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種植要想高產,與土壤、種子、田間管理一定要搞好關係

在炎熱的夏天,熬一鍋既解渴又解暑的綠豆湯喝,應該是不少人最常做的事吧!它可是有名的家庭夏季解暑自制飲品。在民間享有盛譽,而且所花費的成本也不高,一般老少皆宜是很多人喜歡類型。據資料證實:綠豆湯具有清熱解毒,消暑解渴之功效,但怎麼種植綠豆?可並不是所有人都知曉的,以下這篇文章重點講述露天綠豆種植高產的栽培方法。

綠豆種植要想高產,與土壤、種子、田間管理一定要搞好關係

綠豆湯

綠豆種植高產栽培方法

綠豆是一種非常好的豆科屬一年生植物,適應能力廣,抗逆性強,耐乾旱、耐貧瘠、耐廕庇,生長生育週期較短,播種適合期長,且還有充當綠肥養地的能力,也可以在一些農作物田間套種。但為了更好種植出優質高產的綠豆,實際種植中,還是以理應單獨種植為好。

地塊選擇:

綠豆種植要合理安排地塊,實行輪作倒茬種植,前茬地塊種植作物以玉米、棉花、番薯等種植地塊為好,因為種植過這類農作物的地塊通常土壤有機質含量都比較高。

整理土地:

春播綠豆可在晚秋前對地塊進行深耕,並在耕地的同時,施入農家有機肥畝用量一到兩噸。然後在春播前再次對地塊進行淺耕耙耱保墒,以達到土質疏鬆、地面平整,能滿足綠豆種植後的發芽和出苗所需的條件。夏播綠豆多在麥收後種植,如選用麥茬地進行夏播種植,理應在麥收後對地塊進行深耕細作,並及時清理麥茬根,然後施足底肥,為綠豆種植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如果採用套種模式進行種植,由於受種植地塊條件限制,通常無法進行整地,但也得做好套種作物的中耕管理,為種植綠豆創造有利條件。

種子選擇:

綠豆按植株型態通常分為直立形、匍匐形、半匍匐形品種。種植中為了更好便於田間管理,減少田間鼠害和顆粒的黴變,應選擇直立抗逆性強的品種為好,如張綠1號,中綠1號,中綠2號,保綠942等。這幾個品種適應能力較強,抗逆性也好,在種植中已取得不錯的種植效果。

綠豆種植要想高產,與土壤、種子、田間管理一定要搞好關係

綠豆種子

綠豆播種

綠豆的生育期較短,通常多在60~90天。種植中可選擇春播和夏播,種植時間選擇多在5月上旬至6上中旬。如種植時採用小面積種植,一般可利用人工進行點穴播種,大面積種植可利用機械進行條播,機械播種畝用種子2.5公斤左右就好,人工點穴播種1.5~2公斤就好,播種深度控制在3.5釐米左右,行距控制在50~60釐米即可,株距20釐米左右,種植過深或過淺都會影響綠豆發芽出苗。每畝植株在一萬株以內就行。在肥水力大的地塊種植應儘量稀植,水肥條件差的地塊適當密植,但密植度千萬不能過大,否則會造成嚴重減產,出苗後如有缺苗斷壟現象,理應根據苗子適當進行補苗、勻苗處理 ,當苗子長到兩片三出複葉展開時進行定苗處理。

田間管理

當綠豆苗出苗後長到兩葉一心時,需要剔除疙瘩苗、弱苗、小苗,及田間生長的一些雜草一併去除。苗子長到四個葉片時進行定苗,勻苗,畝留苗在八千至一萬二為宜。

綠豆種植後從出苗到開花封壟,通常要中耕鋤草2~3次,以結合間苗進行第一次淺鋤 定苗時進行第二次中耕鋤草,在分枝期進行最後一次中耕並進行培土,以達到護根防倒伏排澇效果。與其他作物進行套種,應隨主鍾作物中耕除草。

為了使綠豆最大限度的達到高產目的,理應加大肥水管理。因此在一些較為貧瘠的地塊應施足氮、磷、鉀肥料。在生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無需再補施追肥。如土壤貧瘠嚴重或因其他因素導致造成的植株偏小,預計不能封壟的地塊,可在初花期追施三個15的複合肥或磷酸二銨。花莢期結合防治病蟲害噴施2%~3%的磷酸二氫鉀2~3次,可增加籽粒飽滿度。綠豆有二次結莢習性,如花期遇到自然災害,應及時加強肥水管理,以達到高產的目的。

綠豆開花結莢期是需水肥最大的時期,如開花結莢期逢遇乾旱,應及時澆水,使土壤保持溼潤狀態。但如果在開花結莢期遇連續多雨天氣,就會使莖葉徒長,造成植株大量落花、落莢,如地塊低窪有積水,還會造成植株死亡。所以在綠豆開花結莢期理應做到乾旱澆水,多雨排澇,保證綠豆正常生長才好。

綠豆種植要想高產,與土壤、種子、田間管理一定要搞好關係

綠豆生長期

適時收穫

通常綠豆成熟不一致,當有部分豆莢變干時應該及時摘莢,每隔七至十天摘一次就行,全株摘莢三至四次可全部收完。分批摘莢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產量,保證綠豆品質。當對於大面積綠豆種植來說,此法費時費力,收穫時可在綠豆絕大部分豆莢變干時,趁早晚氣溫低下時,豆莢不太乾燥時進行收割,可避免豆莢過幹引起的籽粒脫落。

綠豆種植要想高產,與土壤、種子、田間管理一定要搞好關係

剝綠豆莢

留種

留種是大多數農民朋友最常做的事之一,如果要對種植的綠豆收穫時留種,應在綠豆成熟前進行田間人工提純,去除異形雜株,保證種子的純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