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不知道語文能考142分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你知不知道語文能考142分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前兩天在【2020每天聰明一點點】群裡,朋友仁武發了一張圖片,同時提出一個問題:你能從中讀出幾層意思?故事如下:


你知不知道語文能考142分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這個問題在群裡前後飛了兩天,群裡有朋友看到這麼專業的討論,直接懷疑自己是不是進錯了群。

這兩天,群主小胖老師一直在說,這是個極好的問題,鼓勵大家冒泡參與討論,並不只因為這是一個高考語文142分的人設計出來的問題,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像一塊試金石,能揭露出很多現存的尷尬,比如:

有人一看見是文言文,就直接吐血三升,繞路而走,從不想源頭經典中的智慧有多恢弘。

有人一看見是文言文,三秒之後就直接百度谷歌,開始做搬運工,大開中門,讓各路大V在自己腦海隨意跑馬圈地。

還有人一看題目在問幾層意思, 這是開放題啊,於是就直接各種穿越飛仙,胡扯開來。完全沒意識到,胡扯八道離思考很遠,離臆測很近。

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他們並不擁有真正的閱讀理解能力,尚未掌握通過語言走進文本的能力,還沒有把隻字不差的閱讀練成技能。

昨晚,群主小胖老師在群裡代仁武同學,把他的分享稿讀了一遍,這裡有他完整的思維過程,這是個極好的案例,輕易看不到,今天一併分享給你。



你知不知道語文能考142分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最近一段時間,身心俱疲。上班都是迎著悽風苦雨去,下班都是等到燈火闌珊回,中午單位送餐到辦公室,開吃的時候已經是湯冷飯涼,到家後各種電話不斷——真是煩死我也麼哥!

昨天早上,有點空閒,隨手拿起一本小冊子,呂叔湘先生編的《筆記文選讀》,隨便翻到一頁——話說,這種“隨便翻翻”的習慣雖然是魯迅先生提倡的,但如果過於“隨便”,就不大符合劉小胖老師提倡的“法門”了——題曰《故囚報李勉》,文字如下:

或說天下未有兵甲時,常多刺客。李汧公勉為開封尉,鞫獄,獄囚有意氣者,感勉求生,勉縱而逸之。後數歲,勉罷秩,客遊河北,偶見故囚。故囚喜迎歸,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報德?”妻曰:“償縑千匹可乎?”曰:“未也。”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妻曰:“若此,不如殺之。”故囚心動。其僕哀勉,密告之。勉衩衣乘馬而逸。比夜半,行百餘里,至津店。店老父曰:“此多猛獸,何敢夜行?”勉因話言。言未畢,樑上有人瞥下,曰:“我幾誤殺長者!”乃去。未明,攜故囚夫妻二首,以示勉。

看完之後,我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於是我再讀了一遍,這種感覺不但沒有消退,反而更加強烈,我的好奇心跳出來了,於是我又仔細看了一遍。呂先生的這本書,正文之下還設有[註釋]和[討論],這個【討論】有一則提示:這個故事經明人編為“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收入《醒世恆言》,後又採入《今古奇觀》,云云。

我這才對那“異樣”有了一點初步的解釋——原來是似曾相識,《醒世恆言》是“三言”之一,以前翻過,但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看到上面的這則短文,這才“激活”了一些記憶,但都是模稜兩可的,這真是要命。

我的好奇心越發強烈了。我決定重溫一遍這個故事,因為直覺告訴我,像這樣有源頭、有原型、有嚼頭的故事,應該是經典之作,值得細細揣摩。


你知不知道語文能考142分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一直以來,總是有人說,我這篇文章讀不懂,那篇文章讀不懂,到底應該怎麼讀,好像都沒個準,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一篇文章好在哪裡,壞在哪裡,完全是主觀的嗎?有沒有個說法?大學中文系上了四年,反而更不會讀書了。怪哉!這些都是老問題,讓人很糾結,很抓狂,很無語。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的女兒問我:為什麼我要讀《岳陽樓記》?為什麼我要背誦李白杜甫的詩歌?為什麼魯迅的文字那麼拗口我們還要學習?為什麼《紅與黑》那樣讀起來沉悶繁瑣的小說可以成為經典?……我該如何回答!一句話,我該如何判斷一部作品是不是經典,又該如何解讀經典?


