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苗期“立枯病”危害嚴重,種植戶需要找準病因,綜合防治才行

眼下已經到了3月中旬了,進入了3月後也是種植黃瓜的時候,但是對於在這個初春的天氣裡,黃瓜種植戶頭疼的事就來了,根據一個朋友的說法是,一旦到了春天黃瓜育苗的時候,還有到了定植瓜苗的時候,稍有不注意的話,就會遭受到黃瓜立枯病的侵害,還有的地區目前也是處於溫度上升的時候,不但是立枯病困擾了種植戶,而且還有蟲害侵害育苗期的瓜苗,面對育苗期的階段,加上部分的種植戶對於育苗期間的管理也是處於粗放的管理模式,還有的是種植戶對於育苗的技術不熟練,知識方面也是比較淺薄,所以導致育苗期出現病害,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黃瓜立枯病的危害,為啥年年防治,還會出現這個病害呢?

黃瓜苗期“立枯病”危害嚴重,種植戶需要找準病因,綜合防治才行


首先咱們先來了解下黃瓜立枯病的基本情況

黃瓜立枯病想必大家都知道,在苗期的前期後和後期都會出現,有的時候,在前期育苗剛開始的時候,就會出現病害,導致種植戶是前功盡棄,不得不趕緊補苗,還有的到了後期的時候,由於突然出現了病害後,防治不及時,直接導致補苗也是來不及,直接導致種植戶降低了產量,造成了後期的經濟損失,黃瓜立枯病不管是在什麼時候育苗,只要是溫度合適了,病菌就會侵害到黃瓜的苗期,所以說這個病害也是防不勝防。

黃瓜立枯病的病原菌是一種叫做立枯絲核菌的病原菌,但是從各項檢測種來看,像黃瓜立枯病的病原菌並非是一種,其中病菌裡還含有腐黴菌和禾穀鐮刀菌,這些病原菌也是屬於真菌類的病害,屬於半知菌亞門的真菌系列,這些真菌的寄生性很強,在有的地塊裡,病菌可以寄生達到3-5年以上,條件差的地塊裡病菌存活的時間更長,尤其是在春天黃瓜育苗的時候,育苗的環境屬於低溫高溼的情況下,發病比較嚴重,除了低溫高溼的環境下,像高溫的環境下也是容易發生立枯病,從調查中來看,黃瓜立枯病不但是會感染黃瓜的苗期,還會感染其他的瓜類蔬果,包括茄子,辣椒,番茄等蔬菜都會感染病害。

病菌的感染範圍也是比較廣泛,適宜的環境的也是比較充裕,從黃瓜的苗期開始,一直到成株期都可以造成病害的發生,尤其是黃瓜的育苗中後期和定植期都會遭受到病害的侵襲,最近幾年發現,像溫室大棚種植黃瓜的時候,發生立枯病的幾率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初春天氣乍暖,如果育苗溫度符合病菌的滋生,那麼立枯病會發生的比較迅速。

黃瓜苗期“立枯病”危害嚴重,種植戶需要找準病因,綜合防治才行


如何判斷黃瓜幼苗受到了立枯病的侵害呢?

黃瓜立枯病主要是在育苗期間和育苗的後期,在定植後也時有發生,對於在前期育苗的時候,黃瓜幼苗發生了病害後,主要是黃瓜幼苗長出2-3片葉子的時候出現症狀,前期基本上沒有什麼很大的表現和症狀,一般在幼苗感染病害後,5-7天左右才會出現症狀,初期幼苗感染了病害後,幼苗不會立即死亡,而是前期處於失水狀,有時候幼苗會出現失水性的枯萎,但是這樣會持續幾個小時後就會恢復正常,經過幾天后,幼苗開始大面積的枯萎,然後直至死亡,幼苗死後,幼苗的莖部會出現輪紋斑點,並且在根莖部出現一些白色的菌絲網。

在定植後的黃瓜幼苗,發生立枯病的時候,一般在幼苗的莖部和根部出現病狀,前期病菌在土壤裡遇到合適的溫度後,就會出現孢子囊,孢子囊裡面的孢子具有遊動性,當溫度合適後,遊動的孢子就會侵害到黃瓜的植株,一般定植後的黃瓜幼苗根部和莖部會出現不規則的圓形病斑,病斑的顏色類似於鏽斑,隨著病斑的擴散後,整株的幼苗莖部全部被病斑包裹,莖部乾枯缺水後,最後莖部和根部會出現幹縮,然後幼苗的葉面會發黃,最後幼苗出現死亡,當我們提起幼苗時,幼苗的根部和植株分離。對於發病適宜的溫度基本在15-20度左右,園區的溼度在85%以上是適宜的發病溫度。

