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關注大金融 估值修復行情可期

在利好消息推動下,近日大金融板塊集體反彈,逐步脫離底部區域。從大金融細分領域來看,有行業人士指出,銀行股普遍處於破淨水平,估值優勢突出。在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前提下,銀行股進一步回調的空間有限,中長期來看較為樂觀。對於保險行業而言,四大上市險企估值不貴,性價比較高,具有長期配置價值。作為市場主體之一的券商股,一旦行情回暖,則將出現一波交易性機會。整體來看,大金融板塊近期獲得資金明顯關注,同時板塊估值優勢明顯,在市場流動性有限的環境下,估值窪地有望得到資金力挺,打響估值修復行情。

招商銀行(港股03968)(600036)

不斷鞏固零售優勢

招商銀行2018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增速13.5%,盈利增速領先股份行。淨息差2.55%,同比提升12個基點,未來隨著息差水平的進一步趨好,盈利增速有望保持較高水平。

天風證券認為,公司2004年轉型零售,大力發展零售業務,經過長期積累與發展逐漸形成獨特的業務結構與經營特色,對標美國富國銀行,堪稱零售之王。2018年一季度年化淨資產收益率水平達19.97%,同比增0.55%,近十年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則高達21.98%,領先同業。一季度資本充足率15.5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1.98%,均遠超同業水平,資本內生能力強勁。依託Fintech公司明確定位金融科技銀行,有望不斷鞏固零售優勢,未來發展可期。

華泰證券(601688)

穩居行業第一梯隊

華泰證券經紀業務市場份額在2014年-2017年均保持了行業龍頭地位。經紀業務強勢為公司帶來龐大的客戶基數,為資管、兩融等業務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公司的併購重組數量和市場份額長期保持領先。併購重組業務的強勢為公司獲得了較多客戶基礎。依靠該基礎,公司大力推廣股、債、併購到資本介入一攬子的服務產品。

東莞證券認為,公司目前在互聯網金融取得一定成就,APP的下載量和月活持續領先行業。隨著多項業務的強勢發展,公司在業內的地位也呈現出穩步上升勢頭。以2016年、2017年的業績來看,公司主要指標營業收入與淨利潤排名均進入行業前5名,穩居行業第一梯隊。行業地位的逐步提升,體現出公司近年來業務強勁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勢頭。

廣發證券(港股01776)(000776)

IPO儲備項目豐富

廣發證券2018年第一季度實現經紀業務收入10.58億元,同比增長2%;佣金率同比僅有小幅下降,降幅逐步趨緩。公司持續以科技金融、財富管理、機構經紀和綜合化為驅動持續推進改革,2017年末,手機用戶數同比增長超50%;微信平臺用戶數超317萬,易淘金電商平臺金融產品銷量達1157億元。2018年第一季度,資本中介類業務規模實現穩定增長,兩融餘額555.71億元。

海通證券(港股06837)認為,公司IPO儲備項目豐富,主板承銷項目22家,中小板12家,創業板22家。公司在繼續鞏固優質中小企業客戶的同時,持續拓展和儲備大型客戶,項目儲備居於行業前列。公司在大型券商中各項業務穩定且排名前列;同時,IPO、主動管理業務具有較強優勢。

中國平安(港股02318)(601318)

金融科技提升價值

中國平安業績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海通證券表示,公司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的各項業務快速發展,貢獻利潤已達18億元。2018年一季度陸金所控股盈利能力持續增強,資產管理規模達4429億元,管理貸款餘額3038億元,機構間交易規模達11500億元;平安好醫生(港股01833)致力於打造全球最大的醫療健康生態系統,提供在線家庭醫生服務與多種線下服務;2018年一季末,金融壹賬通已為478家銀行和1970餘家非銀金融機構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平安醫保科技提供智能控費與經辦已覆蓋超過200個城市,接入醫院超2200家。海通證券預計平安壽險NBV增速將逐季改善,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將加速貢獻價值,戴維斯雙擊能夠持續提升公司價值。

寧波銀行(002142)

資源佈局優於同業

寧波銀行的個體差異化在上市城商行中愈發凸顯。總量上看,在各方面因素的權衡和資源的佈局優於同業,2018年一季度淨資產收益率和資產收益率同業最高。

廣發證券認為,長期視角下,穩健的淨資產收益率水平來源於優質的風控。未來在去杆槓條件下,存貸業務是商業銀行競爭的根基。公司存貸利差高且具備可持續性,存貸比相對較低,未來狹義信貸額度約束存在“鬆綁”的可能,貸存比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其核心盈利能力有保障。資產質量方面,財政擴張邊際放緩、信用擴張收縮,可能使得未來一段時間內風險溢價逐步抬升,公司風控紮實加上撥備夠厚,預計其利潤受衝擊相對緩和。綜合來看,預計經過本輪調整後,其淨資產收益率仍能夠穩定在優於同業的水平。

光大證券(港股06178)(601788)

資管收入大幅增長

光大證券充分利用控股股東光大集團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重點開發銀行等機構渠道,全力引進新客戶、引流新資。同時,公司全力打造“以量化為手段、以大類資產配置為核心”的財富管理模式,併發布智能理財系統“智投魔方”,產品上線後用戶使用規模快速上升。2017年光大期貨市佔率達2.26%,股票期權全年累計市佔率6.3%,排名期貨公司第一。

海通證券分析認為,2018年第一季度實現資管收入1.4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68%。承銷收入0.97億元。股債承銷合計58家,總承銷規模230.05億元;其中公司債5家,承銷規模37.60億元;資產支持證券25家,承銷規模67.63億元。公司IPO儲備項目豐富,其中主板8家,中小板10家,創業板8家,居於行業前列。

中國太保(港股02601)(601601)

進入質量齊升階段

中國太保在2010年末提出“聚焦營銷,聚焦期繳”戰略後,主動壓縮躉交佔比高、價值較低的銀保渠道,重點發展期交佔比高、價值率較高的個險渠道。期繳佔比逐年提升,大量的續期保費能夠貢獻長期穩定的利潤。在重點發展個險渠道的戰略下,代理人質量齊升,人力規模和人均產能均保持高速增長,推動保費持續增長。

興業證券認為,公司在2014年出現虧損後便通過控制承保質量、降低賠付率的方式降低綜合成本,實現盈利;但產險保費增速大幅下降,低於同業。2017年,產險綜合成本率為98.8%,保持有效控制,保費同比增速開始回升。2018年一季度,產險保費同比增速達19.6%,超過同業平均水平,進入質量齊升新階段。

新華保險(港股01336)(601336)

業績開始加速增長

新華保險近日發佈2018年中期業績預增公告,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歸母淨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80%左右。民生證券認為,公司2017年以來持續推進轉型發展戰略,保費結構持續優化。2018年加快回歸保險本源,長期保障型產品是各家險企的發力點,保障型產品異化問題較小,預計受19號文影響有限。純壽險企業將受益於長期保障型產品的高價值率。2017年新業務價值率39.7%,同比增加17.3個百分點,為四家上市險企增幅最大,前期轉型效果逐漸顯現,2018年有望保持較快的價值增長。

公司屬於較早實施轉型的純壽險企業,聚焦保費收入結構優化和長期保障型產品,在嚴監管環境下,2018年上半年保費收入邊際改善明顯,評估利率上行促公司會計利潤持續釋放,年內有望保持業績增長。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