你知不知道語文能考142分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這是一個大問題,顯然不是我能回答的。但是,我願意藉助這篇小文章試一試,哪怕只能回答萬分之一。

於是,我拍了這則短文的圖片,但是隱去了【註釋】和【討論】,只留下【白文】,發到了

“每天聰明一點點”群裡,並拋出一個小問題:你從中讀出幾層意思?

本來以為,這種類似語文閱讀的東西,除了語文老師,一般人不會有太大興趣,沒想到,語文老師“爭後恐先”、反應冷淡,倒是其他人群起而回之,大出我的意料之中(此處應當為這個群大大的點贊)。

隨後,我認認真真、逐字逐句看了每一個回覆;同時,還把這個問題發送給了群外的5位語文老師。

看完大家的反應和各種回覆,我心裡有點小複雜(笑)。原因大概這麼幾點:

一、語文的問題,語文老師都不(願、敢、能、屑)回答,豈不怪哉!

二、大家的回覆,說好聽一點,是風景各異,令人目不暇接,說得不好聽呢,就是亂紅飛舞、亂花迷眼。自說自話的多,有理有據的少——多少年了,中小學教育養成的習慣,一朝一夕,固態依然,豈不痛哉!

三、但是,所有人都很真誠,他們把自己想到的,思維的過程,真實的呈現出來了,這就非常難得,只要找準了問題,就有解決問題的可能,豈不快哉!

但在這裡,我不想一一評說大家的回答,一者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群裡的朋友們知識、閱歷、職業不同,儘可以各放異彩地講;二者這種評說還是有危險的,容易誤傷,這更不是我所願意做的事。所以,思來想去,我還是隻呈現我自己讀文的過程為好,這樣事實俱在的做法,可能比主觀評判效果更好。


你知不知道語文能考142分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下面,如實具體呈現一下我的思維過程

這是一則古文,首先當然要解決文字障礙。奇怪的是,大家似乎有點羞羞答答,對於這種疏通字詞的事,多數人一概不提,大約以為如果逐字翻譯,是不是太掉價了?於是大夥兒基本上離開了文字,直奔主題,舌燦蓮花,天花亂墜,就是沒有人結合文本作具體分析。所以,我在這裡下點笨功夫,在通讀原文三遍以後,再逐字逐句讀一遍


你知不知道語文能考142分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或說天下未有兵甲時,常多刺客。

或說,有人說。為什麼不指出來是誰說的呢?大概是傳聞,聽來的,所以不確定是誰說的。既然如此,就不要這個不定代詞不是更簡潔了嗎?不行。如果去掉了“或說”,你再讀一遍,那語氣就變得十分的肯定,而有了這個“或說”,就提醒讀者注意,下面這則記載的真實性要打點折扣,不一定是史實——所以,《唐國史補》這部書,後人將其作為介於歷史與小說之間的作品,也是很正常的。

天下未有兵甲時

兵甲,指代戰爭,這部《唐國史補》是唐朝人編撰的,所謂天下自然指的是大唐的天下,所以這句話的語氣,你也可以仔細體會體會,我們大唐還是盛世的時候,還沒有出現亂子的時候——那是什麼時候?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安史之亂是個分水嶺。所以這句話隱含的意思是,安史之亂以前,還是我們大唐盛世的時候,語氣裡似乎有一點驕傲,也有一點留戀,也有一點憂慮(這一點是讀完全文才能體會的)。

