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塗鴉牆被亂寫,我看挺美的啊

廈大塗鴉牆被亂寫,我看挺美的啊

要數國內最多人去打卡的塗鴉牆,除了北京798藝術區和重慶塗鴉一條街,最為人熟知還有廈門大學的芙蓉隧道。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芙蓉隧道,人比塗鴉多/圖蟲創意

這條被稱為“最文藝的隧道”,讓廈門大學一躍成為必去景點,每年都吸引著大批遊客前來打卡拍照。

隨之而來的,還有曾屢次三番被報道的“塗鴉牆遭遊客亂塗亂畫”,前段時間再次引起熱議。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16年去過芙蓉隧道參觀,那時候遊客的留言還不算多。/作者渣渣相機拍攝

在討論亂塗亂畫不文明的聲音之外,老藝術家突發奇想產生疑問,

塗鴉牆不就是允許亂塗亂畫的嗎?

似乎吃瓜群眾們對塗鴉都沒有什麼瞭解,覺得不就是壁畫嘛。

但如果覺得塗鴉牆只是好看的背景牆,而忽略了塗鴉背後的故事,那實在有點可惜。

塗鴉隧道背後的故事

廈大學生和遊客在隧道里多年的拉鋸戰,其實早在在2015年就被央視報道過了。

當時報道里還對比了一幅叫 “08級國貿碩畢業彙報演出”的塗鴉在2011年和2015年的變化。

經過了四年的遊客洗禮,畫裡每位同學的臉幾乎都被添了幾筆。簽名留言不在話下,還有任意添上幾筆波浪線“過手癮”的。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畢業時還是白白嫩嫩,四年後歲月就在臉上留下了痕跡。/視頻截圖

想必那個畢業班的學生多年後,再來隧道看看自己當年和同窗一起畫的塗鴉時,心裡肯定不好受。

為了保護、恢復塗鴉的原貌,學生們操碎了心。

他們自發組織志願者舉著文明提示巡邏;用公眾號宣傳拍照打卡姿勢,還給文明遊客送明信片;正在創作的藝術大神還加班加點修補原作。

可是,防不勝防的是誰都能帶支筆進入隧道,巡邏學生的數量根本抵不上源源不絕的遊客。

據統計,2017年參觀人數日均近2萬人次,暑假期間一個月期間接待了約66萬人次。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牆邊停上幾輛單車,也阻擋不住遊客動手/圖蟲創意

遊客們洶湧的“創作熱情”硬闖進了學生原本的創作空間,讓芙蓉隧道里一公里的塗鴉牆,無法正常展示一幅幅作品生長到衰老的過程。

據說塗鴉牆的第一幅作品誕生於2009年。幾個藝術學院的學生看上了隧道里無趣的牆壁,一夜之間,每天來往飯堂和學生公寓的同學們發現了牆壁原來是塊畫布。

各個院系、社團都搶著要來佔一面擁有自己名字的牆。學生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給牆面留下了很多經典作品。

畢業生告別母校時最愛的“我愛你,再見”,原本是廣告系學生的一個傳播實驗:用各種語言寫下這句內心的吶喊。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著名的我愛你再見牆/圖蟲創意

還有可愛的“大白”卡通人物,是一對美術系情侶看完《超能陸戰隊》後,即興想畫就畫,當日完成的作品。

因為想上牆的人太多了,如今每一副作品的底稿內容、選址、作畫時間等細節都需要經過審批,牆壁已被一層層覆蓋翻新。

塗鴉牆對於每屆學生來說,都記錄著某個時刻的他們。在未來的某天,牆上的年少回憶就自然會被新生的作品覆蓋。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目前只有少數的遊客會選擇到隧道的咖啡店裡面用標籤留言/圖蟲創意

顯然,遊客不會理解這面牆對學生們的意義,只是在網上看見照片後,覺得好看就蜂擁而至。

細讀遊客的“大作”,有普通籤個名的、祈福希望考上廈大的、也有對原作評論的、還有表白的、罵人的。

報道採訪中,一些遊客理直氣壯覺得塗鴉牆就是給大家畫畫的,學生能表達自己,為什麼遊客就不能留言祈福。這種言論馬上引起一眾網民的反擊。

固然亂塗亂畫、不尊重創作值得譴責,消消氣後,老藝術家心平氣和想想這遊客的意見。

奇怪,自由亂畫不應該是塗鴉原來就有的樣子嗎?

