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漂哭了多少人

北漂、漂哭了多少人

今天,送走小金後,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感覺心裡空落落的。。。

他是我來北京認識的第一位朋友

四年前,去國貿參加一場線下活動認識的。記得那天整場活動他都沒怎麼說話,一直安靜的坐在角落裡,彷彿一切都與自己無關一樣。

活動快結束時,他竟主動過來和我搭話,問我有打火機嗎?顯然是想出去抽菸了。我說:有,一起去吧?他微微點點頭,跟我走了出去。

出去之後我問他,你覺得這活動怎麼樣?我看你都沒怎麼說話呢?

他慢悠悠的說:不知道該怎麼說,他們說的這些吧,聽起來挺有道理的,如果我發表意見,可能會和大家吵起來,所以只能聽著囉!比如那誰誰分享的那個運營活動,那是需要極高時機契合度和市場資源的配合,大廠可以,像我這樣的小創業公司,用這種方式根本是沒有實操的可能。如果我開口的話,他們可能會覺得我是給他們找茬吧?!臉上露出一絲苦笑。

我點了點頭,吸了一口煙,慢慢吐出來:也不一定啊,每個人都有提建議的權利呀,即時是錯的,拿出來說說倒也無妨。雖然這個活動上大多是一些做過不錯案例的老鳥,對我們這些菜鳥來說,能學到一些之前沒接觸的東西,讓他們指點一二也不算白來呀,沒必要有牴觸心理的。

可能吧!你是不知道知識詛咒得力量,他們沒有在創業公司待過,他們的活動以及做事風格都是偏向野蠻,有足夠的資源支撐。而我們創業公司是不具備這些優勢。他們可以發起一個活動,有千萬級用戶資源來支撐,加上資源的整合,確實可以實現低成本獲得高回報,而我們不可能是現實。像我們這樣的創業公司,應該需要低成本、高曝光,更多的需要用戶的認可,要超高達到用戶的心理預期,這樣才能形成引爆點。重在拉新而不是促活。他將菸頭扔進菸灰缸裡,又點上一根。

接著又聊了一會,主要是關於運營方面的一些知識,以及最新的一些活動案例的分析。我們的想法在很多地方都是不謀而合,因為我和他一樣都在經營一家創業公司。而且業務結構還有點相似。只是針對的用戶群不一樣而已。

聊完,我們互換了聯繫方式。我也沒回到活動場,而是打了輛車各自回家了。

之後我們便經常一起聊天,有什麼新點子也會和我交流,我有新的想法也會和他交流。經過多次的碰撞,每次彼此遇到的問題的,我們總能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

漸漸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前兩天他給我打電話,說他要離開了,出來聚聚吧。我們約在一家小酒館(也是我們之前經常來的一家酒館),我問他,怎麼突然就要離開了?

他深吸一口氣說:累了,想歇歇了。今年是我在北京的第五年了,這五年我確實成長了不少,也懂事了不少。可是我獲得了什麼呢?這五年來,沒有房子、也沒有車子、女朋友也分了。你知道嗎?這五年來我不是沒心動過,可是我不敢,我怕遇到之前的情況,說我什麼都給不了她,然後轉身投入別人的懷抱。一直想等我掙錢了,再考慮,可我考慮了這麼多年,項目也沒什麼進展,錢也都壓進去了,真是有點受不了。你知道嗎?每年過年我都不敢回家,看著衣著光鮮,其實活的不如狗啊。我之所以堅持這麼多年,是因為我還有夢想,想把自己的事業做成,可是現在沒機會了,已經有一家公司做了和我們公司一模一樣的產品,而且還拿到了大機構的融資,這不是我能夠抗衡的。我苦苦堅持這麼多年的事業,被人拿錢直接砸進了深淵。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他,我何嘗不是如此呢。一直苦苦支撐著自己的事業,卻一直是毫無進展,始終是入不敷出;卻一直堅持著。

我順手遞給他一根菸:不說了,我都明白,或許你回去才是最正確的選擇,有時間咱們成都再聚。

他點上煙,深深吸了一口。說:有時間一定要來成都找我

我點了點頭。

把他送上高鐵後,我在回來的路上想了很多

四年了,我在北京漂了四年了,一直在掙扎著,這是我送走的第四個朋友了。我是不是也該離開了?!

一直在想為什麼每年都有那麼一大批人毅然決然的擠進北京這座並不溫情或者說有點殘忍城市。在一次戶外活動中我找到了答案。北京這座城市從未對人好過,也從未對誰差過。之所以來這裡是因為我們還有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