但接著來了一句,常多刺客,這個轉折,我們可能有點轉不過來。不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天下太平了嗎,怎麼還經常出現刺客呢?刺客也好,俠客也好,這都是體制外的非法勢力,司馬遷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這種人都當權者的眼中釘肉中刺,按道理是不能多的,現在,在(我)大唐盛世的時候,居然刺客很常見,這裡面隱含了一些重要信息,是什麼,最後讀完全文可以再細細想一想。

或說天下未有兵甲時,常多刺客。

我們再連著讀一遍文章開頭這句話,雖然很短,只是交代一個背景,但容量不小,隱含不少信息。

李汧公勉為開封尉,鞫獄,獄囚有意氣者,感勉求生,勉縱而逸之。

接下來,第一個有名有姓的人物出場了,故事開始了。李汧公勉,這個且不管他,你只要知道這種表達法,姓+封地(官職、郡望、別號……)+名,就是一位名叫李勉的人,為開封尉,擔任開封的縣尉(大概相當於公安局長).

鞫獄,這兩個字單個叫你準確說出意思來,可能還不容易,但可以猜一下,公安局長幹什麼?自然是審理案件。

獄囚有意氣者,故事裡的二號人物出場了,有……者,有一位……的人,關鍵是“意氣”兩個字怎麼理解?平常我們用得多的是“意氣用事”“意氣風發”——放到這裡都與語境不合,那就得藉助語境反推這個詞的意義。

接著讀,感勉求生,(獄囚)感動了李勉請求放(他)一條生路,說明囚犯犯的是死罪。勉縱而逸之,縱,逸,兩個動詞,誰縱?李勉,何謂縱?縱本來就有釋放的意思,但還有更常見的意思:放縱,放任;誰逸?自然是囚犯,何謂逸?自然是逃逸、逃跑,但是,逸也有釋放的意思——所以,這句話就有兩種解釋:

  • 第一種:”縱“和”逸“都做“逃跑”講,此處不過是同義複用,略嫌囉嗦,但意思強調的是李勉(主動)釋放了囚犯;
  • 第二種:”縱“作放任講,”逸“作逃跑講,強調的是李勉精心設計,助其逃跑(越獄)。兩種解釋都通,但那種解釋更好?我想看完全文再做判斷。

現在,我們要把獄囚有意氣者,感勉求生,勉縱而逸之這句話再讀一遍,在上下文語境中倒推出“意氣”的確切義項,因為這不僅僅是涉及一個詞語的解釋,這也正是李勉放走獄囚的原因,所以必須要推出來。

大家想一想,一位公安局長,一名階下囚,一個在上、生殺予奪之權在手,一個在下、危在旦夕命運在天,素昧平生,懸殊太大,如何讓李勉冒了天大的風險,放走一名死囚?如果離開語境,你當然可以想出別的理由,比如犯人行賄,比如犯人掌握了李勉的把柄,比如犯人是李勉的親戚故舊……但是,所有的閱讀,都離不開文本,離不開語言,結論都要從文本中來,否則,你那都是天馬行空的想象,是自說自話——這就必須回到“意氣”二字上來。

既然不是“意氣用事”也不是“意氣風華”,那就還得想,還有什麼?王維有詩:“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這裡的意氣當指的“意氣相投”或志氣相投。

志趣相投,接下來你可以想出一串詞語來: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惺惺相惜,大慰平生……你可能會說,那也不對,這不符合生活真實,真實的生活裡,如果我是李勉,我肯定得掂量掂量,趨利避害,兩害取其輕,人之常情,我肯定不會這麼幹!——且慢,你這麼想很正常,但我現在說的是“這個”文本,人家是這麼寫的,你得先讀完,看看他能不能自圓其說。實際上,也正是文本的寫法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才讓這個故事具有戲劇性,才值得看。

至此,我們基本搞清了李勉放走獄囚的原因了——這個獄囚不簡單,又很與(我)李勉志趣相投,所以,冒著大風險,也要把人放了!從這裡隱隱約約,可以描畫出這兩人形象的一些輪廓。

