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代言“威海品質”

——全市質量工作會議側記

◎本報記者 孫世超 王海潮

昨日,在全市質量工作會議上,3家企業2名個人榮獲2015年度威海市市長質量獎。

威海市市長質量獎是全市質量管理最高獎,不僅是對獲獎企業所得成績的極大認可,也是對全市堅持質量引領、創新驅動種種舉措的肯定。與會企業紛紛表示,要以此為動力,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優化供給水平,真正發揮質量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關鍵作用,以工匠精神為“威海品質”代言。

創新質量管理

贏得聲譽贏得市場

“質量管理,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在昨日舉行的全市質量工作會議上,代表天潤曲軸股份有限公司接過沉甸甸的“2015年威海市市長質量獎”獎牌的副董事長孫海濤感慨地說。

領先性、創新性、高成長性,一直都是威海市市長質量獎獲獎企業的典型特點。其中,天潤曲軸通過實施質量強企戰略,質量管理駛入規範化、標準化和國際化軌道。“一個好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模式,能從根本上解決產品質量提升問題。”孫海濤說,公司把創新企業質量管理方式作為重要任務,大力推行精細化管理和精益六西格瑪等先進管理方式。精細化的管理,贏得了全球頂級廠商的認可,加快了公司經營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強化質量管理,最終要落到質量安全上。此次獲獎的成山集團有限公司對輪胎等產品質量進行全方位跟蹤與控制,公司生產的每一條輪胎均有一個唯一代碼,根據這一代碼可以溯源出該輪胎的生產部門、操作者、機臺和所用原材料。“為了嚴把產品質量,公司還建立了首席質量官制度。”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首席質量官對產品質量安全進行一票否決。

質量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在全市以質興企、以質強企的發展過程中,一大批企業成長為行業的領軍標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8家企業和12名個人獲得威海市市長質量獎。

往屆獲獎者現場取經

以標準提升產品質量服務質量

當天,往屆市長質量獎的獲獎企業和個人以及部分行業領軍企業、政府機關、社會公共服務機構等也來到了全市質量工作會現場,以期在會議上取得質量管理方面的“真經”。

“我就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的,看看其他企業在質量管控上還有哪些經驗亮點。”海馬集團市場部經理李峰說,他非常認可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實現質量提升。“近年來,海馬集團每年都會投入近1億元進行技術改造,產品質量逐年提高,企業也因此始終走在行業前列。”李峰說。

“對港華燃氣來說,最有效的質量管控就是保證百姓用氣安全。”威海港華燃氣公司副總經理於永德說,“今天聽了部分企業的經驗交流,我受益匪淺,有很多亮點值得借鑑。”

會上,威海市12349居家服務呼叫中心關於標準化的打造與實施,給與會企業提供了有效借鑑。“我們根據居民需求,建立了一套服務體系,共計223項標準,用標準規範服務,靠服務提升標準。”12349居家服務呼叫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180多家企業達成共識

自主品牌引領企業轉型升級

在當天舉行的全市品牌戰略管理講座上,全市180多家企業達成共識,那就是自主品牌的建設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經歷了之前的快速發展,如今威海漁具產業急需轉型。要想突出重圍,需要通過品牌建設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佔領更加高端的市場。”寶飛龍釣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告訴記者。

在王偉看來,品牌需要建立在質量的基礎上。為此,企業苦練內功,在研發核心技術、制定行業標準、完善售後服務等方面苦下功夫,使得產品的主要性能達到國際水平。

越來越多的威海企業加入品牌建設行列。市質監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全市227個產品被認定為山東名牌產品,65個服務項目被認定為山東省服務名牌,名牌數位居全省前列。

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引導大中型企業設立品牌管理機構,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制定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和規劃,支持企業提升研發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水平,引導條件成熟的企業爭創中國質量獎、省長質量獎和市長質量獎,以及山東名牌產品和山東省服務名牌,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