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艱時刻,是誰在幫你守護著這份美好

陽光暖暖的照著大地,有微微的風吹動樹的枝條,春天已經悄悄地吐出她的嫩芽,嚴寒的冬天的在身後逐漸逝去。

感受一份靜謐悠閒,感受一段歲月安好。

至艱時刻,是誰在幫你守護著這份美好

在這平常的日子裡,是誰在幫你守護著這份美好。

單元的門口不斷有新通知貼出來。

小區的門衛處,依然有許多工作人員在緊張而忙碌的工作。

登記、簽字、測體溫、做重點排查,他們已然陪我們走過了最艱難的時刻。

小區的出入卡是每兩天每戶可以出入一人次,基本都是到超市買一些生活用品。也偶有小區的業主不理解的情況,耐心解釋、細緻工作、大聲爭吵、生氣上火不過是工作的日常罷了。

超市裡的菜品很全,價格比較穩定,與往年春節的情況差別不大。

那些黃瓜、西紅柿、菠菜等,看起來似乎更覺新鮮。

在平常的背後,是很多的不平常。


目光極遠,看向自己生活的城市。

天使白和公安藍,兩個不同的職業,攜手逆行,為這座城市守護一份安寧和期盼。

更有無數普通人,為這座城市點燃溫情,點亮希望。

董振民,普通幹部,每天奔走19個小區,在這期間,爬了無數的樓梯,敲了上千扇門,排查、統計、總結,經常工作到深夜。

付君龍,普通醫生,接到防疫通知的時候,主動報名,前往執勤崗位。那天,是他的生日。

這樣普通的故事,在全國各地每天都在上演,他們也只是我們身邊普通的一員。

某小區的居民說:你們為大家堅守崗位,我送上一點心意,為你們點贊,為我們國家加油。

90歲高齡的上海老人朱樂年說:疫情當前,無人可置身事外。

來自河南沈丘的王國輝說:武漢加油,你的老兵送菜來了。

黃麗娟說:這點病痛不算什麼,需要我們的病人太多了,我不能倒下,一定要堅持完成任務。

鍾南山說:中國目前對疫情已經有了一些體會和教訓,可以讓其他國家少走彎路,減少病死率。

在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一省包一市,舉全國之力支援湖北。

如今,我們一省包一國,支援全球多個國家。


讓我們沿時間回溯而去。

2008年汶川地震。

消防戰士荊利傑,跪地落淚: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

13歲女生何翠青哽咽地說:不後悔,後悔的是我沒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學。

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

人民教師向倩:身體被砸成三段,而她雙手環抱將三名學生緊緊摟在胸前。

2003年非典型肺炎。

一位醫生妻子對丈夫積極參與抗擊非典如是評價:疾病對醫生來說,就像戰士遇到了戰爭,好的士兵必須衝在最前面。

有多少醫生為此光榮殉職,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他們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一刻。

李曉紅,以身殉職,年僅29歲。

陳洪光,不幸殉職,年僅39歲。

葉欣,光榮殉職,終年46歲。

鄧練賢,光榮殉職,終年53歲。

梁世奎,光榮殉職,終年57歲。

1998年的的特大洪水災害,有多少戰士不計個人得失,衝鋒在前。

新時期的英雄戰士:李向群。

新時期硬骨頭戰士:嵇琪

抗洪英雄:高建成。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厚重的歷史在我們眼前一頁頁翻開,中華民族從鴻蒙中一路走來。

一代一代人在這片土地上耕耘開拓,他們用勤勞、汗水、鮮血和生命鑄造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

李蘭娟院士說: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輕人樹立正確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留給保家衛國的軍警戰士,不要讓年輕人一味追演藝明星,演藝明星是強不了國的。

方寸之木,高於岑樓。似乎靚麗高雅,但終究不會是樓宇的基石。

鳥棲於林,恐其不高。但一陣風來,就會振翅而去。


在小區廣場的宣傳欄裡,有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資料。

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

至艱時刻,是誰在幫你守護著這份美好

在旁邊,是發揚光榮傳統,弘揚英模精神的宣傳欄。

讓我們重溫英模的名字。

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雷鋒、蘇寧、李向群、楊業功、林俊德、張超。

至艱時刻,是誰在幫你守護著這份美好

英雄,植根於我們深愛的土地,成長於我們深愛的祖國。

在英雄的背後,是英雄的群體,是英雄的城市,是英雄的國家。

是千千萬萬的普通人。

正是這千千萬萬普通的英雄,構成我們民族的基石,國家的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