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如果把陪孩子寫作業當成一項考試,你及格了嗎?

不知從何開始,忙碌的家長們又增加了一項新的工作:陪孩子寫作業。

我們暫且不去討論有沒有必要一定要陪孩子寫作業,我們只說說在陪孩子寫作業這項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你及格了嗎?

據我所知,現在小學生家長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在陪孩子寫作業。而且一些熱血家長不但陪孩子寫,還會親自上陣幫助寫,幫助算,幫助畫,甚至重新操練起課本,開始苦口婆心、循循善誘、聲嘶力竭地,開啟了自己的課後輔導課程。

不看頭條,不刷抖音,家長們還默默地獨自一人在苦海里漂浮沉淪苦苦掙扎,忽然某一日看到網絡中生活裡原版的自己,他們彷彿一下子被觸到了痛點,頓時抱頭痛呼、淚眼汪汪。

每天在辦公室裡、廠房裡機器的轟鳴聲中、驕陽下街邊的垃圾桶旁以及任何一個洗手間裡,你都不難發現那些陪讀的家長們在大吐特吐苦水。那種共鳴,真的不分身份、地位、職業、民族......

我是教中學的,早就發現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家長們一直在幾年如一日地辛苦地陪讀。不過他們大多數不會講解中學多門學科的知識了,他們是純陪。

從日落西山一直陪到晨雞初曉,從週一到週五晚上,從週六早晨的第一個輔導班開始,到週日晚上的最後一個輔導班結束。

家長們真是辛苦,從身到心,完全地投入到娃們的學習中,他們睡眠不足,神經兮兮,察言觀色,忽喜忽憂,過早地婆婆媽媽,過早地冒出纖纖白髮,甚至放棄工作,失去家庭。但這算得了什麼,只要他們望一望陪讀戰壕裡的千軍萬馬,他們會立即放下自己的千般難萬般苦,勇敢地衝鋒向前,不甘落後……

家長們的付出,真的不次於一個苦讀多年的學子,我常常感嘆我的學生家長: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學習,你完全可以讀到更好的大學!

那麼家長們如此這般努力,就一定是個優秀的家長嗎?在這辛苦的陪讀路上,這些爸爸媽媽們就一定是一個高分獲得者嗎?

其實,我卻覺得大多家長未必及格。

孩子是需要陪伴,但不需要看管。

有些家長看似在陪伴孩子,其實是一種看管。他們從孩子一進家門就要求孩子拿出書本抓緊寫作業。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他們會按自己的思維提出各種要求,什麼先寫主科後寫小科,什麼先背單詞後預習課文......孩子偶爾抬頭沉思片刻,她都會馬上提醒:快寫快寫。把孩子主動性完全扼殺掉了。

這樣的家長陪得合格嗎?我看未必。尤其是對於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這樣的陪還不如不陪啊。

我一個學生曾經跟我說,她媽媽就是那樣學習沒考上大學的,但現在還要求孩子也必須像她那樣做。

陪伴孩子是在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而不是隻盯著孩子的作業。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把作業寫完就萬事大吉了。其實,陪孩子寫作業,是在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可如此陪法,卻形成了很多不良習慣。比如只注重快,從而忽略了孩子做題的準確度、思考的縝密性,更不利於孩子課堂聽課的反思,甚至不少孩子寫字潦草不工整,一直到長大都改不過來。

孩子學習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間,獨立思考的時間一定要留給孩子啊,那麼你做到了嗎?

孩子寫作業時需要的是幫助。

孩子作業中有不會的,說明他在學校沒有學好。其實孩子沒學好,不一定是他在學校沒學習。我們知道班級是集體授課制,學生比較多,老師教學是面向大多數,無法做到只針對某個孩子。學生也是有個性差異的,有的孩子接受新知識比較慢,所以不會也是正常的。

那麼孩子有了不會的,你最應該做的不是幫助他嗎?請問你是怎樣幫助他的?在這方面你是一個合格的家長嗎?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他需要的是信心,那麼在陪讀的過程中你是對他嘮叨、批評、嘲諷、否定、吼叫、打罵了,還是對他給予了耐心、幫助、鼓勵和讚揚了呢?你不會是那個狠狠地打擊他,使他信心喪失、興趣全無的那個吧?!

如果以上幾方面都沒做好,那麼辛苦的家長你的陪讀又有何意義呢?在這樣的一場人生的賽場中你又能得多少分呢?

其實,好多學生是不需要陪讀的。那些自律的、有學習能力的、擁有良好學習習慣和動力的孩子,他們自己完全可以把學習搞好。

還有一些孩子本來可以學得很好,被你的錯誤陪讀扼殺了,你接下來的陪讀豈不是越來越累,還不會有效果啊!

親愛的家長,請重新審視一下你的陪讀,科學的陪讀可以助孩子一臂之力,無效甚至起反作用的陪讀還是儘快停止吧!孩子需要一個自主自律的成長空間,他也許成不了醫生、科學家,但他一定要成為一個自尊、自愛、自信、自強、自立的人!

陪讀路上的故事太多太多,每每看到家長們打來的電話,我就知道:又有一個家長挺不住了要來向我傾訴。而我能說的也只有這些。


親愛的家長,如果把陪孩子寫作業當成一項考試,你及格了嗎?


親愛的家長,如果把陪孩子寫作業當成一項考試,你及格了嗎?


親愛的家長,如果把陪孩子寫作業當成一項考試,你及格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