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最後一公里"!"私人定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推進,不少企業面臨著復工生產、職工返崗上班、疫情防控等現實情況。實現經濟社會平穩有序發展,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近期,武漢市武昌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迅速行動、定製服務,助力多家防疫抗疫保供的重點企業解決復工復產"最後一公里"的瓶頸問題。

"喂!你好,請問是武昌區科經局嗎,我們有困難想請你們幫忙!"2月1日,武昌區科經局值班人員接到了企業的電話,武漢中漢達紅外設備有限公司復工遇到了困難。 疫情發生以來,紅外測溫儀廣泛應用於全國各大火車站、機場、商場、大型企業進出口,"中漢達"作為高德紅外公司紅外測溫儀的配套廠商,卻遲遲沒有投入生產。

2月2日一早,科經局立即成立專班,對中漢達自動化設備公司復工復產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梳理。復工難問題主要為:企業工作人員分佈在省內各地(市州),員工回漢復工手續複雜。 針對企業提出的主要難點,武昌區科經局第一時間向區防疫指揮部報告,並請求配合協調共同解決問題:首先,協調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對企業工作人員所在縣鄉鎮直接電話或者開具工作聯繫函,幫助企業召回相關配套的核心人員,確保企業在規定時間儘早復工復產;其次,請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防護物資、洗消物資、醫療服務保障等,並在企業交通、員工返程、防護、食宿、就醫等方面提供便利和支持,保障有關人員按時到崗後安全生產。

當日下午,武昌區科經局工作人員與指揮部工作人員一起,給還在外地的中漢達員工本人、社區、以及當地指揮部依次致電,做員工返漢的勸解和說明工作,協調當地的通行證等手續。

2月3日,中漢達員工陸續返漢。次日,武昌區科經局工作人員又帶著防護用品、消殺物資等專程趕赴企業,督促企業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安全生產。 復工以後,中漢達全力保障高德紅外公司紅外測溫儀的生產,盡公司最大能力完成了IR236及G120系列紅外測溫儀項目,日產量達1500pcs,累計送貨達230000pcs。

據瞭解,今年春節期間,武昌區科經局成立了"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復工應急小組",協調保供和抗擊疫情重點企業復工復產。 1月25日,皇家動力(武漢)有限公司接到為火神山、雷神山等疫情治療專項醫院的工程建設提供通風淨化設備的緊急需求。為保證企業員工快速順利返崗和物資配送,武昌區科經局向多地區發緊急聯絡函40餘份,幫助銜接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區政府,協調配件供應商數十家企業,最終及時為其落實相關生產配件。

復工後,皇家動力先後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鄂州等地醫院完成了定製化設備生產並準時交付,提供了千餘臺套專用通風淨化設備,併為武昌區隔離酒店提供空氣消毒設備。 中昌植物油是湖北省糧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國有控股的食用油生產企業,主要負責武漢市及周邊城區的食用油供應。 要做好民生保障,這樣的保供企業停不得!武昌區科經局在2月18日至2月22日期間,多次為公司協調辦理油罐車通行證,讓從外省轉運的非轉脫蠟菜油能及時運回武漢,幫助其獲得復工批示。

據瞭解,疫情期間,皇家動力、天鴻市政、珞珈創谷、開特電子等一批企業先後向一線醫護人員、醫療機構捐贈了空氣淨化設備、口罩、護目鏡、防護服、電腦、打印機等一大批物資。武昌區科經局始終按照武漢市委、市政府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做好疫情期間保供、抗疫重點開工企業復產復工的總體要求,面對企業"多樣需求",採取多角色思維,快速響應。

截至目前,武昌區科經局協調辦理的保供企業車輛中心城區以及物流通行證120多張,協助武昌轄區內開特電子電器、楚能電力、中漢達自動化設備公司、皇家動力、中昌植物油、江南燃氣、武漢誠源電氣工程等近20家防疫抗疫保供的重點企業獲取更多政策助力,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保障武昌區企業及時有序復工復產。

(湖北之聲記者 周夢,通訊員 周悅)


解決


解決


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