黃瓜苗期“立枯病”危害嚴重,種植戶需要找準病因,綜合防治才行

我們分析一下黃瓜發生立枯病的幾點原因

1,黃瓜發生立枯病主要是因為土壤的病菌數量過多,導致土壤帶有病菌

對於在黃瓜育苗和定植的時候,土壤裡的病菌存在是造成發生病害的一個原因,前面咱們也是講到了,受溫度和寄生土壤的影響,病菌會在土壤裡寄生3-5年以上,如果土壤的環境得不到改善,長期處於溼度高的話,那麼病菌寄生持續的時間還要長,病原菌是好幾種病菌組成,這些病原菌會在土壤裡分生出孢子囊,孢子囊也是相當於病菌的房子,一旦溫度適合後,孢子囊裡面的孢子具有一定的遊動性,這些孢子在土壤裡通過雨水的飛濺和農戶澆水的水流,這些孢子就具有很強的遊動性,當土壤裡的溫度不適合孢子活動的時候,孢子會在土壤表層的8-10釐米的地方冬眠,如果土壤得不到改善,那麼病菌就會越來越多,種植黃瓜的時候病害發生的比較迅速。

2,黃瓜發生立枯病主要是因為前期育苗和定植的環境問題導致發病

對於前期在育苗的時候,有的種植戶沒有改善育苗的環境和土壤的衛生問題,如果前期育苗的時候能改善育苗的溫度和土壤衛生,以及科學的育苗方式,都能改善病害的發生,前期育苗的時候,黃瓜的種子沒有進行消毒,導致購買的黃瓜種子在前期運輸或者購買的時候就帶有病菌,這樣播種後的黃瓜基本上不是爛種就是死苗,這些跟育苗的種子有很大的關係,還有的育苗時的技術落後,還是在傳統的模式下進行,育苗的工具本身就有病菌存在,更容易發病,另外育苗室長期低溫而且溼度還大,加上長時間得不到改善,那麼黃瓜立枯病就會出現的比較頻繁,後期定植的時候,幼苗擺放位置不當,幼苗緊挨,空間密度小,都是容易造成黃瓜發生病害,反之環境改善了,病害就變得非常少。

3,黃瓜發生立枯病的原因主要和栽培時氣候有關係

雖說黃瓜立枯病在高溫和低溫的時候都容易發病,主要是和栽培定植的氣候有很大的關係,適宜的溫度才能保證黃瓜在育苗和定植後不容易遭受到病害的侵襲,但是對於像在春天育苗和定植的時候,此時的溫度雖說有所回升,但是此時的溫度也是忽高忽低,一旦育苗和定植的溫度出現了低溫高溼的情況下,那麼立枯病和其他的苗期病害都會出現,黃瓜立枯病的病菌適應能力也是非常強的,病菌能在10度到40度之間生存,病菌最適宜的溫度在12-24度之間就能引起發病,當田間的溼度在85%以上的時候,發病比較嚴重,及時的調整溫溼度的話,病菌就很少造成侵害了。

4,黃瓜發生立枯病的主要原因和病菌的特性有關係

對於在前期育苗和定植的時候,主要種植戶操作不當,管理上有問題,那麼病害就會發生的比較嚴重,比如在前期育苗的時候,黃瓜育苗地的肥料裡沒有經過細緻的發酵和腐熟,那麼肥料就會有病菌的存在,這樣就會造成病菌長期的積累後,反覆的侵害黃瓜的幼苗,同樣的道理,定植的時候,地塊裡施入的底肥也帶有病菌,那麼定植後的黃瓜也會出現病害,病菌主要的特點就是有反覆性,其次,當我們園區育苗的時候,育苗室的很多地方有可能潛伏著病菌,包括育苗和定植後的人員管理上,都可能成為病菌攜帶的宿主,田間勞作等,都可以導致發病。

