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狂喜!《论语》随解(17)


孔子的狂喜!《论语》随解(17)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还有一段:

孔子遭厄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弟子馁病,孔子弦歌。子路入见曰:“夫子之歌,礼乎?”孔子弗应。曲终而曰:“由来!吾言汝。君子好乐,为无骄也;小人好乐,为无慑也。其谁之子不我知而从我者乎?”子路悦,援戚而舞,三终而出。

明日,免于厄,子贡执辔,曰:“二三子从夫子而遭此难也,其弗忘矣!”

孔子曰:“善恶何也,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也。吾闻之,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愤厉志之始于是乎在?”(《孔子家语》卷五“困誓”第二十二)

对于自己的困厄,不以为过,孔子自解:吾闻之,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愤厉志之始于是乎在?

当此时,"二三子从丘者",而自己周游列国,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太令人发狂了,但孔子不以为得,"不知所以裁之",所以归与归与,成人之美,其心昭彰,为师之乐何以胜之?

在《孟子》里则似乎是无奈了。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狂者进取,獧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

  “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尽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