你看看,古文的文字,有多大的容量,含而不露,冰山一角!它用一句話呈現,我得用一萬句話去解釋,這就是經典。


你知不知道語文能考142分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接著往下讀,放了之後,得有後文,這兩個人必須得再扯上關係,故事才能推進。果然,作者的筆法沒有“辜負”讀者的心理期待。

後數歲,勉罷秩,客遊河北,偶見故囚

秩,秩序,等級,罷秩,大意為罷官;客,與主相對,外來人、寄居他鄉之人都可以稱為客。

這段話容易翻譯:此後數年,李勉(被)罷官,(於是離開家鄉)到黃河以北遊歷,偶然(的機會)遇見了原來(被自己釋放)的囚犯。

雖然看起來比較平淡,但也有一些“縫隙”值得玩味。

  • 第一,李勉因何罷官?文中沒講,但你可以想,最符合邏輯的推斷,當然是因為釋放獄囚的事最後被人抖出來了,“東窗事發”——當然,也不一定,且往下讀。
  • 第二,這一段話中的用詞,一個“客”、一個“故”,不可放過。我們平常讀文章就應該刻意培養這種敏感,有的時候,如果你琢磨不準文章的“經典性”在哪裡,可以嘗試用一個簡單的辦法:替代法或者減字法,來檢驗字、詞、句、篇的“好”與“不好”。

比如,這裡如果把“客”字拿掉,變成“遊河北”,很明顯就少了李勉是離開家鄉區遊歷、寄居在外的意思,這樣,隱隱約約你可以推斷出來,這次罷官對他是有不小的影響的,心情估計也好不了;所以,接下來,你看那個囚犯的稱謂也變了,第一次出現是“獄囚”,到這時候變成了什麼?“故囚”。

請注意,這裡的感情色彩太明顯了,“獄囚”是所有人眼中口中的身份,就是“那個死刑犯”,可是“故囚”,“故”什麼意思,基本的意思是原來的、就有的,更常見的是“故人具雞黍”“故人西辭黃鶴樓”裡的“故”,這裡的“故”可是朋友的意思——也就是說,在作者的眼裡(不一定是李勉眼裡),這位囚徒已經是李勉的朋友了!

這裡面的意思雖然是我們讀者演繹出來的,但是說得通,這種解讀也為後面故事的發展做了鋪墊。

寫到這裡,文章的敘述視角一直是誰?是李勉,接下來,故事要發展,就得有變化,於是故事的主場人物變成了“故囚:

故囚喜迎歸,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報德?”妻曰:“償縑千匹可乎?”曰:“未也。”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妻曰:“若此,不如殺之。”故囚心動。

這一段文字上沒有障礙,但理解上卻有攔路虎,所以不要以為每個字都認得,就能讀懂經典,沒那回事。文章怎麼寫,我們就要怎麼讀。文章以非常簡潔的語言寫了“故囚”的舉動、言談、心理。

在這裡我,我們可以把生活經驗與文章實際做一個對照,以發現某種不和諧、不合理、不合情的地方,而這種“矛盾”打開解開經典之門的一把鑰匙。

以正常人的經驗,一個人遇見對自己有大恩的人,應該是高興的,接下來無非是真誠的說一些感恩的話,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地去做一些報答的事。

文章開始也是這麼寫的:這位曾經的囚徒,見到了李勉,非常高興,熱情的把李勉迎到家裡,非常周到的款待李勉,並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妻子,還和妻子商量:這位恩公就是當年救我性命的人,現在就在咱家,你說我們該如何報答他的大恩大德?”——到這裡為止,一切都很平常,沒有超出讀者的意料,如果一直這樣寫,就沒意思了,故事也走不動了。


你知不知道語文能考142分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所以一定得有個轉折。

但作者厲害的地方,就是把這個讀者等待的心理時間拿捏得很合度,“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於是就有了夫妻關於報答方案的對話:

