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在乎你,微信會告訴你

電影《超脫》中有句臺詞:


裝作不在乎實在是太容易了,誰都可以;難的是學會在乎,因為在乎,常常需要很多勇氣。


經歷世事,看過人心,我們越來越失去主動在乎的勇氣。


我們不敢輕易付出真心,因為怕被辜負;


我們不敢輕易發出問候,因為怕被冷落;


我們甚至都不敢輕易去關心,因為怕期待落空。


然而,我們又是那麼容易被滿足,哪怕別人一點微小的在乎,都可以讓我們感動許久。


隨著長大,我們也終於學會了對真正在乎我們的人報以真心,而不是將自己的愛廉價付出。


其實,誰才是真正在乎我們的人,不用去刻意尋求,通過微信,就能一目瞭然。


誰最在乎你,微信會告訴你


知乎上有個提問:“在微信中你會把誰置頂?”


有人回答:爸爸媽媽,三個好朋友,還有男朋友,他們都是我心中非常重要的人。


誠然,在動輒成百上千的微信好友裡,三五個被我們置頂聊天的人,一定是我們生命裡最重要的人。


他們可能是你時常想要聊天的愛人、是你捨不得怠慢的朋友,還有把彼此視為唯一的家人。


總之,你一定捨不得錯過他們的消息,想要在第一時間回覆他們。


而一個能夠把你微信置頂的人,也一定把你當成他生命裡最重要的存在。


誰最在乎你,微信會告訴你


你的話語,他會及時回覆;你的問候,他會細心收藏;你的叮囑,他也都會耐心聆聽。


哪怕是一句瑣碎的廢話、一個無聊的表情,他都不想錯過,也捨不得讓你等待,只想在第一時間給予回應。


馬薇薇曾說過:

愛情的本質就是解決不安全感,時刻對你的話有所回應,就是最能讓人擁有安全感的行為。


不在乎你的人最高冷,在乎你的人都是話癆。


在乎你的人,才會和你有說不完的話。他不想讓你感到哪怕一點冷落,而是想把所有的安全感都給你。


他想把晨起的第一聲問候送給你,把日常的第一份快樂分享給你,也把對你的深情藏在一字一句、一語一笑裡。


真正在乎你的人,會把你的微信置頂聊天,因為那是他愛你的方式。


而被一個人微信置頂,也會讓人感到心安。讓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願意在你身上傾注所有愛意。


誰最在乎你,微信會告訴你

經常主動給你發消息的人


張彤禾說過: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和別人失去聯繫。


不禁認同。維持一份感情,常常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而和別人走散,就容易多了,只要什麼都不做就可以。


有多少人,曾經親密無間。可是漸漸地,友情被時間沖淡、被距離阻隔。到最後,連發句簡單的問候都感到尷尬。


長時間的沉默,讓友情就像脫離了樹的蘋果一樣,漸漸腐爛。


有人說,真正在乎你的人,不捨得把你從他的生活中剔除。


歲月流逝,越發濃厚的感情,一定是懂得參與彼此的生活。


誰最在乎你,微信會告訴你

想到朋友佳佳,雖然我們曾經三年沒見面。可是,見面時依舊不覺尷尬。


平日裡,我們會在下班路上微信聊天,分享趣事;也會在步入低谷時,互相傾訴;


我們通過微信傳遞對彼此的關心,也會在重要的日子隔空送去祝福。


一個人想要在乎你,無論生活多忙、無論距離多遠,都會主動給你發消息的。


不是他們無聊,而是他們擔心你、在乎你。


一位網友分享父母對她無微不至的愛:

“上學時,她一個人在外地,父母每天晚上都會給她發微信視頻,關心她吃得好不好、過得開不開心;


畢業後,父母知道她要出差,還會提前發微信提醒,告訴她一個人要注意安全。”


原來,瑣碎的隻言片語,最平凡、也最珍貴。


朋友的叮囑裡,飽含著對你的惦念。


父母的嘮叨裡,深藏著對你的牽掛。


只有這些在乎你的人,才會經常主動給你發消息,只因他們的心裡有你。


誰最在乎你,微信會告訴你


你會因為生活中的什麼小事感到開心?


