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的一個紀錄片,裡面的父親是一個農村的父親,為了讓孩子能夠去學校上大學,他變賣了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並且自己還輟學,自己還去做了兩份工。

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但是呢,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孩子能夠學有所成回報家庭。因此,父親時常的在孩子上大學期間告訴孩子自己為了供孩子上大學有多麼不容易,因此孩子受到了很大的壓力影響,他決定放棄讀書。此時的父親卻又開始變得大氣起來,他說自己不管做出多少犧牲,也要讓孩子讀書。

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其實我們能夠發現,在這些父親的舉動上面,他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夠上大學有所出息,但另一方面也希望兒子能夠為自己著想。所以,這樣的一部紀錄片,其實在告訴我們窮人的思想通過對孩子教育,只會讓孩子下一代目光更加短淺。

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因此,有一句話說的比較好,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很多的父母其實就已經把孩子往上攀爬的道路給堵死了。由於自己的生活的貧窮環境而影響了孩子未來想要跳出原生家庭的想法。因此,小編想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用窮教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一輩子都註定是一個窮人。那麼我們一定要了解到父母怎麼樣才能夠讓孩子內心擁有富足的心態。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家長不應該去做哪一些方面的事情,會比較能夠幫助孩子脫窮心理。

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1、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有的父母為了賺錢養家,長期在外地打工,因此就將照顧孩子的重任放在了老人身上。這樣以來長期與孩子兩地分居,孩子無疑就變成了留守兒童。事實上孩子最希望的是父母的陪伴,物質上的享受則為次要。一旦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往往變得非常敏感,缺乏關愛與呵護,在平時生活過程中肯定要吃很多苦。本來是享受天真樂趣的年齡,卻要一個人肩負很大的壓力,這樣的孩子往往缺乏幸福感與安全感。

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2、經常穿其他孩子的舊衣服

有的父母為了儘可能節省開支,就很少給孩子買新衣服,經常從其他孩子家拿不穿的舊衣服給孩子穿。有的孩子非常懂事,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來不高興,內心相當不情願,甚至會感到自卑。雖然父母要求孩子勤儉節約沒有錯,但是長期讓孩子穿其他孩子的舊衣服,可能讓孩子認為自己家相當窮,於是在與其他孩子對比時往往感到相當自卑。此外,舊衣服可能不夠衛生乾淨,尤其是貼身衣物。

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3、通過體罰讓孩子受皮肉之苦

有的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可能脾氣暴躁因此總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處理,除了責罵之外還會對孩子進行體罰。比如讓孩子在太陽下蒸曬、用皮鞭教育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心裡出現不平衡,甚至還會因此怨恨父母,導致親子關係惡化。

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小結:事實上窮養孩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一定要講究其中的方法,上面這些苦還是不要讓孩子再受了,否則孩子可能會記恨父母一輩子。

3歲半到6歲時,是孩子建立規則感的關鍵時期。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幫助孩子形成基礎的規則意識。

通過規則感的建立,孩子讓他知道,做了錯事,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想讓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慣養成的關鍵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孩子走的更遠。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

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家裡再窮,這3種苦也不要讓孩子吃,否則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3-6歲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幼兒園,很多父母還是重視孩子知識的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忽視了對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培養。未來決定孩子的不只是學習成績,要想孩子“贏在未來”,父母要重視孩子性格的培養。並且要能夠在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健全的性格。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給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