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配置保險才更合理


怎樣配置保險才更合理

大家好,很高興以這樣的方式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現在很多朋友都特別關注重大疾病風險,因為重大疾病越來越普遍,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數據顯示,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達72.18%。很多朋友都希望通過保險來解決這一重大風險,但不知如何購買。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重大疾病保障應該怎樣配置保險才是合理的。

怎樣配置保險才更合理

為了讓大家更形象的理解,接下來我們用上面這張冰山圖來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解析。人一旦發生重大疾病這樣的風險,我們的家庭將會面臨以下兩種損失,第一種叫顯性損失,即冰山以上的部分;第二種叫隱性損失,即冰山以下的部分。

怎樣配置保險才更合理

哪些屬於冰山以上顯而易見的顯性損失呢?這部分就是指在醫院裡不得不花的錢,主要包括治療的支出,比如:醫治費用,手術費用等等。針對這部分顯性支出,我們可以運用社保以及補充商業健康險,來轉移我們的風險,實現費用的實報實銷,把顯性損失降到最低。

怎樣配置保險才更合理

在發生重大疾病之後除了顯性損失,隱藏在冰山下的是隱性損失,這部分最龐大卻最容易被忽視。隱性損失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康復支出,重大疾病的康復期限一般在5年以上,在這期間療養費用是一筆非常龐大的支出,基本上在30~50萬。除此之外護理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如果是請專門的看護護理的話,每月的費用在5000到1萬不等,如果是家人護理的話,那就會損失家人的正常收入;第二個方面是患者本人的收入損失,在重大疾病發生之後,掙錢的能力會隨著身體健康狀況的改變而發生變化,我們的收入基本會中斷甚至全部喪失。

怎樣配置保險才更合理

當收入中斷或者喪失之後,我們的家庭將會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因為有很多潛在的剛性支出,是不管生不生病都必然要發生的費用:比如生活開銷、子女教育、父母贍養、房貸車貸、養老儲備等等。由此可見,重大疾病發生之後,對我們造成的隱性損失是非常巨大的,這部分損失就需要我們配置可以一次性賠付的重大疾病保險,來轉移風險,彌補損失,以避免發生重大疾病後家庭生活受影響,確保生活品質不被改變!

怎樣配置保險才更合理

所以一個完善的醫療保障方案,是一定需要同時具備解決顯性損失和隱性損失這兩個方面風險的功能。也就是說,既需要有社保和補充商業健康險的實報實銷,又需要有重大疾病保險的額外賠付。正所謂,社保及健康險的報銷加上重疾險的給付,才是重大疾病保障科學的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