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屬相能看出夫妻相?NO,不過是巴納姆效應影響下的“心理一致”

晚飯後,廚房隱隱約約傳來爭吵聲,小祁皺起眉頭。

“你屬雞,我屬狗,我們八字不合、沒夫妻相,離婚!”

母親在廚房中發出嗚咽聲,接著傳來摔碗的聲音。

小祁想去拉架,想了想又沒去,因為父母吵架不止一次了,基本上勸也勸不住。

“都老夫老妻了,天天談屬相,也不嫌煩!”

父親的這句話,讓小祁眉頭皺得更緊了,因為父母每次鬧矛盾都談到屬相相剋。

難道屬相真的有這麼玄乎,能決定婚姻的走向嗎?


從屬相能看出夫妻相?NO,不過是巴納姆效應影響下的“心理一致”


一、從屬相延伸到夫妻相,折射了人們追求“心理一致”的衝動

人們行為的基本目的是減少由不一致必造成的那種心理緊張。——弗洛伊德

小祁父母的具體爭吵,是因為父親刷鍋多放洗潔精的小事,母親嘟囔了兩句,父親寸步不讓,這才鬧到了離婚的地步。

小祁仔細聽父母爭執的經過,發現倆人一味說十二生肖裡面狗、雞相剋,卻沒說明白為啥就相剋了。這才是最扯淡的地方,馬上要“離婚”了,竟然講不出其中的因果。

實際上關於雞狗相剋,小祁父母也不太明白,只記得婚前聽媒人說過一嘴:“金雞玉犬難逃避,合婚雙份不可遷,多災多難。”

這種情況下,小祁父母都能走到一起,還多虧了雙方長輩認可,理由更是簡單粗暴:“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他倆看屬相就有緣分。”到頭來,還是歸結到屬相上了。

長此以往,小祁發現了一種很奇怪的現象:父母倆吵架的時候,就大談特談屬相相剋、雞犬不寧;他倆高興的時候,就上演一幅嫁雞隨雞、夫唱婦隨的場景。

小祁父母的行為可以從“一致性理論”上得到初步的解釋。

1955年,C.E.奧斯古德和P.H.坦南包姆提出“一致性理論”,即人有一種驅力促使自己對客體產生一致的認知和行為,因此會有選擇的尋求支持信息或避免不一致的信息。

具體到小祁父母身上,關於他們的婚姻很早之前就有兩個相反的預言版本:一個是媒婆發出的“雞犬不寧”代表負面消極作用的預言,一個是長輩給出的“嫁雞隨雞”具有積極作用的預言。

當父母吵架鬧矛盾,如果應用“嫁雞隨雞”的預言,就會產生心理不適感,進而雙方都試圖去減少它的存在;

當兩者關係和睦,“雞犬不寧”的預言就跟現實嚴重不符為了達到心理一致,“嫁雞隨雞”的預言將重新樹立起來。

這告訴我們,別人對我們說了什麼無所謂,重要的是我們會篩選其中的什麼信息,滿足自己的心理預期,進而追求行動上的一致性。


從屬相能看出夫妻相?NO,不過是巴納姆效應影響下的“心理一致”


二、盲目追求“心理一致”是“巴納姆效應”誘導的惡果

每分鐘都有一名笨蛋誕生。——著名魔術師肖曼·巴納姆

小祁的父母的悲劇,是因為一組空洞、沒有根據,甚至自相矛盾的關於屬相的描述,給他們的婚姻衝突埋下了伏筆,並順理成章提供了相應藉口。

實際上不光小祁的父母如此。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用籠統的、模糊的描述,為一個人或者一件事做一個預判,還讓人覺得這諸多的描述中,總有一款適合自己,說得好有道理。

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1948年將這種現象歸納為“巴納姆效應”

之所以由著名魔術師肖曼·巴納姆來命名,是因為後者曾這樣自我標榜:“我的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正是因為人們盲目追求“心理一致”,才會讓肖曼·巴納姆最大化程度“投其所好”。

有一個心理學實驗可以從側面證明這點。

心理學家對一批實驗者進行人格檢查(MMPI),在呈現檢查結果時,除了每個實驗者的人格檢查結果,還額外做出了平均檢查結果。

心理學家將兩種檢查結果給每一個實驗者,讓他們選擇,究竟哪個是自己的檢查結果。

結果十分有趣,絕大多數人都將平均結果當成了自己的結果,都覺得平均的結果才符合自身的人格特徵。

這項研究的意義在於,人們對籠統、一般的描述有特殊的偏愛,因為他們總能從模糊描述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部分,進而達到“心理一致”,這樣自己才會感覺舒服,反而對那些精準的信息猶疑不定,這正是“巴納姆效應”的惡果。


