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二十三)

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二十三)


一、屹立巔峰傲天穹


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二十三)


巔峰之松,屹立於驕橫和混沌之中。披著空山鳥語,撞擊風濤與浮雲。力量與豪氣,動魄驚心一一現在的每一寸生長,都敢於跟每一丈天空較量:“猛志固常在”,“欲與天公試比高” …… 它,近貼澄澈,素面朝天,手牽北斗(左下角枝葉),舔舔可能遠去的靈魂(右邊上下葉片),一種新鮮的振奮由此點燃。


從今以後,(山松的)巔峰與天穹融和一道,成了五百年涅槃的天籟,影響無從度量的深邃。喚醒往日,“為失意者帶來希望,為孤獨者帶來快樂,為我帶來力量”一一


這不是夢囈 …… 知覺並非信任。在知覺的瀚海里,相信高度,才是信仰。那麼傲視高度,最顯信仰、信念的信心與決心。活在當下,可以細膩地感受:《屹立巔峰傲天穹》一一“內容比包裝更珍貴”。確信所信,富足吾頤。


二、細雨催春

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二十三)


‘“潤物細無聲”一一雨中的世界繾綣而旖旎。

“時間在雨中彎曲”。不必點讀,無須闡明。雨的目的:讓時間生動,讓生命詩意、有了遠方 ……


一棵虯勁、淳樸的山松,在細雨中旋即蔥蘢一一與雨對話,有精靈切近,遠遠的芬芳洩露了十面埋伏的秘密:暗香浮動,“當春乃發生” ……


《細雨催春》一一春天的想象,伯樂的理性:“昭示一種福祉,體現一種價值,更是一次孕育。” 也許,這是盆景意象的昇華。也許,“我這跑題的文字,才是現實場景無法點讀的寫實。” …… “好雨知時節”,本來畫面的意圖,

早已在這片氤氳中等待一一


小樓一夜聽春雨(陸游)

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

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

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

春風十里揚州路(杜牧)

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

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

天街小雨潤如酥(韓愈)


三、穿雲

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二十三)


風箏,童年的夢,別在心間的一枚圖騰。正是當年兩小無猜的跑呀追呀,一旦落在田塍畦埒,立將並肩依偎,牢牢牽住麻質線繩的一頭,眼珠便冰晶一樣明淨,順著風兒的吹送而緩緩移步 ……


一棵山松,也許很纖細,乃堅韌有力;也許很清瘦,卻風神高邁,空靈有致一一生命深處的河流安然自若,生命想象的帆船一徑穿越蔚藍之中。


秋天的風也會是藍色的。秋日的心清爽而深遠。候秋的它(山松)奔向藍天白雲之設想如願而至,恍惚間,它簡直風箏似的呼嘯而上,穿雲破霧,成了我童年不忘的誘惑 …… 仰望的目光無法自己,在這不由自主的過程中感受“心靈”的慰藉。


《穿雲》,如信手拈來的“風箏”,飄入我的夢鄉一一我看到了童年的夥伴,童年的田野,流水,山崗,雞鴨,牛羊;秋天的白雲和天之藍 …… 後來,正好在時尚的季節中跟隨這岀“意象”的美好,共赴生命的單純。


四、窺探


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二十三)


天很藍,很遙遠。一棵山松,怪獸般地蹲在山林底下,正在窺探什麼。一個眨眼接著一個眨眼,目光總在山與雲之間滯留。它準備看個明白。其實,它想看的東西很多:古老的,現在的,將來的,或者發生過的、未發生的 ……


天空飽滿的藍,沒有聲息落進遼闊的遠方。於是,它(山松)的窺探只能在激情後面追逐:“在每一個無法兌現的慌言的之前,似乎總會再一次重複和繼續”。從澎湃的幻象到徹底虛無到蕩然無存 …… 睜大眼睛。天空與海,沒有任何一條道路,可是,魚、鳥可以自由行走。那麼,月下的溪澗乾枯了,那些骯髒的汙跡 …… 而那些匆忙的腳步卻成了昨夜的囈語。


也是這個時候,我發現自己象它一樣,蹲在山的那邊,窺探遠方的燈火通明。接著,我背返方向走進一片“缺氧”的山林,沿著《窺探》的幽深,攀爬風走過的小徑,去探望一個無助者的存活,讀其無助的詩句。然後與同走失。


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二十三)


柯孝仁老師專欄

想要閱讀更多原創文章,敬請關注《嶺南盆景》微信公眾平臺:lnpjsj,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 歡迎投稿、留言參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