塗鴉牆本來就是塗鴉客表達自我的空間,和學生規矩地作畫相比,遊客留言意外地與塗鴉文化自由叛逆的特點吻合。

像“我愛你,再見”作品的空白已經滿是留言,雖然看起來不如原作的乾淨美觀,從另一個角度看,加入不同的留言後,反而更有原生態的粗糙風味,不是嗎?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這樣的塗鴉牆你能接受嗎?/圖蟲創意

塗鴉和亂塗亂畫本來就是一回事?

國內語境下,塗鴉還是很少人瞭解的小眾藝術。

雖然大家都有接觸過塗鴉藝術相關的作品,比如印有KAWS的人物圖一件衣服遭瘋搶,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和塗鴉有什麼關係。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搶過這T恤的人,是否知道KAWS也是個塗鴉藝術家?

塗鴉泛指在公共、私有設施上面做的人為和有意圖的標記,包括圖畫和文字。本來定義上,和亂塗亂畫就是一個概念。

既然能叫塗鴉牆,那牆上就應包容各種的亂塗亂畫。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仔細品味,才發現其中藏著“要和平不要憎恨”,“熱愛生命”這樣的鼓勵話,甚至還有“芝士就是人生”/unsplash

雖然塗鴉是外來文化的舶來品,但如果要數在牆上留言也算塗鴉的始祖,那我國古代的到此一遊、景點題字傳統,也能說是一種早期的塗鴉。

西方的塗鴉藝術起源似乎與外遊關係不大,因為塗鴉原詞“Graffiti” 是意大利文,追溯詞源是希臘文中“書寫”(graphein)的意思。所謂塗鴉,真的就是牆上寫字。

考古學家在古埃及和古羅馬人的遺蹟裡,發現很多早期塗鴉作品。城市的牆,是古代人最好的通訊工具,這時候的塗鴉特別日常、充滿生活氣息。

像龐貝古城遺址的牆上,就遍佈古代人的亂寫亂畫。據考究內容包括罵人話,示愛,咒語,還有小心惡犬之類的標語。

20世紀,現代塗鴉才在歐美流行起來,帶起這一波熱潮的居然還是“到此一遊”。戰爭頻發,軍人們喜歡所到之處在牆壁、欄杆、地面畫點什麼。

歐亞戰場上,美國大兵最常畫的一個塗鴉,是畫裡有一個人趴在牆上偷看,人們只能看見他的眼和鼻子,下面寫有“吉佬兒到此”。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美國二戰紀念碑上也有“吉佬兒到此”的塗鴉,美國版的到此一遊/wiki

戰後,世界各地大城市裡牆壁上出現了新的街頭塗鴉。活在陰暗處的人們,如童黨、街頭小混混等,喜歡在牆壁上留下名字宣誓控制範圍。

這種大人看著幼稚的留名,對於精力旺盛的青少年來說,就是在另一個世界裡“稱王稱霸”的爽快。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過街隧道經常是無人管轄的,是塗鴉客們練手的好地方/unsplash

不少著名的塗鴉藝術家的訪問中,回憶到年輕時參加塗鴉的原因大都是,因為自己在學校、社會里是個無名小人物,想要找點存在感。

如果能把自己的名字塗滿一面牆或廣告牌,第二天整個城市就都能看見這個名字。塗鴉滿足了逆反心理,又能感到成就感,這使得他們願意一次次去冒險。

在六七十年代,塗鴉和嘻哈音樂、街舞、DJ等活動,逐漸組成年輕一代最潮的街頭文化。

這期間,美國塗鴉客數量大增,在某些地區如紐約,歪歪扭扭的簽名和符號席捲了地鐵、立交橋等地標。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地鐵軌道兩邊都是塗鴉客的最愛,因為每個乘客都能看見他們的作品/unsplash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交通燈背面也躲不過塗鴉/unsplash

一些具有藝術才能的塗鴉客們,開始專研如何把簽名(tagging)寫得更好看、更吸引眼球,他們的塗鴉元素變得越來越豐富,內容從簡單字體,到反戰、性別歧視、弱勢群體無所不談。