黃瓜苗期“立枯病”危害嚴重,種植戶需要找準病因,綜合防治才行

黃瓜立枯病的防治要綜合以下幾點措施可減少病害

一,育苗地和定植地的病菌數量要進行嚴格的管理

對於前期育苗和定植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土壤裡帶有的病菌,這些病菌粗活能力較強,所以要嚴格的控制減少病菌的數量,黃瓜育苗的時候,要對育苗土壤進行消毒,對於常年出現病害的育苗地,就要使用新的苗土進行育苗,有條件的可以在育苗前使用消毒劑消毒一次,然後進行土壤的暴曬,這樣就有效的殺滅土壤裡的病菌,對於育苗地和定製地可以提前進行一次全方位的消毒,也可以使用煙燻劑進行園區的消毒,尤其是在定植幼苗的時候,要保證定植地進行深耕耙平,然後清理出土壤裡的雜物,使用高溫悶棚的方式滅菌消毒一次,儘量減少輪作地進行種植,可進行和其他農作物的合理輪作,最好在採收後的黃瓜地進行一次清園,保證土壤的病菌那個有效的殺滅。

對於在進行高溫悶棚消毒土壤,或者是煙燻劑的燻棚的時候要注意,高溫悶棚時間在10天左右,對於幼苗定植後進行煙燻的話,最多8個小時,之後及時的通風,煙燻劑可以使用百菌靈,腐黴利煙劑等。

二,育苗中的管理方式和定植後的管理要加強

1,在育苗和定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棚室內的溫度問題,一旦溫度過高和過低都是導致立枯病的出現,所以說,溫度的調控要注意,育苗室的溫度過低的時候要及時開啟電熱輔助設備,防止低溫引起的立枯病,溫度過高的時候要及時的進行通風,尤其是溼度要及時的改善,育苗期澆水要適當的少量,定植後的棚室也要控制好溫度,如果在春季溫度低的時候,要及時的敞棚處理,前期如果溫度低的話,要晚開棚,早關棚,及時的覆蓋保暖物,溫度高的話,要進行通風,下午3點以後減少通風,白天溫度不能超過35度,夜間不能低於15度,園區最好備點草木灰,溼度大的時候,可以撒施草木灰除溼,定植後的澆水也要注意,最好使用無滴膜進行蓋棚,可增加光照度。

育苗的時候密度不能過大,及時的進行分苗和間苗,定植的時候最好選擇大中棚蓋地膜進行定植,定植的時候一樣要選擇在晴天的上午進行定植,定植的密度不宜過大,定植後及時的封閉地膜口,防止溫度減低後幼苗感染病害。

2,前期育苗的時候儘量選擇一些抗寒性的高的,早熟的品種,最好選擇黃瓜植株雌花節位低的品種,種子在育苗前使用硫酸鏈黴素消毒浸種或者是溫水浸種後,及時的進行催芽處理,種子露白後進行育苗,定植的時候最好讓黃瓜幼苗帶上營養土進行定植,然後使用滅菌清或者瑞毒銅進行噴灑幼苗的根部進行消毒。同時在前期育苗的時候和定植的時候,一定要使用腐熟發酵的有機肥,避免病菌在肥料裡出現,或者是在施肥的時候,在肥料裡拌入滅菌劑,可減少病菌躲在肥料裡,最好使用帶有微生物的肥料,肥料的有益菌可以抑制立枯病的病菌,定植地的肥料一定要充足,做到寧可多不可卻的原則。其次不管是在育苗的時候和定植的時候,專用工具要消毒,避免園區大量的走動,可減少病菌的傳播。

三,及時的使用化學要藥物進行防治立枯病

前期育苗和定植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園區的管理,溫度高和降低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進行園區的巡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對於使用的藥物也要選擇一些保護性的藥物進行防治,關鍵的時候就是育苗期和定製期,一旦出現症狀後要及時的噴灑藥物,把損失降到最低。

常用的藥物有,在育苗的時候可以使用磷酸二氫鉀噴擦一次,發病時用井岡黴素水劑,氟酰胺可溼性粉劑,乙蒜素乳油,噁唑菌酮並·錳鋅,氨基寡糖水劑,咪鮮胺乳油,唑菌胺水分散粒劑,苯菌靈可溼性粉劑,苯醚甲·丙環乳油,綠乳銅乳油,每隔5-7天一次,連續2-3次。

總結:對於黃瓜的立枯病也是屬於瓜類和其他蔬菜的常見的病害,主要是育苗期間和定植初期常發生,所以說,我們種植戶就要及時的進行管理,把損失降低到最小,我們通過育苗的苗床,種子,水肥的管理等措施,都可以讓我們的黃瓜少受到病毒的侵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