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大隊長擬破格提拔遭實名舉報,迴應:已被免職、立案審查調查

近日,一篇題為《黑龍江省望奎縣公安局副局長實名舉報治安大隊長劉某國》的帖子在網絡中流傳。該舉報人稱,自己作為望奎縣公安局副局長,實名舉報治安大隊大隊長劉某國,對其在疫情期間擬破格提拔提出質疑,並舉報劉某國存在翫忽職守等問題。11日,望奎縣政府官網通報稱,望奎縣紀委監委決定對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原大隊長劉彥國涉嫌違紀違法問題進行立案審查調查。望奎縣公安局黨委決定,免去劉彥國治安大隊大隊長職務。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網傳舉報文章系望奎縣公安局副局長趙某所寫,其實名舉報該局治安大隊大隊長劉彥國。舉報文章稱,劉不服從黨委和主管領導的工作領導,甚至是望奎縣縣公安局局長張某和副局長趙某共同當面交辦的工作拒不執行,正常工作不向主管領導彙報,特別是防控疫情的工作從2020年1月末開始,從沒有到趙某辦公室彙報研究過。


文中稱,3月4日,望奎縣組織部門到縣公安局考察干部,說要破格提拔劉為局黨委委員。趙某表示:“我作為主管領導,想知道劉彥國在疫情防控期間究竟做了哪些工作?”


此外,舉報帖中還提到劉彥國存在翫忽職守等問題。


3月10日,望奎縣政府官網通報稱,3月10日,望奎縣公安局召開黨委會議,針對治安大隊大隊長劉彥國同志被實名舉報,縣紀委監委已介入調查一事,決定暫時停止劉彥國同志工作,配合組織調查。


3月11日,望奎縣政府官網再次通報稱,經望奎縣委批准,望奎縣紀委監委決定對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原大隊長劉彥國涉嫌違紀違法問題進行立案審查調查。望奎縣公安局黨委決定,免去劉彥國治安大隊大隊長職務。


相關評論

中專學歷當疾控中心主任?

“火線提拔”更應經得起檢視


嚴格“火線提拔”的標準與程序,對相關幹部也是一種保護。培養幹部不是“一錘子買賣”,如果某一次提拔不合規範,對其以後的發展都是隱患。嚴格按程序辦事,用實績說話,注意群眾風評,把公示工作得更規範、詳細,讓人心服口服,才能給以後的成長成才打好基礎。


最近,兩則“火線提拔”新聞引發爭議:

一是黑龍江綏化市望奎公安局治安大隊長在疫情期間擬被破格提拔,卻受到多位幹警和局領導質疑,稱其不僅從未彙報疫情工作,還涉嫌權力尋租、徇私枉法;二是安徽亳州市擬破格提拔一名中專學歷的工作人員擔任區疾控中心主任,但公示原因只有一句“因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優秀,屬學歷破格提拔”。


就前者而言,擬提拔公示期間遭遇實名舉報,無論是否牽涉個人恩怨,都要依規徹查,及時回應,不能讓“帶病提拔”汙染“火線”;就後者而言,“學歷破格”畢竟屬於“特事特辦”,如果確有突出貢獻,不妨詳細說說提拔依據,一句語焉不詳的“表現優秀”,確實難以服眾。


治安大隊長擬破格提拔遭實名舉報,回應:已被免職、立案審查調查

網帖《黑龍江省望奎縣公安局副局長實名舉報治安大隊長劉某國》中,對治安大隊長破格提拔提出質疑。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各級黨組織要在鬥爭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對錶現突出的幹部要大力褒獎、大膽使用。近期多地已出臺“火線提拔”的文件。但是,有為才能有位,“火線提拔”應比一般提拔更經得起民意檢視。


“火線提拔”並非小事,它既是對奉獻者的肯定,更事關選賢任能的導向。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需要勇於擔當、積極作為、關鍵時刻頂得上的一線幹部。讓“有為”者“有位”,讓那些衝鋒陷陣、有工作實績、受群眾認可的奉獻者被重用,有助於激活幹部隊伍的活力。


治安大隊長擬破格提拔遭實名舉報,回應:已被免職、立案審查調查


嚴格“火線提拔”的標準與程序,對相關幹部也是一種保護。培養幹部不是“一錘子買賣”,如果某一次提拔不合規範,對其以後的發展都是隱患。嚴格按程序辦事,用實績說話,注意群眾風評,把公示工作做得更規範、詳細,讓人心服口服,才能給以後的成長成才打好基礎。


同樣是“火線提拔”,武漢市最近提拔一批抗疫表現突出的幹部,就深得人心。以擬晉升二級巡視員的武漢市衛健委原副主任劉慶香為例,曾有謠言稱她擅離職守去上海女兒家躲避疫情,但有關部門不僅及時闢謠,還在提拔公示中明確列舉了她在抗疫中的突出貢獻,比如組建200人監督執法隊伍下沉到醫院摸需求、連夜為3個方艙醫院配備設備和藥品、在崗位上持續奮戰50多天、平均每天休息不足4小時……


治安大隊長擬破格提拔遭實名舉報,回應:已被免職、立案審查調查


治安大隊長擬破格提拔遭實名舉報,回應:已被免職、立案審查調查


疫情是一面鏡子,“火線提拔”也應該在鏡中接受無死角的監督,經得起程序和民意的嚴格檢視。確保該走的程序一項不落,深入考察擬提拔人選的表現,瞭解他們在群眾中的口碑,才能維護選人用人工作的嚴肅性,也才能防範渾水摸魚者借“疫”謀私,避免“帶病提拔”。


同時,把“火線提拔”的關口卡得嚴一些,也有助於避免部分地區出現跟風表彰、應景表彰甚至“大鍋飯式”表彰現象。如果“火線提拔”在個別地區變成“搭便車”提拔的溫床,顯然也與中央精神背道而馳。


來源:中國青年網、新華每日電訊(xhmrdxwx)評論員劉晶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