二是構成服務業和第三產業的中小微企業。

今天看到一則消息,寧波市政府牽頭推出發放億元文旅消費券活動。寧波市服務業企業法人共計18.7萬戶,約佔全市的65%,個體工商戶共計33.7萬戶,約佔全市的78%。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我市交通運輸、物流配送、批發零售、文化旅遊、住宿餐飲、會議展覽、教育培訓、家庭服務等服務業各行業受到巨大的影響。針對當前疫情防控逐步趨穩、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的態勢,考慮到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促消費行動將通過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有為雙引擎作用,加快服務業企業提質增效,核心是開展預售支付、線上線下銷售、發放億元文旅消費券等特惠活動,讓利與民,釋放居民消費潛力,解決企業現金需求,實現消費恢復增長。

為此寧波市推出了提信心促消費十項行動具體為:網上消費激發行動、線上住宿餐飲推廣行動、工會消費助力行動、文化和旅遊消費升級行動、“消費促進月”行動、夜間消費激活行動、籌辦20場大型重要展會行動、開放全市公共體育場館行動、營造放心消費環境行動、金融分類對接服務業企業行動。

寧波市政府推動的恢復經濟的戰疫舉措就比較有針對性,政府引導和市場有為雙輪驅動,但抓的實抓得細,聚焦受疫情影響衝擊最大的第三產業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如果再輔於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財政金融手段,效果就會更好。

從這次疫情防控採取的主要手段看,受衝擊和受影響最多的是有人聚焦和需要面對面服務的行業,以第三產業服務業為主,如交通、旅遊、物流、酒店、餐飲、零售、美容、健身、線下教育培訓、娛樂等。

2019年中國第三產業GDP53.4萬億,佔GDP總量99.1萬億的54%,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9.4%。第三產業在經濟構成中的比例已今非昔比,舉足輕重。

同時與多年前經濟主要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相比,2019年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高於資本形成總額26.6個百分點。

另外,中國2000萬中小微企業和5000萬戶個體工商戶,構成第三產業服務業的主流。中小微企業裡60%是服務業,個體工商戶裡近80%是服務業。他們是這次疫情中受影響最大的群體,也同時是城鎮經濟、就業、家庭、消費、最大的支撐末端。

中小微企業對經濟社會的貢獻,有經典的“五六七八九”總結,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GDP的60%、創新發展的70%、城鎮就業的80%、企業數量的90%。因此,這個群體是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推動創新、穩定社會、增加老百姓收入的中流砥柱。

如果80%的就業人口來自中小微企業,也意味著一個龐大的人群和他們家庭的消費能力直接和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有關,這也是廣大中國老百姓賴以生存的基礎和真實消費能力的產生之處。

綜上所述,恢復經濟和消費動能的戰疫舉措也應該精準,必須重點關注第三產業;必須聚焦幫扶支持中小微企業。大水漫灌的財政政策和難於傳遞到末梢的金融政策也許不是最好的處方。而以地方政府為抓手,針對當地具體情況的政府引導、市場推動或再輔於貼近當地實際精準的財政、金融、科技的手段會更好,比如減費、降稅、房租補貼、低息貸款、政府搭臺打通和提供上下游供應鏈信用,推出鼓勵消費的代金券、打折券、提高應用科技的經營管理能力和線上服務能力等。

抓住主要矛盾,解決好了這兩大問題,既解決好了恢復經濟發展的基本問題、又解決了GDP的增長問題,同時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宗旨。並真正轉危為機,最終達到推動第三產業,推動服務業產業升級。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