第一種方案:送一千匹縑。

我們不知道這個一千匹縑是個什麼概念,如果你有考據癖,大可以去請教專家,換算成今天的人民幣或美元相當於多少;但真這樣做,就殺風景了,很無趣。你只要知道,這個一千匹已經不少了。想想白居易的《賣炭翁》就知道:“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然後是第二種方案:兩千匹。

大家看,數量翻番,但丈夫還是不同意。讀到這裡,大家有沒有一種特別的期待?丈夫不同意啊,丈夫應該有更好的方案?也許他覺得妻子太俗了,怎麼就是錢錢錢呢?也許他是一個看重情義勝過金錢名利的人?都有可能。如果讓你我續寫這個故事,應該可以寫出好幾個版本。

但是,經典作品厲害的地方,就是在你自以為是的時候,突然給你一個出其不意。

我剛才說了,正常情況下,一般人報恩,應該首先是情意上的,其次才是物質上的——道理很簡單,如果這家受恩的人都是窮光蛋呢,又該當如何?最重要的還是一個情字。

而在這裡,妻子提出的兩種報答辦法,都是“利”字當頭,丈夫只是說不行、也不行,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情緒激動!所以,你看,作者在這裡不動聲色,卻已經把這夫妻二人“不正常”的一面若隱若現的勾畫出來了。

那就是,這夫妻兩人眼裡只有一個“利”字,一切均以利來衡量,性命都可以折算成錢財,所以說到底,這兩人商量再多的方案至此實際只有一種方案:用錢解決問題!(可以參讀吳思《血酬定律》)

如果他們再商談下去,一直是這個,那就是流水賬了,經典絕對不會這麼寫,所以,接下來的情節急轉直下、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妻曰:“若此,不如殺之。”

一般人讀到這裡應該大驚失色、脊背發涼。我們可以想象,這中間應該省略了一些夫妻商量甚至爭吵的筆墨,最後“定稿”“成交”的是妻子的第二種方案:“不如殺之”。

殺人報恩,以怨報德,出人意表之外,卻又在前文都做了鋪墊,因此也就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在意料之中,這樣是自然地合符邏輯的寫法。這也是經典作品的一個特點:它寫的未必是曾經發生的或者已經發生的事,但絕對是可能發生的事,也許傳奇、離奇、怪奇、荒誕,但一定有內在的邏輯,可以自圓其說。

在這裡,我不想過多的探討這種“以怨報德”的文化、人性、心理,這不是本文的任務;況且,經典自身就是自足的,它不需要委屈自己去圖解、闡釋一種觀念或者理論,經典依靠自身文本就可以活得光鮮亮麗,它不是附屬品,而是獨立空間。

再往下讀,前面的一些疑慮和想當然會得到解釋,故囚心動——前面我們還在想這個囚徒也許有別的可能性,到這裡豁然開朗了。他“心動”了,同意了妻子的方案。於是有人說,你看,這個故事告誡我們:最毒婦人心,要警惕枕邊風。

老梁就這麼解讀的,陳詞濫調,其實,更重要的是,還是這位丈夫心志不堅,古人說“不見可欲,使人心不亂”,又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慾望面前,利益面前,心動與否,還是在你自己,是你自己心裡先有魔鬼,不要怪外力引誘你放出了魔鬼。

關於這一點,在向這篇經典致敬的後人據此演繹的新作品——《醒世恆言》第三十回中,馮夢龍就是這麼寫的,他既刻畫了囚徒妻子悍狠毒辣、慳吝無情、巧舌如簧的紅顏禍水形象,也充分渲染了囚徒本人心無定力、貪戀物慾、平庸猥瑣、善惡不分的“先天不足”。

應當說,馮夢龍的定位是相當準確的。

故事到這裡實際上已經是一個小高潮了。讀者讀到這裡,應該是一面不平,一面擔心,一面期待:不平的是囚徒夫婦行此狠毒不忍之事,擔心的是李勉這樣一個“好人”正身處險境而不自知,期待的是故事應當還有轉折,好人總不能就這麼冤死吧?所以,自然而然,故事又引出第四位人物出場:

其僕哀勉,密告之。

中國古典小說裡,家臣、家奴、僕人、丫鬟的角色至關重要。這位奴僕的形象只用了兩個動詞,一是“哀”,同情、憐憫,實際上也是包含不平之情的,因“哀”自然而然要有行動,那就是擔了大風險把主人的密謀及時告訴了李勉。注意,這裡又寫了第二個救人性命的故事。著墨不多,但少不得。

接下來,故事情節加速,敘述節奏加快,場面緊張,心理緊張,如風行水上,不可得止:勉衩衣乘馬而逸。

注意,這裡寫了第二個逃亡的故事。衩衣,穿著內衣就跑,乘馬,不是靠雙腿——這個時候哪弄來的馬,應該是那個僕人,逃跑用的也是一個“逸”字,這兩個一樣的字,寄予的情感和內涵完全不一樣,當年設計幫助那獄囚逃跑,因為準備充分,應該逃得很從容;如今輪到獄囚逼著自己逃跑,逃得何其狼狽!人生命運難測,可笑可嘆可恨啊。請看,惜字如金,不盡之意,盡在幾個詞語之間。

這個逃亡故事和第一個不同,第一個逃亡寫得很簡略,對逃亡這一行為沒有具體描述,而第二個逃亡,寫得繪聲繪色,如在眼前,畫面感超強。讀者的心理也跟著緊張起來。但是好的故事,敘述總是張弛有序的,接下來應該緩下來:比夜半,行百餘里,至津店。店老父曰:“此多猛獸,何敢夜行?”勉因話言。

逃了大半夜,跑了百餘里,路上不敢停留,到了哪才停?津店,一個渡口的客店,顯然是想乘船再逃——為什麼又不逃了?這裡沒說,留下了想象的空間:一是跑不動了,只能歇一歇;二是乘船也得得到這客店的幫助。

客店的老前輩問:這裡經常猛獸出沒,你怎麼敢半夜行走?注意,這裡“猛獸”二字是實指、還是隱喻,作者沒有明說,但是讀者是可以作為“雙關”來理解的。

李勉的反應是,告訴了這位老前輩自己的遭遇——這裡再一次說明,李勉這個人還是不懂得江湖險惡,所以剛剛被“猛獸”所傷,居然一點警覺性沒有,刻畫了他的沒有心機,與前文敘述的他從前因為與囚徒志氣相投便私放囚犯、偶遇囚犯全不防備、被人追殺輕易洩露行蹤一一照應,形成對比。

勉因話言,這幾個字極為簡省,本也可以由李勉口中一一道來,為何不如此處理?

首先當然為了行文簡潔,更重要的是,下文接著有“言未畢”,他可能只說到一半,有人就聽不下去了——樑上有人瞥下,曰:“我幾誤殺長者!”乃去。這個樑上之人,到底是誰?也有兩種推測,一種可能是不明身份的強盜,圖人錢財的人,另一種可能是囚徒派來的殺手,這都說得通。

如果是第一種人,我們很容易想起《世說新語》裡的故事: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如果與此類似,說明這位強盜“盜亦有道”,根據接下來的行為,完全可稱之為“俠盜”——七俠五義一流的人物。

如果是第二種人就文章的意蘊來說,就變得比較複雜,甚至渾濁,因為這自然很容易讓人想到善惡因果報應——馮夢龍後來的故事就是這麼寫的。從這一點上,我個人更傾向於這是一位無名俠客,而不是囚徒派來的。但不管如何,這位俠客的形象還是非常鮮明的。

天還未亮,他就取來了囚徒夫妻二人首級,呈給李勉。算是為李勉報了仇,也為自己差一點誤殺“長者”而謝罪。小說以寫刺客開頭,又以寫刺客結尾,這就是作文法常說的“蛇銜其尾”,也是很別緻的一種辦法。

至此,我讀這篇短文的過程就算結束了。因為有充分的細緻甚至繁瑣的語言分析,現在回到最初我拋出的問題:


你知不知道語文能考142分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你能從中讀出幾層意思?