從屬相能看出夫妻相?NO,不過是巴納姆效應影響下的“心理一致”


三、防範“巴納姆效應”負面作用,形成正確的婚戀導向

“巴納姆效應”在現實很多婚戀場景中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如何走出“巴納姆效應”誤區,樹立正確的婚戀觀,是重中之重。為了增強理論與現實的聯繫,幫助更多人掌握相關訣竅,下文從三點綜合來講述,每一點又分現實場景、理論闡釋和應對啟示三個部分。

01 規避籠統描述導致的標準泛化

【現實場景】:

有次父母催婚小敏:你想找什麼樣的對象?給你介紹個屬虎的行不,聚福。

小敏一聽這就頭大,勉強回答:帥氣點就行。

父母說:這個小夥在醫院工作,長得有模有樣,不說百裡挑一,幫你相親以來,都沒看到過這麼俊的,當外科醫生收入也高,研究生學歷,待人特別溫柔。

小敏心裡美滋滋,感覺有戲。實際看了之後,才發現這小夥學歷、收入啥的都好,就相貌方面落了下乘。

小敏眼中的帥氣跟父母的描述差別怎麼這麼大?

【理論闡釋】:

應用“巴納姆效應”闡釋就是:父母在催婚過程中,使用了籠統描述,導致小敏擇偶標準發生了一次泛化,讓本來就模糊的擇偶要求,變得更加模糊了。

泛化的概念是與標準化對應的,是在原有具體標準上進行了主觀性擴展,對原本不清晰的信息進行了一次補充。

案例中,父母為了讓小敏快點相親結婚,將“帥氣點就行”進行了更加清晰、更加誘人的擴充,變成了“長得有模有樣”“不說百裡挑一”“沒看到過這麼俊的”。然而這些仍然是模糊、籠統的敘述,沒有具體指標,套到哪個男性身上都合適,但在小敏眼裡就是看不順眼。

這也表明,“巴納姆效應”產生負面影響,很多情況下是自身擇偶標準不清晰引起的。

【應對啟示】:

第一,在擇偶過程中,要精準定位要求,最好是有一個清晰的可量化的標準,謄寫在紙上。如果你連自己的要求都不清晰,很大程度上會被“巴納姆效應”影響。

第二,如果確實需要別人幫你介紹對象,不要讓他猜測你內心的想法,而是讓他拿著你準備好的量化標準定向尋找。因為,從你的模糊標準,到他的標準泛化,無疑會對信息進行了二次加工,造成了現實與心理預期衝突。

第三,最好自己找對象,不假外求。因為你內心的想法,涉及到“愛”,很難用一般性語言描述清楚,更難讓外人切身感受到,稍不留意就會標準泛化。


從屬相能看出夫妻相?NO,不過是巴納姆效應影響下的“心理一致”


02 掌控“選擇記憶”加重的自戀情結

【現實場景】:

老張是個大齡剩男,很想談朋友,但現在的小年輕都喜歡談星座,他對此不是太熟悉,顯得格格不入。

曾經一個HR部門的女同事主動找他,說:我看過你的簡歷,你是白羊座的,白羊座通常有遠大理想,在他們看來,婚姻應該成為彼此共同前進的動力,我是巨蟹座,家庭觀念也很強,你要不考慮一下。

老張還沒見過這麼直白的追求,當時就淪陷了,不過交往一段時間後,發現女孩功利心很強,別說是談婚論嫁,就是看電影、購物都談不到一塊去。最終感情還沒焐熱呢,老張就被甩了,心裡很受傷。

【理論闡釋】:

“巴納姆效應”生效的基礎,就是每個人都具備“選擇記憶”,即人們傾向於記住信息中與自己觀點一致的那些部分,而忘掉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部分。

正是因為有這種選擇性,我們會優先選擇和自己相符的信息,更加堅信對方透露信息的可靠性。無論白羊座、巨蟹座的描述都是些泛泛而談、彈性很強的內容,無法精準到每一個人,卻也普遍適合每一個人。

而且“選擇記憶”很容易把潛意識裡的自戀展現出來。因為當別人不太瞭解你的時候,會展現出稍高於你日常表現的信息,一旦其中的表揚、誇讚被自己捕獲,就會自我膨脹,對他的話深信不疑。