有一位匿名網友回答:如果我發了一條朋友圈,有人點贊,就足以讓我樂呵半天。


成年人的快樂很簡單,有人關注、被人理解,再孤獨、再低落,都能熬過去。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發朋友圈,只是希望在遭受孤獨和挫折時,能夠被憐憫、被鼓勵。


在收穫喜悅和榮譽時,能夠被認可、被欣賞。


而一個真正在乎我們的人,總是能及時地透過朋友圈看到我們的情緒,用評論和點贊慰藉我們。


誰最在乎你,微信會告訴你

一個經常給你點贊評論的人,也一定是時刻關注你的人。


微博上有網友說:

我一開通微信運動,無論我的步數是多是少,老爸總是早早的找到我,給我點贊。


關注我們的人,總會給我們的生活注入感動和暖意。


無論是你的日常動態,還是你的生活感慨,他都會真誠點贊;


無論是你深思熟慮寫下的話語,還是你不經意間分享的圖片,他也都會細心回應。


他們可能是看到你因為工作受挫而鼓勵你的同事、是在你心情低落時給你力量的朋友、還有在你取得榮譽時真心恭喜你的父母親人……


總之,他們關注你的一舉一動,也傳遞著對你的在意。


也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都不喜歡發朋友圈了,因為怕打擾別人、怕引起誤會;


也不敢讓所有人都看到自己的狀態,因為怕被人認為是矯情、是脆弱。


很多時候,我們精心挑選圖片和文字後發出一條朋友圈,又匆匆刪除。


而那些真正在乎你的人,即便看到狀態被秒刪,還是會在第一時間詢問你、關心你。


因為他們能夠看懂你文字背後的情感、讀懂你圖片背後的思緒。


都說,細節,見真情。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願意長期給你點贊和評論的人,都是因為關注、用心和在意。


誰最在乎你,微信會告訴你

事事有迴音的人


小說《郎先生》裡有句話:

有時候如果和喜歡的人發微信,他一直沒有回覆我,我就會刪了那個對話框;


因為總感覺看見了那個對話框,就好像看見了自己的卑微和討好。


沒有得到回應,總會讓人倍感失落。


而經歷多了,也得出一個扎心真相:如果過了一天還沒回你的微信,那就是對方不想回。


成年人的世界,我們都希望自己發出去的消息能夠得到真誠對待。


那些事事有迴音的人,也讓我們感到被認可和被在乎。


哪怕是一個普通的表情,也會讓人感到一份暖意;


哪怕是一句簡單的回覆,也會讓人感到一份尊重;


哪怕是一個直言的拒絕,也會讓人感到一份坦誠。


誰最在乎你,微信會告訴你

羅振宇在一期《奇葩說》中說了這樣一個事情:

“如果你正打著電話,手機沒電了關機,這會讓電話另一端的人很不爽。


電話沒電,是客觀,似乎很無奈。


但如果在打電話之前,先和對方交代一下,就不一樣了。


比如,你和對方說,我的電話快沒電了,可能在通話中會自動關機,我到家還要一個小時,如果我們沒有講完,大概一個小時後,我再打給你。”


最後,他總結說“事事有迴音,禮多人不怪。”


對他人做到事事有迴音,是一種在乎,更是一種禮貌。


生活中,對你的每一個問候和求助,都能夠給予認真回應的人,一定是真正在乎你的人。


工作中,對你的每一個通知和要求,都能夠給予直接回復的人,一定是懂得將心比心的人。


都說,一個靠譜的人,能夠做到事事有迴音。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都是如此。


對於我們來說,事事有迴音,應該從坦誠對待每一條微信開始。


誰最在乎你,微信會告訴你


張嘉佳曾寫過,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可以一直不說話,也可以隨時說話。


對於在乎我們的人來說,不說話,是因為彼此懂得;隨時說話,是因為彼此珍惜。


感謝生命裡那些主動在乎我們的人,他們的出現,才讓我們感受到荒涼中的熱鬧。


隨著長大,才明白:


不回覆你微信的人,只不過是不想去在乎。


不給你點贊評論的人,只不過是不願意消耗時間。


從不主動聯繫你的人,只不過是不想把你請進生命裡。



那些把你微信置頂聊天的人、主動給你發消息的人、經常給你點贊評論的人,還有事事有迴音的人,才是真正在乎我們的人。


往後餘生,珍惜在乎我們的人,也學會在乎我們愛的人。


不自憐、不卑微,把感情交給時間,相信時間會給我們留下最值得的愛情、友情、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