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舉報的事——我不贊成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說說舉報的事——我不贊成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前幾日看到熱搜“肖戰”事件,花了很多時間“補課”,才終於大概瞭解來龍去脈,我彷彿跟他們進入了“平行世界”,我的世界只有做飯、網課、交作業小程序、打印資料、家務、寫文章,什麼“AO3”、“飯圈”“TR文”,以前一無所知,我發現我真是OUT了。

不想說誰對誰錯,只想說說關於舉報的事。


說說舉報的事——我不贊成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有人評論,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就已經生活在舉報與被舉報之間了,有的孩子是老師的“小助手”,他會注意同學的一舉一動,每天寫下幾個名字,交給老師。

兒子小時候常常是被寫名字的那一個,轉頭講話啦、作業不認真啦、亂扔垃圾等等,他每每很生氣很惱怒,說我知道是誰幹的,等我值日那一天,哼哼。

可是我總跟他說,不管別人怎麼對你,輪到你值日那天,能不寫儘量不寫,實在課堂秩序不好,你口頭警告就行了,尤其不要寫你認為寫你的那個人。

那別人都這樣做,我為什麼不能做。

不要管別人怎麼想怎麼做,我只管做好我自己的事,堅持自己的底線和原則,我想的做的,不一定要讓天下人皆知,自己心裡清楚就好。

那時候我要求兒子這樣,他總是憤憤不平,為什麼?

一個人,不能把舉報別人當作報復的手段,當報復成為習慣,他的價值觀會扭曲,他的心會越來越小。

說說舉報的事——我不贊成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指得道的人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水看似柔弱,放進杯子裡,它是圓的,放到框子裡,它是方的。水至善至柔,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且又容納萬物。它滋養萬物,使萬物得益,卻從不與萬物發生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那些從小舉報或被舉報的人,他們就容不得別人的“異”,他愛一個人,恨不得世間所有人都愛;他愛一件事,恨不得世間所有人都來做,但是哪有如此好事呢。於是,我開始容不下你的“異”,我就舉報你,消滅你。

他們有沒有想過,假如世間大同,都與你一模一樣,那這個世間還有什麼意思呢。

更弔詭的是,舉報居然成功了。這不就如小學幼兒園時老師的讚許一樣嗎,每一次成功就是在縱容、支持舉報這個行為。


說說舉報的事——我不贊成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不由想起汪涵曾經在節目中的一段話:

“我雖然不同意你的一些觀點,但是我誓死地捍衛您說話的權利。所以剛才我由話筒聽到那一段的時候,我並沒有試圖打斷您要說的話,雖然我可以這麼做。”

我雖然不贊成你的想法做法,但是你有說話的權利。真正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也可以算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吧。

這個社會是多元的,我可以不接受不贊成你的意願、寫的文章,我不模仿不受影響,但是你有你做的權利。本來人就是各有各的個性,不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沒有哪兩個人會一模一樣,那為什麼又容不下與你不同的那類人呢?


說說舉報的事——我不贊成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當然也許又有一些人會跳出來說,你不說,這個社會被改變,雪崩時,最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當然,在大是大非面前,比如危及生命、安全、社會公共基本秩序等等這些最底層最原則,比如面對這次疫情,對於那些大發國難財、貪贓枉法、唯恐天下不亂、造謠詐騙的人,當然需要我們作出判斷,作出選擇、堅決打擊、反對。

但是有些東西,比如興趣愛好、比如愛豆粉絲、比如喜好選擇,比如非黑即白的兩派觀點,每個人有自己的判斷、信念,即使別人與己不同,也要學會接受、包容,你是你,我是我。

但願以後,舉報,不再會成為主流;舉報,也不那麼輕易能成功,那才是好的正確的導向,不要再出現太多和稀泥式的決定和處罰。


說說舉報的事——我不贊成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