此時為了“塗鴉而塗鴉”的藝術家們盡力和幫派劃清界限,他們以作家(writer)自稱,來凸顯他們對作品的精心設計與思考。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在加薩走廊和以色列之間牆壁上的“通向和平的道路”,給人們高壓生活中帶來小小樂趣/unsplash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位於美國西雅圖市中心的派克市場內,“破罐子破摔”成口香糖牆/wiki

塗鴉的熱潮持續了幾十年,令傳統藝術家開始重新審視這種來自街頭的藝術。

一些畫商開始舉辦塗鴉畫展,八十年代一部分塗鴉藝術家的作品獲得傳統藝術界的好評,漸漸成為博物館,畫廊和收藏家爭奪的新寵。

這段時間出現的塗鴉大師們,已經影響到流行文化的多個領域。

哈林的塗鴉,描繪工業文明時代人類的壓抑和迷茫,多次被時尚界選中作為服裝元素。

巴斯奎特將黑人藝術、兒童畫等日常元素融進塗鴉,推進了美術繪畫技巧的發展。

作品常拍出天價的班克斯,他執導的“街頭藝術災難片”還提名了奧斯卡。還有商業上很成功的KAWS,他設計的人物從玩具到裝置藝術,無所不在。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班克斯的成名作“手持氣球的女孩”,曾在拍賣會上拍出超過100萬英鎊。/wiki

塗鴉在中國出現得較晚,而且只停留於時髦的文化標誌,如果只是停留在“到此一遊”,確實映襯出我們的塗鴉藝術想象力缺乏了些。

大品牌喜歡把塗鴉用在廣告,聯名商品來吸引年輕人,塗鴉藝術原來的“不合作”,“反叛”的精神甚少被提及。

不過,離開了這種內涵的塗鴉還算不算是塗鴉,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塗鴉還可以是翻新破舊的城市面貌的方式,如重慶黃桷坪塗鴉街。/圖蟲創意

由於文化土壤的缺失,我們可能難以理解除了好看,塗鴉風靡全球的原因。

作為下里巴人的街頭藝術,塗鴉不是放在畫廊裡一塵不染的陳列品,其價值更在於草根性、以及野蠻生長的生命力。

是汙染,還是藝術?

塗鴉之所以被很多人視為藝術,除了幾十年大範圍的流行,還是因為一些塗鴉作品得到藝術界的尊重和肯定。

在此之前,成人的世界根本看不起這種青少年用來抒發情緒、摸索自我的玩意。

說起來就是這麼奇怪,普通人看著是彆扭的字體,如果告訴你這是藝術,你也可能更容易發現其中的美感。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不說可能還看不來,這是KAWS年輕時的塗鴉作品/油管截圖

當然無法否認的是,具有強烈逆反意識的塗鴉藝術,經常都行走在法律的邊緣。

塗鴉客總要更管理人員玩躲貓貓,塗鴉藝術家Shai Dahan笑稱,“夜晚巡邏的工作手冊寫著,如果看見會逃跑的東西,首先得懷疑是不是在塗鴉。”

為了清除市內的塗鴉,紐約政府每年花巨資清洗地鐵等交通工具,把一些公共場所的牆壁重新刷白。現在國內法律規定,沒有批准的塗鴉就是破壞公物。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別怪塗鴉客有時候畫得醜,可能他們畫了三秒就跑了/unsplash

如果塗鴉客素質參差不齊,自發性的塗鴉就像牛皮癬、廁所文學一樣,確實會造成視覺汙染。

況且從小被教育愛護公物的人們,對塗鴉接受程度很低。

國內已很少能找到自發性的塗鴉牆,像是華中科技大學的東九牆,多次被粉刷又重新被塗鴉後,還是消失了。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小街巷裡最厲害的塗鴉客也許叫渠王。/unsplash

