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讲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好的文艺作品能振奋人心,这话不假

孔子曾讲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好的文艺作品是能够发挥振奋人心的作用的,斛律金哀唱《敕勒歌》的故事,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孔子曾讲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好的文艺作品能振奋人心,这话不假

公元534年,动荡的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陕西、河南等地,成为东魏的高欢和西魏的宇文泰两大势力争夺的战场。

537年,宇文泰率大将李弼等,统数十万精兵,攻打东魏,高欢以20万兵力迎敌,大战于沙苑。这一仗,高欢大败,几乎全军覆没。为了报仇雪耻,到了546年的秋天,高欢重振旗鼓,率30万兵将攻打西魏。当他进攻西魏的重镇玉璧(今山西省稷山县西南)时,却遇到了西魏的名将韦孝宽的顽强抵御。

孔子曾讲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好的文艺作品能振奋人心,这话不假

韦孝宽能攻善守,足智多谋。高欢屡攻不克,乃采取断水源、烧城楼、凿地道、起土山等战术。但攻城两个多月,办法用尽,始终没有攻下来,反倒死伤七万余众。高欢被搞得精疲力竭,气得生了一场大病。

到了这年冬天,不得不下令撤兵,在高欢撤兵回师途中,诡计多端的韦孝宽,又暗中遺人到高欢军中散播谣言,说高欢撤兵是由于他身遭毒箭,命在旦夕。这谣言使本来就丧失斗志的各营将士更加惶恐不安。军心涣散,开小差的人越来越多。要想整顿军纪,必须首先辟谣。

孔子曾讲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好的文艺作品能振奋人心,这话不假

一天,高欢又召集各营将官在大营商议军务。他原想把前几次讲过的鼓励大家的话再说一遍,但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因为他自己也感到老调重弹实是无味。正在他感到非常为难的时候,猛然看见身边一位白发银须的老将军侧身相向,似乎要对他说什么。他定神一看,原来是随他转战沙场屡立战功的斛律金。

孔子曾讲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好的文艺作品能振奋人心,这话不假

他连忙把斛律金拉住,低声说:“老将军,我正有事求教!”

斛律金说:“大帅请讲”。高欢悲伤地说“我自领兵征战以来,从未遭遇过这样的困境,如今军心不振,毫无斗志,老将军有何良策教我?”

斛律金说:“军心郁闷,乃是我军屡战屡败所造成的,事到如今,光靠说大话是没有用的。”

高欢问道:“那怎么办呢?”斛律金说“让我们先来唱支歌,排遣排遣胸中的郁闷吧!”说完,他便独自爽朗地唱了起来。

孔子曾讲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好的文艺作品能振奋人心,这话不假

斛律金唱的是一只将士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鲜卑族民歌《敕勒歌》。讲到这大家都不会陌生,没错这首歌就是教科书中的一首诗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茏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他那苍劲高昂的歌声随风飘荡,人们的心弦被拨动了。特别是对于许多来自北方草原的将士们,歌声仿佛把他们带回到如图画一般美丽的大草原,带回到那牛羊遍野、天高云淡的故乡;歌声也使他们不禁回想起当年从军入伍离家别里的情景,回想起多年转战草原,多次战胜敌人的难忘岁月。

孔子曾讲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好的文艺作品能振奋人心,这话不假

斛律金连唱三遍以后,眼含泪花的将士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高唱了起来。雄壮的歌声涤荡着心中的邮闷,萎靡不振的神色,渐渐地从将士们脸上消失。就连高欢,也渐渐地感到身体轻爽舒畅,歌声鼓舞了士气。高欢的队伍也因此没有瓦解,顺利返回了洛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