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時就知道,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前些日子與好友小聚,得知她的二女兒已經拿到英國最頂級大學的offer,正在等美國那邊的消息。


不久後又收到孩子被美國頂級大學錄取的消息,雖然絲毫不意外,但依然超級為她開心。


她既不居功,也不張揚,低調得仿若一切都沒發生,淡然地繼續陪著小女兒每天幾小時地專注練琴。


想來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她的女兒連去英國面試都是獨自一人揹包跑去,完全不需要陪伴了。一個家庭,父母給孩子怎樣的榜樣與尊重,培養孩子怎樣的獨立與個性,是深深浸潤在日常行動中的。


不由得想起當年寫的一篇文字,其中有她二女兒的筆記。那時其實就知道,這位“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有機會如果徵得好友同意,特別想寫一篇關於她二女兒的傳奇故事。不過在這之前,先讓咱們互相鼓勵著,努力做一個更好的家長吧。


以下文字,寫於2017年1月,略有修改。


前天好友給我看她父親大學時的筆記,把我驚得夠嗆。


我那時就知道,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這不單單是字體美觀的問題,卷面的乾淨,結構的安排,以及從頭至尾透出的認真勁,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我那時就知道,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這是55年前的大學筆記,全部是好友的父親課堂當場記錄,而非後期整理。


好友說,父親是一個山溝溝裡走出來的農家孩子,高考因為到北京的路費太貴放棄清華的報考,考入同濟大學橋樑系,勤勤勉勉地學習。當年實在太窮,字都要寫得小一些來提高紙張的利用率。


我那時就知道,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據說她父親每週都畫的工程圖紙,悉數被老師收取用作學校間的交流用,可惜一張都未保留下來,若有保留,定也是字跡工整端正,製圖嚴謹清晰如印刷品。


我那時就知道,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說這番話時,好友的自豪透著屏幕我都感受到了。而我的第一反應是,這長久以來,好友身上的那股嚴謹、認真、執著勁兒,我總算找到源頭了。

當初與她相識不久,我就發現她做事格外有板有眼,極有規制又特別守原則。但凡她承諾的事,一定會高質量完成,從不食言。若是不能達到她認定的標準,寧可得罪人推掉也不肯敷衍。


我們第一次去美國旅行回來不久,她也去了一趟,幾個朋友聚在一起聊天時,她說美國行感覺特別好,我隨口說,以後咱們幾個好朋友結伴帶孩子去美國讀書吧。

這原本就是朋友間的寒暄,或許以後有機會實現,也或許永不實現,沒有人會當真.身邊幾個朋友當即都附和說好啊,然後就聊別的去了,只有她,憋了一會,愁眉苦臉地跟我說:小白,我猶豫了半天,但還是要跟你講清楚,雖然我很想跟你們結伴去美國,但我想可能近一年內我去不了,因為老公工作安排,我還有。。。等等事情要做完。


我愣了半天沒接上話,從那以後,我就認定,這個朋友是我需要非常謹慎、鄭重對待,不可以信口許諾或亂開玩笑的。

今早我微信她說,這筆記讓我感觸頗深,是不是可以寫文章用? 很快她電話打過來,說專門徵求了父親的意見,哪部分可以用,哪部分不行,名字要隱藏,還要在文章裡說明這是55年前的筆記,等等。一條一條,清晰又嚴謹。

好友反覆說,從父親身上學到很多,最感慨的就是做人要認真,態度決定一切。我心裡想,你還不夠認真麼?在你身上我已然看到你父親最棒的傳承呢!

韓先生看了這筆記只說了一句話,有這樣的父親,做子女的不優秀自己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我那時就知道,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無獨有偶,下面的筆記,是我另一個好友的女兒做的。這個女孩子在國際學校讀11年級,相當於咱們教學體系中的高一。


我那時就知道,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條理如此清晰,字跡這麼清秀,頁面設計這麼美觀,生生把英文寫出蠅頭小楷的感覺,真的是讓我開了眼界。


我那時就知道,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雖然這筆記讓我頗覺驚豔,但看看是誰的女兒,也就一點不奇怪了。