老張代表了現實中希望被關注、被理解的一群人,他們很容易因別人的誇獎產生自戀情結,在愛情婚姻上處於被動。

【應對啟示】:

第一,減輕自戀,還原“選擇記憶”的本來面貌。

自戀背後往往是自卑,人們偏愛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很大程度上就等於在潛意識裡承認自己有缺陷,處於被動的一方。

因此,遇到一些異性的“花言巧語”,不妨多進行一些冷思考,想想背後的動機和原因,迴歸到本來應該的方向或狀態,就能規避很多婚戀過程中的陷阱。

第二,深化自戀,通過“鏡像移情”找到心中知音。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模型中,“歸屬和愛”屬於高層次需求,是由我到你、從自戀到共情,人際關係達成的一種和諧狀態。這需要自我認知的提升和自戀的深化。

自體心理治療大師科胡特曾提出“鏡像移情”的理論,具體方法是:將對方當成鏡中的另一個我,長相、表情、動作、心理活動都一模一樣。“鏡像移情”達到一定造詣,就會形成“高山流水覓知音”“愛”的感覺,距離圓滿不遠了。


從屬相能看出夫妻相?NO,不過是巴納姆效應影響下的“心理一致”


03 勿要由果推因造成本末倒置

【現實場景】:

小李曾談過一個女朋友,兩人挺談得來,只不過女方比他大了4歲。

這點遭到了小李父母的集體反對:你們生肖不匹配,按照屬相會陰盛陽衰,鬧了矛盾,你會吃虧的。你自己想想,你們一起相處的時候,是不是她比你有主見。

小李想了想,還真是,確實女方強勢一些。自打那以後,雖然小李跟女友繼續交往,但心裡總有些膈應,再加上父母的百般勸阻,無奈分手。

【理論闡釋】:

“巴納姆效應”在生效過程中,有顛倒因果的作用。會讓人根據別人的描述,聯想自己實際中的行為,去佐證此類描述的正確性。比如父母說小李戀愛關係陰盛陽衰,他會尋找女方年齡大4歲以及兩人相處女方更有主見的實例去驗證這句話,而不是否定這句話。

把別人拋出的描述當結果,去推導自己身上發生的原因,當然一找一個準。即便不完全相信這些描述,心理也會形成一定的壓力,如果在後續交往過程中又出現摩擦,之前的描述會繼續強化,直至“原來我倆真的不合適”的預設被迫成立,雙方以分手告終

【應對啟示】:

第一,保持自我獨立性,不要過早聽別人怎麼說,進而讓渡自己的主動權。

因為當你聽別人“勸說”的時候,就有一定的求助和依附意味了,相當於把主動權讓渡給了對方,對方卻未必有幫助到你的能力,或者難免以“為你好”的名義謀私利。所以,正視自己的內心並堅持自己的觀點顯得格外重要。

第二,使用“閉上眼的思維”,捋順基本的因果關係,勿要本末倒置。

“閉上眼睛的思維”是邏輯思維的一種形象說法

,就是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

在“巴納姆效應”的誘導下,對方描述與自身實證之間的整個邏輯鏈條是錯漏百出的,閉上眼睛沉靜兩分鐘,進行簡單的邏輯思考,就會發現因果顛倒、本末倒置的認知謬誤。


從屬相能看出夫妻相?NO,不過是巴納姆效應影響下的“心理一致”


四、結語

本文從現實案例出發,引出屬相能否決定夫妻相的話題,接著通過對“一致性理論”系統闡釋,認為從屬相延伸到夫妻相,折射了人們追求“心理一致”的衝動。通過進一步對案例進行分析,本文成功得出結論:“心理一致”衝動,是“巴納姆效應”在婚戀過程中結出的惡果。

本文重心是向讀者揭示“巴納姆效應”的種種負面作用和應對方法,主要從三點綜合來講述:

  • 規避籠統描述導致的標準泛化;
  • 掌控“選擇記憶”加重的自戀情結;
  • 勿要由果推因造成本末倒置;

每一點都通過現實場景、理論闡釋和應對啟示三個部分,希望為讀者樹立正確的婚戀導向提供啟示和借鑑,同樣提醒在婚戀期的朋友們,不要過於依賴雙方屬相星座或者他人籠統的描述,這些不僅無法作為擇偶標準,還會讓你陷入“巴納姆效應”的漩渦。

參考文獻:本文綜合參考了中國知網、百科等文獻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