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中如何搞好小組建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人們每時每刻都在談論著新課改。但新課程改革絕不僅只是一種流行,我們也絕不僅只是在趕時髦。我們要深刻理解什麼是新課程,新課程的標準又是什麼,新課改下的課堂是如何的等等。這些疑問都需要我們好好思考與研究。而新課程改革下課堂的小組建設,本人覺得也是值得深究的一個問題。

新課程要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得給足學生髮言的空間,展示的空間。課堂上靠老師的指名學生回答,指名學生板演的方式卻完全無法給每個孩子一個展示的空間,不能真正意義上的面對全體學生。而小組合作學習就恰好能彌補這個缺陷。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討論的機會,還能實實在在地體會探究知識的全過程。課堂是教學的主戰場,教師為了孩子的未來,必須要轉變觀念,堅持新課改的理念,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教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新課改中小組建設非常重要。小組建設搞得好,課堂就會既輕鬆,效率也高。那麼,如何搞好小組建設呢?我把小組建設分成幾個環節。

一、建立小組

高效課堂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活動的,構建合作學習小組是進行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前提。將班級的所有成員進行分組。先給學生講原則:成員6-8人,男女搭配,優生幫差生。讓學生自己先進行初步的分組,老師再全面的調節,儘量做到每個小組各方面能力均衡。然後讓學生小組商量自己小組的組名及口號。這是小組內的第一次合作,實踐下來,成效不錯。有的組起的名字還挺棒的。比如:彩虹組,他們的口號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奮鬥組的口號是與其後悔過去,不如奮鬥未來;探索組的口號是我探索,我快樂,我自豪;還有陽光組、挑戰組等等,他們都通過小組內所有成員的共同商議,有了自己獨特的組名及富有鼓動性的口號。

二、選舉組長

組長是小組的核心,一個好的組長需要一個有能力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來擔當,讓學生自己獨立選舉,教師適時提出相應的意見。選舉的組長既能挑起重擔,有一定的組織力、號召力和榜樣示範作用,又能清楚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也能幫助其他小組成員完成學習任務,形成一個團結向上、積極進取的集體,讓他真正是老師的好助手。

三、訓練組員

這是一個長期而又真正體現新課改的過程。在訓練組員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訓練時要面向全體。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教育集體的同時,必須看到集體中每一個成員及其獨特的精神世界,關懷備至地教育每一個學生。”在新課程課堂中更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這就要求小組要學會分工合作。可以在小組內自行安排這次誰操作、誰記錄結果、誰彙報等等。下次再交換,要每一位組員都有機會得到鍛鍊和展示。如果某組員他不會說,那麼組內其他同學就一句一句的教他說,直到他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為止。也可以將小組內的成員進行編號,編號的過程由小組長進行。在編號前,老師先告訴組長:你們商量怎樣才能將每組相同號數的成員各方面能力基本均等?編號下來,每組基本上都是按各方面能力好中差排的序。由於是小組內自己編的號,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也同時便於老師在上課時好教學。比如,較難的題,就直接可以讓各小組內1或2號的學生展示;稍難的題,讓各小組內3或4號的學生展示;容易的題,讓各小組內5或6號的學生展示等等。

二是訓練時要做到三教。

第一,教學生會回答。作為一名老師,上課時最苦惱的事情是什麼?可能學生不配合老師,不積極回答問題,應該是最大的苦惱。要儘量避免這樣的苦惱,教給學生行之有效的辦法。比如在正式回答問題前先說:“我是這樣想的……”、“我們小組的意見是……”等等,讓學生自然地將自己所想或小組內討論的結果清楚的表達出來。

第二、教學生會評價。新課改中評價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學生也應該成為評價的主人,從被測的被動地位轉向主動地位,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認為是“把一切學生所能勝任的評價還給學生。”如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評價別人回答問題正確與否,板演正確與否,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自己評價自己學習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同時還可以針對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讓學生自評或互評。對他人的評價,教師先要教會一些語言,如:“我覺得他的回答不夠完整,我還要補充……”;“我覺得他的回答既完整,又清晰,聲音也很洪亮真棒”等等。在自我評價中,可以每天利用夕會課的時間,書面和語言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第三、教學生會傾聽。善於傾聽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它體現了對講話人的尊重,對於學生來說,更具有重要的意義。只關注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學生傾聽能力的養成,這樣會導致學生學習效力低下,違背教育面向全體的原則,不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那就要教給學生“聽”的方法使學生會聽。聽同學發言時,要求學生眼睛看著發言同學的臉,做到神情專一,如果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想法一致時,則以微笑、點頭表示贊同,如果同學的發言精彩,還可給予掌聲。要讓學生明白聽別人講話,不是隻聽“熱鬧”,而是帶著問題或目的去傾聽。一邊聽別人的朗讀或回答,一邊思考問題,這樣,學生傾聽會更投入,思考也將更深入。可以讓傾聽的學生對同學的發言給予評價,如“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你對他的觀點還有什麼補充嗎?”帶著這樣的目的,學生會靜心傾聽,並作出評價,在傾聽中學會吸取他人的成功經驗,補充他人的不足之處。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向發言者提出問題。在認真傾聽了別人觀點的基礎上分析、判斷,互相啟發,在傾聽中產生思維碰撞,讓課堂閃爍智慧的火花。

四、小組激勵

小組激勵可以結合班級文化建設進行,將各小組名稱張貼在牆上,給小組制定一些獎勵的措施,讓小組之間相互比較,相互激勵。比如,一堂課裡表現得積極,合作效果好的組獎勵一顆星,或者加分等等。這樣,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

五、習慣培養

這是大家都比較頭痛的問題。小組成立了,桌子這樣一拉,同學間的距離是拉近了,討論積極了,但紀律也好象有點鬆懈了。怎樣在這種新的學習形式下,又讓課堂紀律保持良好狀態呢?我想這也需要老師下苦功夫。我呢是這樣做的,結合班級紀律的管理,和全班學生一起制定了相應的班規。這樣制定出來的班規,學生也能共同遵守。

總之,新課程改革中小組建設非常重要,只有讓小組中的孩子每個都能聽,都能說,都能動起手來,那麼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