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見聞:浪漫的土家族婚嫁風俗,情定風情聚會,遊客們很好奇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文明發展歷史豐富多彩,各地、各民族之間風俗、習慣各不相同。俗話說:“習俗移人,賢智者不免”,有些地方,同一地區內也會兼容並存多種風俗習慣。用“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 ”來形容多民族居住區是再合適不過了。去年我來到湖北恩施州旅行,見識到了當地土家族,特別風情的“女兒會”,也是當地土家族人一直延續下來的婚嫁習俗。在感覺浪漫的同時,也認為土家族人的思想很超前,開拓、民主而不迂腐。

湖北見聞:浪漫的土家族婚嫁風俗,情定風情聚會,遊客們很好奇

土家族“女兒會”是恩施州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它起始於明朝末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保存了古代巴人族原始的婚俗習慣。一直是居住在恩施州石灰窯、大山頂一帶土家人的婚嫁風俗。也是當地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戀愛、自由婚姻,而自發產生的一種盛會,與古時候的包辦婚姻相對立。上世紀八十年代後,這種喜慶繁華而又樸素典雅的盛會,逐漸發展成了全州性的民族節日。

湖北見聞:浪漫的土家族婚嫁風俗,情定風情聚會,遊客們很好奇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至十二日,是土家族傳統的“女兒會”。當天,土家姑娘精心打扮自己,頭上戴著自己最漂亮、最貴重的金銀首飾,身上穿著節日盛裝。不同顏色的衣服里長外短,層層翻新,形成了“筍殼狀”,謂之“亮摺子”或“節節高”。然後用花揹簍背上土產山貨在街邊擺攤,坐等中意青年男子前來購買。屆時,街道兩邊美女雲集,爭相鬥妍,吸引了許多的未婚青年。

湖北見聞:浪漫的土家族婚嫁風俗,情定風情聚會,遊客們很好奇

小夥子們在街上斜挎揹簍,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閒逛,眼中卻在不停的打量各位美女。有相中的對象時,就上前與姑娘進行搭訕,討價還價土產山貨,雙方鬥著智慧,探著深淺。如果是機緣相投,則相約去叢林中趕赴“女兒會”,以男女對歌的方式,互通情愫,私定終身。這種在封建社會就盛行的自由戀愛方式,以歌為媒,完全不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湖北見聞:浪漫的土家族婚嫁風俗,情定風情聚會,遊客們很好奇

在土家族的婚嫁風俗中,還有一個別具一格的習俗,就是姑娘出嫁前必須要唱“哭嫁歌”,那是婚嫁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程序。一般婚前十天半月開始,親朋好友就齊聚在待嫁姑娘的家中,聚首哭唱,直到結婚當天,由新娘的弟兄將其背出自家大門,哭唱才停止。“哭嫁歌”的內容一般都是一些表達離別之意的抒情歌曲,也有一些是祝賀安慰之詞。其形式均為新娘帶頭哭唱,陪哭者接著哭唱後半句。如今,土家“哭嫁歌”已評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北見聞:浪漫的土家族婚嫁風俗,情定風情聚會,遊客們很好奇

土家“女兒會”猶如一首壯美的史詩,傾訴著過去土家兒女美麗的情愫,沉澱著以往歷史的腐朽。表達了土家族人民超前、民主而不迂腐的思想,在封建禮教盛行的時代,做到了真正的戀愛自由、婚姻自由。如今,被譽為“東方情人節”的土家“女兒會”,已經是物質與文化的交流盛會。特別是在旅遊業蓬勃發展的時代,完全成了能產生旅遊效益,吸引遊客的民俗節目。

湖北見聞:浪漫的土家族婚嫁風俗,情定風情聚會,遊客們很好奇

不知道您有沒有去過恩施?知不知道土家“女兒會”?歡迎您的精彩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