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永远的琼瑶阿姨

今天从新闻上看到,琼瑶阿姨宣布退网,心中百感交集,琼瑶阿姨的作品陪伴了我整个的少女时代。

再见了,永远的琼瑶阿姨

琼瑶是湖南衡阳人。她生逢战乱,1949年随家迁台湾,就读于台北师范附小及台北一女中。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大学。16岁在台湾《晨光》杂志发表短篇小说《云影》。读高中时,先后发表200余篇文章 。1963年自传式长篇小说《窗外》出版,一举成名 。1963 ~ 2008年 ,共创作长篇小说 《幸运草》 、《烟雨蒙蒙》 、《 几度夕阳红 》、《彩云飞》 、《心有千千结》 、《在水一方》 、《月朦胧 ,鸟朦胧》 、《雁儿在林梢》、《碧云天》、《冰儿》等42部。美化人生的爱情理想是她小说的主旋律;曲折新奇、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是她小说引人入胜的主要手段;具有浓郁诗意、雅俗共赏的文学语言是她小说独具魅力的重要特点。因此她的言情小说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并有大量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片。很多有名的演员都是演琼瑶剧走红的,可以说,琼瑶阿姨捧红了一代人。

琼瑶阿姨对生死理解的很透彻,她说,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我们没必要为了诞生而喜悦,为了死亡而悲伤。只要我们在应该喜悦的时候保持喜悦,在需要悲伤的时候放肆悲伤,就可以了。在她79岁时对她的子女安排了身后事,琼瑶说,不论她生了什么重病,让她死得快最重要。为了不让自己在失去行动能力之后,受到子女和医生的“联合凌辱”,琼瑶将遗嘱写的十分细致,几乎想到了所有可能遭受的情况。她的核心意思还是,如果我要死了,那就让我安然快乐的死去。不但如此,琼瑶还对身后事提出了严格详细的要求,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搞公祭。琼瑶认为,死后哀荣都是做给活人看的,是生者的虚荣,对于死者毫无意义。

虽然看透生死,敢于直面死亡,但琼瑶依然会在剩余的时光里,尽最大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再见了,永远的琼瑶阿姨

如果要用一件事物来形容琼瑶阿姨,我觉的烟花最合适,瞬间绽放的烟花,格外美丽。烟花姹紫嫣红, 转瞬即逝犹如昙花一现,即便这只有一刻的美丽,也是轰轰烈烈、动人心弦的。再见了,永远的琼瑶阿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