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再無聊也別讓孩子長時間盯著屏幕,特別是5歲以下

最近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多朋友都日日夜夜的在家待著,微博上大家都在調侃自己終於知道冷宮和不能出去溜的狗的感受了。


顧大美也是這樣,已經好幾天沒有出過家門了,本來是計劃今天去公園活動活動的,但是北京今天空氣又不好,她就只好在家裡待著了。


所以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一些屏幕時間,我跟她約定好了,每天只能看45分鐘的屏幕。


假期再無聊也別讓孩子長時間盯著屏幕,特別是5歲以下


我畫了一個九宮格,要求她每次看五分鐘屏幕之後就打一個勾,這是她自己打的。


這也是我今天想提醒大家的,尤其是家裡有孩子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這件事:別讓孩子一直看屏幕!嚴格控制看屏幕的時間。

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給孩子看看動畫,打打遊戲是很好的讓小朋友“安靜”“老實”下來的省力辦法,但這真的不是一個好選擇。

原因下面慢慢和大家說。


目錄:

一. 為什麼要限制孩子看屏幕的時間?

二. 如何做?

三. 其他人怎麼說?

四. 我的經歷


以下信息僅為科普,不應視為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

2019年4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就發佈了有關五歲以下兒童屏幕時間的指南。

簡單來說:2歲以上每天不超過一個小時,2歲以下完全不建議。

每天3個小時以上的屏幕時間,注意力缺陷的風險會增加。

除了減少看屏幕的時間以外,在嬰兒車上或座位上的時間也應適當減少,同時也還應當注意睡眠的質量,多把時間花在日常的玩耍上。


一:為什麼要限制孩子看屏幕的時間?


【當前形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1974年以來,全世界肥胖人口幾乎增加了兩倍。這和缺乏體育鍛煉有密切關係。

數據顯示:有大約23%的成年人和80%的青少年日常體育鍛煉都不足。而全世界範圍內各年齡段累積起來,因為沒有能夠滿足當前的體育鍛煉建議而死亡的人數超過500萬人。

導致體育鍛煉不足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學業和工作的原因,生活習慣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幼兒時期除了生長髮育非常快,也是養成良好健康習慣的好時機,是必須要重視和干預的。


假期再無聊也別讓孩子長時間盯著屏幕,特別是5歲以下


世界衛生組織做了什麼?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組織了專家制定了關於五歲以下兒童身體活動、久坐行為以及睡眠的最新指南。

他們評估了睡眠不足以及坐著看屏幕、坐在椅子、車上的時間等相關的對幼兒影響的各種證據。

最終專家們表示 —— 增加身體活動、減少久坐時間、保證兒童睡眠質量有利於孩子身心,同時還可以提高幸福感,有助於預防兒童肥胖以及未來的很多相關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小組們制定了這項指南,給出瞭如下建議。


假期再無聊也別讓孩子長時間盯著屏幕,特別是5歲以下


二:如何做?

要格外重視活動時間、受限時間、屏幕時間、睡眠時間四個方面。

首先,應當確保幼兒有充足的優質睡眠。

護理人員可以多跟孩子進行非屏幕的互動式交流,包括閱讀講故事、唱歌、拼圖等等,這些對於兒童發展都非常重要。

簡單來說就是把久坐的時間轉移到日常非屏幕的遊戲上,用更多身體活動比較多的遊戲來代替長時間的久坐不動!

世界衛生組織還針對不同年齡段給了具體的建議。


假期再無聊也別讓孩子長時間盯著屏幕,特別是5歲以下

對於不到一歲的嬰兒

  • 肚子時間

首先還是應當以多種方式去活動,比如多在地板上游戲,每天清醒的時間至少應有30分鐘採取俯臥位,這叫做“肚子時間”。

  • 受限時間

嬰兒受限的時間應當不超過一個小時,這裡麵包括在嬰兒車上、高腳椅、綁在監護人背上的時間。

  • 屏幕時間

不建議安排屏幕時間。坐著的時候可以考慮由監護人和孩子在一起講講故事,看看東西。

  • 睡眠時間

在睡眠方面,0到3個月大的孩子應當每天有14到17個小時的睡眠。

4到11個月大的孩子,則應當每天有12到16個小時的優質睡眠,這裡面也包括小睡。

一歲和兩歲的孩子

  • 活動時間

這麼大的孩子應當有更多地身體活動,一般來要求每天至少有180分鐘進行中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全天分佈,越多越好。

  • 受限時間

在嬰兒車上、綁在監護人身上或者坐在高腳椅上的時間不應超過一個小時。總之就是久坐的時間應當限制。

  • 屏幕時間

1歲的兒童不建議他們久坐不動的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等等2歲以上的兒童每天久坐看屏幕的時間不應超過一個小時,越少越好。

鼓勵監護人給她讀讀書,講講故事。

  • 睡眠時間

睡眠方面每天應當至少有11到14個小時,這裡包括小睡的時間,也要注意入睡和喚醒的時間也應儘量規律。

【三四歲的孩子】

  • 活動時間

這麼大的孩子也應當每天至少保證180分鐘的活動,其中有60分鐘應當是中等甚至劇烈強度的,全天分佈,身體活動也是越多越好。

  • 屏幕時間

看屏幕的時間每天不應該超過一個小時,越少越好。久坐的時候可以和監護者一起看看東西,講講故事。

  • 睡眠時間

另外每天應當有10到13個小時的優質睡眠,這其中包括午睡,入睡和喚醒的時間應當足夠規律。


假期再無聊也別讓孩子長時間盯著屏幕,特別是5歲以下


三:其他人怎麼說?

