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垃圾纸球,每揭下一张都能卖几十万,却被小孩轻易发现

一个垃圾纸球,每揭下一张都能卖几十万,却被小孩轻易发现

特别说明: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整理。

  1961年4月,邮电部下设的邮票发行局应广大群众建议,计划发行一套京剧题材邮票。经过调研和探讨,最终决定将京剧中“脸谱”的形象搬上邮票。1962年12月,这套邮票被列入1963年的发行计划之中,名称就定为“京剧脸谱”。

一个垃圾纸球,每揭下一张都能卖几十万,却被小孩轻易发现

  邮票由设计师刘硕仁承担设计工作,共计1套8枚。脸谱人物分别是孟良、李逵、黄盖、孙悟空、鲁智深、廉颇、张飞和窦尔敦。

一个垃圾纸球,每揭下一张都能卖几十万,却被小孩轻易发现

《新白娘子传奇》中,媒婆骂二奶奶家女儿是窦尔敦

  发行局将邮票送到中国戏曲研究院征求专家意见,不想部分专家却认为武将脸谱过于“野蛮”不适合登上邮票,从而引发京剧脸谱美丑的争论。

  争论持续了半年之久,导致邮票未能按照计划时间发行。争论结束后,1963年9月,邮票才正式编号为“特62”,纳入1964年邮票发行计划。

  随后,邮电部向北京邮票厂发出订印函,要求其在1964年2月中旬前完成印制工作。但在试印过程中,胶版纸的伸缩性造成印刷套色不准,邮票厂只能等待新纸造出后继续试印,交货时间便被推迟到1964年的10月底。

一个垃圾纸球,每揭下一张都能卖几十万,却被小孩轻易发现

  1964年1月《集邮》杂志刊登了一篇描写《脸谱邮票》的短文,随文还刊印了2枚李逵和黄盖的邮票票样,并说明“京剧脸谱”邮票将于4月发行。但至此之后,无论官方还是《集邮》杂志,都没有再次出现该邮票的任何信息。直到两年后的1966年3月20日,“工业新产品”这套邮票的发行,才弥补了“特62”志号上的空缺

一个垃圾纸球,每揭下一张都能卖几十万,却被小孩轻易发现

  而就在这段时间里,一些机缘巧合让这套命运多舛的“特62-京剧脸谱”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而且一跃成为中国十大珍邮之一,这背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传奇故事?

  1964年6月,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及其他国家领导人先后进行了观看。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文艺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提出“京剧究竟为谁服务?是表现新时代的主人——工农兵,还是表现旧时代的主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一个垃圾纸球,每揭下一张都能卖几十万,却被小孩轻易发现

  虽然8张京剧脸谱都是正面形象,但其“帝王将相”的身份显然与当时文艺政策相冲突,而轰轰烈烈的“现代革命样板戏”运动正在江青的带领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发行“老脸谱”的计划就被指责为与现代革命样板戏“唱反调”、“唱对台戏”。到了文革时期,该套邮票更是被形容成未出笼的“大毒草”。

一个垃圾纸球,每揭下一张都能卖几十万,却被小孩轻易发现

  1964年10月,邮票发行局通知北京邮票厂暂停“京剧脸谱”的印制,此时该套邮票已经完成7个图1900万枚的印制工作,暂停后便将印好的邮票进行了封存。

  12月4日,邮票发行局向上级递交了《关于“中国京剧脸谱艺术”邮票的请示》,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全部作废销毁,并估算了经济损失大约6万元;二是等待合适的时间再发行,试图为其争取最后一线希望。

  但事与愿违,12月8日,经邮政总局党委讨论,决定对其进行销毁。于是1900万枚邮票连同设计原稿、设计图以及所有档案资料被押运到北京通县南关造纸厂进行销毁再造纸。

一个垃圾纸球,每揭下一张都能卖几十万,却被小孩轻易发现

再生纸造纸厂

  在邮票粉碎的过程中,大风将部分邮票吹出墙外,被路过的农民捡到,因其面值相当于他们一两天的工资,便将其拿到通县邮局低价卖给寄信人。部分敏锐的集邮者闻讯后迅速赶到通县,从农民手中买到一部分脸谱邮票,这也是后期拍卖中新票的来源。

  因邮票制作工艺的特殊性,在粉碎制浆的过程中部分纸张在水中因背胶(邮票为方便粘贴,出厂时背面普遍刷一层胶)溶化造成粘连结块沉淀,被工人误当作造纸后的不溶性垃圾进行了清理。

一个垃圾纸球,每揭下一张都能卖几十万,却被小孩轻易发现

  造纸厂每8小时会将废弃物统一堆放于厂门口外,而这些废弃物常常吸引一些路过小孩子们的注意,当然这次也不例外。

  通县电厂小学一名六年级的女学生,在厂门口的废弃垃圾中捡到这个含有脸谱邮票的纸浆球,虽然外表湿润,但掰开后仍可看到清晰的邮票图案。女生回家后将其一一揭下,发现约有200枚。她将一部分邮票送给朋友,剩下的留作自己寄信使用。到北京邮局发现此事找到她时,女生手中仅剩16枚邮票,这也是拍卖中旧票的来源。

一个垃圾纸球,每揭下一张都能卖几十万,却被小孩轻易发现

  后经发行局围追堵截,共计收回64枚京剧脸谱旧票,其余未能收回的邮票便流向了社会。

  小女孩肯定没有想到,当初随便捡到的一个垃圾纸球,会在今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涨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价格,可谓张张价值连城。不知如今七十岁的她想起当初所发生的一切时,又会作何感想。

附“特64-京剧脸谱”邮票拍卖会成交价格

1995年5月香港拍卖会上:“孙悟空”“黄盖”“张飞”“窦尔敦”四枚成交价14.95万元(港币)。

1996年5月《集邮》杂志拍卖会:“张飞”底价为30万元。

1996年5月北京拍卖会上:“孟良”新票13万元成交,“张飞”新票12.5万元成交。

2008年12月上海拍卖会上:“孟良”(票面略脏,有修补)成交价22.4万元。

2010年9月北京卖会上:“廉颇”(上中品)成交价47.04万元。

2012年12月香港拍卖会上:“窦尔敦”成交价109.25万元(港币)。

2016年6月香港拍卖会上:“孙悟空”和“张飞”成交价分别为74.75万和138万元(港币)。

2017年4月香港拍卖会上:“孙悟空”和“孟良”成交价分别为161万和115万元(港币)。

2017年6月北京拍卖会上:“廉颇”(原胶,左下角有裂口、票背有软折痕)成交价97.75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