而廈門大學的塗鴉牆是個半公共的空間,藝術和文明的尺度都取決於校方。

塗鴉隧道本來是讓學生創作的秘密空間,開放後必然難以阻擋遊客的自由創作。

若是想禁止亂塗亂畫,這面牆改叫藝術牆、海報牆,設計成像畫廊一樣供遊客參觀會更適合。

目前塗鴉牆的嚴管模式也吃力不討好。其實基於塗鴉自下而上的創作特性,不妨讓塗鴉牆帶點人情味的互動,成為遊客和師生共同創作的藝術品。

互動是塗鴉文化一個重要的載體,留言也是一種參與藝術的方式;如果作品被塗寫了就應該用新的塗鴉去令它變好看。

如果能向遊客提供特定的留言位置,甚至像黃鶴樓一樣設立電子塗鴉牆,如“廈大等你”這樣的祈福區域,會否更能體現大學包容自由創作的大度。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空白比較多的作品上,就有很多“廈大是我的”,“我要考進廈大”等祈福留言/ 圖蟲創意

能讓不同人通過藝術來交換意見,也是街頭藝術的特殊魅力。藝術家ShaiDahan舉了個例,他在瑞典街頭木板上畫過的一匹黑色帶斑點的馬,過幾天后牆上出現了路人的便籤留言,懷疑馬脖子的長度比例是否符合生物學。

幾周內越來越多留言加入討論,直到最後一個看得鬱悶的路人往馬頭隔壁貼了一把尺子,這場有趣又無聊評論會才結束。

如果遊客的留言能和原作品和諧共處,還能營造屬於景點的文化景觀。

如意大利小鎮維洛那的朱麗葉故居,莎士比亞的讀者們想象著和朱麗葉一樣,站在那個窗口向羅密歐傾訴愛情,於是在外牆上留下大量愛情提問。

據說還有公益組織定期以愛神丘比特名義,選出一些留言來回信。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朱麗葉故居外的牆洞,貼滿各種語言寫的愛情留言/ 圖蟲創意

我看廈大塗鴉牆要想真正平息這件事,沒必要與遊客爭執,或許更難展現一座大學的包容氣度。

從另一角度想想,也許對待遊客的包容,還能成就更自由豐富的塗鴉牆。隧道在遇見學生們源源不絕的創作想象之前,只是冰冷的建築物。

現在這裡已成為了人們塗鴉的地方,各種畫風的塗鴉們,新舊交替,加上來自各地的遊客留言,大家都是有感而發,精美和粗糙共存。

沒有高不可攀的深奧,塗鴉裡凝聚了眾生百態,容納著不同人的聲音,貼近生活又異常精彩。

塗鴉的生命力就在於野生的自由和包容,而不是乖巧的好看。

雖然不能盡顯塗鴉粗曠野蠻的張力,但在現有條件下,隧道散發的藝術靈感、人文情懷已是難能可貴的。

厦大涂鸦墙被乱写,我看挺美的啊

△少的不是塗鴉,是發現美的眼睛(手機)/unsplash

當然,在缺乏塗鴉生長養分的土壤上,談什麼藝術或是汙染,似乎還是不太合適。

畢竟大部分人的審美更看重時髦好看,甚至忽略對創作的尊重,就更不可能談及塗鴉藝術的內涵了。

塗鴉與街頭藝術,[英]安娜·瓦克拉維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01

摺疊廈大時光:鳳凰樹下隨筆集,陳福郎,廈門大學出版社,2017-08-01

廈大思明校區實行參觀管理新規每天接待人數不超過1000人,李靜,東南網,2018-10-20

央視看廈大 l 芙蓉隧道里的塗鴉需要你的愛護,廈門大學,2015-12-21

你知道芙蓉隧道里那些門的用途嗎?,廈門大學學生會,2018-04-09

牆在說話,塗鴉的戰場在街頭,東方早報,2014-07-13

詩人拜倫與熱河路——談“亂塗亂畫”,昱可,FreedomFaith,2018-07-05

TheLanguage of Street-Art,Shai Dahan,TED: Ideas Worth Spreading, TEDxGöteborg,2012-11-08

ThePopular History of Graffiti: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Present, FionaMcDonald,Skyhorse,2013-06-04

Graffiti L.A. Street Stylesand Art,Steve Grody,Harry N. Abrams Publ.; LaterPrinting edition (2006)

你覺得廈大的塗鴉牆遊客該留下這一筆嗎?你怎麼看塗鴉藝術?

黎二千

日本和牛解禁,我終於再也不用吃假貨了

網紅餐廳的土味表演,成功把我看吐了

排版 | 蟹老闆

封面圖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