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初步臨床結果出爐,藥物研發進入第二階段!

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初步臨床結果出爐,藥物研發進入第二階段!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法匹拉韋可能通過加快病毒清除,達到緩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展的療效!

01

法匹拉韋4天清除病毒,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據來自科技部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的消息,一項“法匹拉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研究(註冊號:ChiCTR2000029600)”公佈了初步結果:研究提示法匹拉韋可能通過加快病毒清除,達到緩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展的療效。該研究結果已投稿至中國工程院院刊。

在ChiCTR2000029600臨床研究中,符合入組條件的35例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接受法匹拉韋治療,而以年齡、性別和疾病嚴重程度匹配的45例新冠肺炎患者接受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治療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的用藥到病毒清除時間的中位數、療程第14天胸部影像學改善率及安全性。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所有基線特徵均具有可比性。法匹拉韋治療組的病毒清除中位時間更短,中位數(四分位間距)為4天(2.5-9天),而對照組為11天(8-13天),兩組具有顯著差異(P<0.001)

。在控制了年齡、起病時間、發熱等潛在的混雜因素後,法匹拉韋仍然是胸部影像學改善、早期病毒清除的獨立影響因素。與對照組相比,法匹拉韋組的不良反應少,耐受性更好。

法匹拉韋(Favipiravir)是由日本富士膠片株式會社開發的RNA聚合酶抑制劑,具有廣譜抗RNA病毒活性。其於2014年3月在日本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新型和復發型流行性感冒。另外,各種研究表明法匹拉韋除了具有抗流感病毒的活性外,其還對多種RNA病毒展現出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如埃博拉病毒、諾羅病毒、沙粒病毒、布尼亞病毒等。

圖表1:法匹拉韋對不同流感病毒的體外抗病毒活性情況

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初步臨床結果出爐,藥物研發進入第二階段!

來源:Proc Jpn Acad,Ser B,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2016年6月,海正藥業與日本富山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簽定了化合物專利獨家授權協議,而化合物專利已於2019年8月到期。今年2月中旬,海正藥業的法匹拉韋獲我國藥監局有條件的緊急批准上市,其從CDE受理到獲批僅僅用了10天時間。但值得注意的是,其適應症是成人流感而非新冠肺炎,且只能在其他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無效或效果不佳時使用。

其實,海正藥業的法匹拉韋獲批是國家藥監局為應對新冠肺炎推進應急審批的動作之一。早在2月4日,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就在國家衛健委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發現了磷酸氯喹、法匹拉韋以及中成藥中一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上市藥物。而2月14日,深圳三院公佈的一項有80例病例入組的臨床試驗初步結果顯示,法匹拉韋治療組尚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副作用明顯低於克力芝組,患者依從性好;治療後抗病毒療效優於克力芝組,並建議擴大規模在臨床應用。

而上述公佈的關於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的最新臨床試驗結果,其參與研發者也是深圳三院。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的查詢信息顯示,目前,已註冊的關於法匹拉韋治療冠肺炎的臨床試驗共有6項。除了深圳三院的2項外,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也有2項,北京朝陽醫院和武漢中南醫院各自有1項。這些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會陸續公佈。

圖表2:已註冊的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情況

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初步臨床結果出爐,藥物研發進入第二階段!

來源: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02

我國新冠肺炎藥物研發攻關進入第2階段,特效藥還在路上

有確切療效的藥物是抗擊新冠肺炎的有力武器。而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曾在3月6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攻關工作主要分兩階段,現階段已經正式進入到研發第二階段。同時,國家藥監局也啟動了應急審批的機制,以便新藥能夠更快的進入臨床應用。

圖表3:新冠肺炎藥物研發攻關工作的兩個階段

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初步臨床結果出爐,藥物研發進入第二階段!

另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時飛也在近日的發佈會上透露說:“國家藥監局已經批准了五個新藥進入臨床試驗,目前進展比較順利,對於先前已經基本完成研究的非新冠適應症的藥品,被列入治療新冠肺炎項目後,藥監局會啟動特事特辦的審評方法,加速審批。”

至於我國關於新冠肺炎藥物的研發情況,截止2月底,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註冊的關於新冠肺炎的研究項目已有293項,其中藥物臨床試驗100餘項,包括抗流感病毒藥、抗HIV藥、抗丙肝病毒藥、抗瘧藥、祛痰藥、單抗類藥、抗腫瘤藥、中成藥等。當然,人們最關心的還是瑞德西韋、磷酸氯喹、阿比多爾、法匹拉韋等熱門藥物。特別是瑞德西韋,被寄予了厚望。

其實早前,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學專家兼聯合專家考察組外方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就曾對媒體表示:目前只有一種藥可能有效,就是瑞德西韋。不過該藥物還在臨床試驗階段。據悉,該藥在中國的臨床研究結果預計於4月公佈,而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兩項三期研究結果最快於5月公佈。

而國外方面,據BioCentury的統計顯示,至少有15項關於新冠肺炎藥物的研究項目在進行,如武田、再生元、Vir Biotechnology、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藥企或機構均有參與。在這些項目中,抗體類藥物的研發佔據多數,這可能與抗體類藥物的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有關。另外,對抗體藥物進行適當改造後,其可提供持久、長期的效力。不過,找到理想的抗體比較難,而且抗體的生產也具有較大的挑戰性,即如何迅速、大量地批量產生這些抗體是個關鍵問題。

圖表4:國外(中外合作)的部分COVID-19藥物開發項目

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初步臨床結果出爐,藥物研發進入第二階段!

來源:BioCentury,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03

“老藥新用”是抗疫的治療策略,但仍面臨挑戰

如瑞德西韋、磷酸氯喹、阿比多爾等藥物在本次疫情中的使用,均屬於擴大適應症,即“老藥新用”。“老藥”可以說是本次抗疫治療的主力軍,畢竟這些藥物在人體中使用的安全性已經得到確定,這也算是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的一種治療策略。

不過,就如幾年前進行過治療SARS冠狀病毒的臨床試驗,由於臨床試驗的設計不完善,大多數試驗沒有獲得定論,研究也沒有持續進行下去。本次新冠肺炎藥物的研發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雞尾酒療法之父何大一教授在藥明康德的線上論壇中也曾表示過同樣的擔憂:很多正在開展的臨床試驗由於設計上的缺陷,可能最終無法提供明確信息。SARS冠狀病毒的感染者中約90%能夠康復,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在只接受輔助治療的情況下)的康復比例可能更高。

因此,如果在沒有適當對照組的情況下進行藥物干預,臨床試驗很難得到明確的結論。

但不管怎樣,希望像瑞德西韋、磷酸氯喹、法匹拉韋這樣的藥物越來越多,最終能夠湧現出一批成功通過臨床試驗的藥物,以滿足臨床需求。大家也多一點耐心,等待更多關於新冠肺炎臨床研究進展的好消息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