我那時就知道,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好友夫婦就是那種治學嚴謹,做事又很認真,一絲不苟的人。他們在各自工作領域都極為出色,不但事業有成,家庭也經營得很好。最重要的是,他們夫婦特別低調,相處時總是讓人很舒服,因此家裡孩子們也都給人端莊大氣的感覺,教養非常好。

他們對孩子的事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很有分寸。該孩子自己做的事情,絕不包辦,但該幫襯孩子一把的,也絕不推脫。


前不久我們帶孩子去參加同一場演出,好友利用等待時間在外面的長凳上,一點一點地幫小女兒整理鋼琴課筆記,哪裡該怎麼處理,有什麼注意事項,記錄之細,之周到,看得我咋舌。


當時我也發出了跟韓先生相似的感嘆,有這樣的父母,我想不出孩子有不優秀的理由。


我那時就知道,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然而,第一個好友的父親並沒有教給她如何做筆記,也並沒有反反覆覆唸叨做事要認真,讀書要勤奮。實際上,她說看過父親的筆記,再看自己的,頗有自慚形穢的感覺。


不過在我們外人看來,好友早已傳承了父親的認真嚴謹,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未必表現在具象的一份筆記上。

然而,第二個好友說平時其實是從不管女兒學習的,更不會干涉做筆記,甚至還覺得她寫這麼小的字,磨蹭浪費時間,寫得也不是我們當年唸書時流行的斜體或者花體,因此並沒覺得好。


我誇好友的女兒筆記漂亮,女孩看了看那幾頁說真算不得好,接著給我看了後面這幾頁她認為還過得去的,並說網上很多人專門曬筆記,都比她寫得好。說這話時頗有她父母的謙遜與淡然。


這個女孩去年在學期初說那學期準備試試當學霸,於是學期末就全部科目都是A,之後又說厭倦了學霸,開始思考人生的真正意義,所以去找機會做義工。

好友跟我們抱怨時,說不知道孩子怎麼這麼折騰。我卻儼然看見一個跟好友夫婦一樣,勤于思考人生,不斷尋求提升的活力少女,與只顧埋頭苦學而不思考的同齡孩子相比,耀眼得奪目。

我們常說言傳身教,可在這些朋友以及他們的家庭身上,我看到的更多是默默的,甚至無意識的身教,言傳或許也會有,但絕對不是主流。


我那時就知道,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幾周前機緣巧合,跟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一起吃了頓飯。席間一個不太熟悉的人,大談中國社會現階段階級固化和跨階層之難,他說“寒門出貴子”這種事,在當今社會不能說絕對沒有吧,也實在是幾乎要絕跡了,所以他一直多快好省地經營,有了不錯的資本積累,覺得為孩子提供一個出人頭地必備的物質條件。


這論調聽上去有點彆扭,但也找不到反駁他的地方。不過後來他說孩子特別不愛看書,讓他特別苦惱;他又說不久前剛搬了更大的房子,搬家時把孩子用過的舊書都扔了,家裡只有正用著的課本和老師列的必備讀物,幾乎沒什麼多餘的書。他們兩口子都不愛看書,但為了影響孩子,有時拿本書做做樣子,其實一年也讀不完一本。


聽到這裡,人人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我那時就知道,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註定不平凡


看看大談“跨階層論“的這位,覺得好友們,好友的父親,好友的女兒真好!好羨慕他們的投入、執著與沉浸其中的那份享受。


一時間忽然有一股衝動湧上心頭,我問自己,你有沒有踏實而又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有沒有盡每一分力,認真地去做每件事情?不秉持著給孩子樹榜樣的功利心,不為了讓孩子效仿而刻意為之,只是發自內心地,去做能力所及的最棒的自己?


人若真能找到那樣的自己,大概內心會更趨於平和與幸福,相信孩子也會感受到。那種堅韌與向上是滲入骨血的,沒辦法言傳,卻會讓孩子於悄無聲息間成為受益者,並將之一代代傳承。


那樣的父母,即便清貧平凡,即便默默無聞,他們的孩子也註定不凡,註定不受世俗眼光的禁錮。孩子們會帶著一身錚錚傲骨,心無旁騖、無所畏懼地投身於自己心中所想所願,只因他們如同父母一般專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