【和美國兒科學會的觀點很接近】

這次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和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還是比較接近的。

美國兒科學會在2016年曾經發表過建議,要求18個月以下的兒童除了視頻聊天以外,不應該去花時間在屏幕上。兩歲到五歲的兒童每天只能看一個小時。

幼兒的父母應當嚴格篩選後給孩子看有教育意義的節目,而且建議監護人和孩子一起看,可以瞭解具體的內容。

【質疑的聲音】

  • 證據不足

主要的質疑是認為 —— 實際上,這些建議是屬於專家給出的意見,並沒有基於非常高質量的證據。

在去年曾有一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花了3億美元完成的研究,項目主要是觀察經驗性事件,包括物質濫用、腦震盪、屏幕時間對於大腦發育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結果發現屏幕成癮會改變大腦,睡眠、做作業等情況也會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

但是最終的物理層面的變化數據還並不能讓人非常信服,而且這項研究主要追蹤的是9到10歲兒童進入青春期之後的變化,更小的孩子的數據還是比較少的。

此外,過去社交網絡的使用、遊戲對於年輕人心理健康的影響的研究也是非常多的,但是結果也存在著一定的衝突。

目前最為明確的可能只是:每天3個小時以上的屏幕時間,注意力缺陷的風險會增加。(在我身上體現的挺明顯)

假期再無聊也別讓孩子長時間盯著屏幕,特別是5歲以下

  • 研究趕不上變化

現在技術的發展真的太快了,上一代人非常擔心電視會對人體產生怎麼樣的影響,再上一代可能擔心的是收音機的影響,然而往往是相關的研究數據剛剛收集完,還沒有仔細追蹤結果,產品就已經過時了……所以相關的證據是比較少的。

也有專家對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表示了質疑,認為沒有考慮到數字媒體對孩子的潛在的益處。同樣是屏幕時間,但是有的可能幫助比較大,有的可能幫助很少。

我認為世衛組織的態度更多地可能就是基於一個預防性的原則:一邊好處的證據很少,另一邊有理由相信它會帶來一系列的壞處,理性的決策就是建議大家限制屏幕的時間……

以後隨著數據的湧現可能還是會修改的,但是當前大家還是遵守吧!


四:我的經歷


我五歲時已經開始參加計算機比賽了,而且從小就很喜歡玩遊戲,總是纏著我爸爸,還“破譯”了我爸的密碼本,以至於我爸最後不得不在電腦主板上設置了密碼……

回想起來呢,我從小不愛鍛鍊恐怕就跟玩電腦很有關聯,並且我的注意力也非常容易分散,可能也跟長期沉浸於網絡遊戲密切相關,我一直認為網絡遊戲的設計就是儘量讓人上癮,我不認為孩子有足夠的自制力來戒掉網遊。

【我的收益】

我覺得網絡和電子產品帶給我的收益是非常巨大的。

比如雖然可能玩遊戲佔用了非常多的上網時間,但我有從中鑽研思考和總結,我中學時寫的攻略就經常上國內最大的遊戲網站首頁(這鼓勵了我在網上給大家寫文章)。

後來我甚至為了做腳本自己去研究編程、也為我獨立建網站打下了基礎。

我有覺察到自己的注意力是有缺陷的,但同時我也有著比較高的執行力、熱情以及快速反應能力,這些在這個時代或許也算是優點吧?

【我的做法】

所以在心態上,我並沒有把用屏幕當做洪水猛獸,我甚至覺得在做到上述注意事項的原則的情況之下,讓孩子學會用軟件是好事。

顧大美2歲的時候已經會按手機密碼、打開視頻客戶端、選擇瀏覽記錄看動畫片了…… 現在認識的很多食物都跟她看動畫片有關的。

我現在的做法是先儘可能地給顧大美更豐富的選擇,比如我有時間的時候儘量帶她多戶外活動,帶她去見很多新鮮的事物,而不是抱著屏幕。

其次是我會認真的給她選節目,我買了七八家視頻頻道的會員…… 不過她看得最多的可能還是小豬佩奇。

看屏幕前先和她商量看多少,比如她說兩集,那就定好一個手機倒計時,鬧鐘響了就不再給她看了,並且立刻把她帶走。

另外我會認真注意,選擇質量好的電子屏幕,比如優先會給它用12.9寸的iPad pro,而且保證室內的光線充足,儘量的減少視疲勞。

最後,由於實際情況,孩子還是在家裡待著,因此家裡的玩具也比較重要……

今天我們家就選擇了在陽臺充足的光線下給顧大美講故事,其他時間多數時候在拼拼圖,還有搭積木。

另外,我還研究實測了很多人說可以護眼的墨水屏,並寫了一個四五千字的體驗報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明天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