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姿态要低,骨头要硬,存心要善


​曾国藩:姿态要低,骨头要硬,存心要善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骨头要硬


曾国藩统率湘军每到一处便修墙挖壕、安营扎寨,可谓步步为营,将进攻任务变成防守任务,一点点地蚕食着太平天国控制的区域。


这就是结硬寨、打硬仗,绝不给敌人喘息、反扑的机会。


曾国藩修身也像打仗一样。


他曾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此生一定要做圣贤。


道光年间曾国藩在写给诸弟的信中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曾国藩一辈子以铁打的精神坚持进德修业。


31岁那年,曾国藩给自己定下了日课十二条:


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这12条看似简单的生活习惯要求,对他而言,却像铁规军纪一样严格遵守,从29岁,一直坚持到老。


由此可见,曾国藩其人的意志力是多么顽强。


虽然时过境迁,但时至今日再回首曾国藩一生的成就,就不难发现几乎全部得益于这12条铁律。


生活中,多的是嘴硬骨头软的人,真正修身硬、骨头硬、意志坚定的人,并不多见。


​曾国藩:姿态要低,骨头要硬,存心要善


​曾国藩:姿态要低,骨头要硬,存心要善

姿态要低


做人姿态要低。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太过高调只会授人以柄,自遗其咎。


早年的曾国藩锋芒毕露,他在给弟弟们的家书中夸耀自己的诗歌,认为可以与韩愈、苏轼这样的大家相提并论。


他也曾因小事与人吵闹不休。


有一次与同乡、刑部主事郑小珊因一言不合,便恶言相向。


“肆口谩骂,忿戾不顾,几于忘身及亲。”


还有一次与同乡金藻因小故口角,“大发忿不可遏......虽经友人理谕,犹复肆口谩骂,比时绝无忌惮。”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曾国藩也慢慢领悟到了低调的道理。


他总是把胜利的主因归结为皇帝的领导,把战功让给一些八旗子弟、胡林翼等湘军大佬。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


我常常看到那些喜欢夸耀自己的人,因为猎取名誉而受到别人的嘲笑;


我常常看到那些奉承别人的人,因为取悦领导而受到别人的鄙视。


曾国藩说: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


在曾国藩看来,过于高调的人,都是骄傲自满的人,会折损人的德行、福气,是做人大忌。


​曾国藩:姿态要低,骨头要硬,存心要善


​曾国藩:姿态要低,骨头要硬,存心要善

存心要善


曾国藩说:“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


一件事是善的就去做,不是善的就远离。


然而真正的善是发自内心,是顺遂心意。


如果只是拿来炫耀,那么这种“善”付诸行动,反而会适得其反。


曾国藩写过一幅对联: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做善事最快乐,因为不求别人知道;做恶事最痛苦,因为十分害怕别人知道。


现在很多人,做了一星半点好事,就要到处宣扬,只怕别人不知道。


这种“善”是功利性的,不是真正的善。


真正的善良,是不求人知的。


行善可以带来心境的快乐,行善能生发人内心的阳气。


​曾国藩:姿态要低,骨头要硬,存心要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