我想用一個最簡單的辦法,也是劉小胖老師經常提倡大家用的方法,寫出關鍵詞,設計一個填空作業:這是一個關於 ( ) 的故事

這樣就簡明扼要地回答了我最初提出的問題。根據我上面的細讀分析,我可以填的關鍵詞包含但不限於以下列舉的實例:

這是一個關於俠客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盛世危機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恩將仇報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選擇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善惡報應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小人物改變大人物命運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逃亡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紅顏禍水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心病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識人的故事。

……經典之作是豐富的、開放的,所以,誇張的說,可以讀出一萬零一種意思,只要你願意。


你知不知道語文能考142分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寫到這裡,該有一個總結了。當你認定一部作品可以作為經典之作,你應該花力氣去接近、去分析、去欣賞、去沉澱。我讀經典的幾個簡單建議:

一、緊貼語言。

這是讀經典的不二法門,源頭活水,一切離開語言的解讀,都是自欺欺人,都是耍流氓。語言分析,平常既要找到文本去“磨”,逐字逐句地去讀,也要大量練習,形成習慣,習得技能。不僅文學經典如此,歷史、哲學同理。至於具體的技能,劉小胖老師已經給我們做了很多鮮活的示範,可以去看他的文章,相信會有更多收穫——關鍵是,知“道”之後,更要行“道”,要信,更要做要練。

二、“從字縫裡讀出字來”。

經典值得也必須細讀,要學會尋找文本里的“縫隙”。這裡不多說了,給大家推薦幾本有關文本細讀的常見書:

傅庚生先生的《中國文學欣賞舉隅》;孫紹振老師的《文本細讀》《月迷津渡——古典詩詞個案微觀分析》;郭初陽老師的《言說抵抗沉默》《癲狂與謹守》(均為課堂實錄);陳思和老師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名篇十五講》。

獨學無友,孤陋寡聞,多看看別人怎麼說,多想想自己怎麼說,相信會有助益。

三、寬容理性的態度,分層次分角度分類別的自覺。

自知者明,我們得首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定位在哪個層次,才有可能“更上層樓”,看到更好的風景。比如,上面那則短文,你能讀出幾層意思?

我想,如果真的是經典,那就應該有魯迅先生說《紅樓夢》的樣子: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只要你選好角度,選准入口,在充分的語言分析的基礎上,可以讀出無窮的意思來,所以,群裡的朋友們的分析解讀,有很多是深刻的、新穎的、有趣的,只要你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完全可以的——前提是建立在語言分析基礎上,緊貼文本,自圓其說。

這裡特別想說的是,作者的意思,作品的意思,讀者的意思,大多數時候是很難“統一”,如有統一,純屬巧合,這個巧合大多數時候是因為我們過多的依靠“外力”,比如專家、學者、教授或者“百度,表面上“統一”了,實則你的內心並不認同——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再提醒我自己,不要還沒讀上三遍,就開始百度,就開始問別人,就開始亂翻參考書,獨獨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最後免不了“讓別人在你腦子裡跑馬”。

說得太多了,言不盡意,詞不達意的地方太多,還佔用了大家的時間,謝謝熱情參與和交流,歡迎批評指正,共同進步。

2020,雖然暫時悽風苦雨,但相信終會雲銷雨霽,願意和你一切繼續奔走我們的熱愛裡!


這是【2020每天聰明一點點】的一次群內分享,感謝朋友們的參與,感謝來旁聽的各位,謝謝大家,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啟發,身體健康。

如有可能,請幫忙轉發,讓它去啟發更多的人,高手腦中,詳盡如實的思維過程,是最寶貴且不可多得的學習資料,最後,再次感謝丁仁武同學的真誠分享。

作者簡介:米果,高中語文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考志願填報諮詢師。記錄教育心得,點滴生活,處處充滿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