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終身成長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曾經看到過一個形象的比喻用來形容父母的育兒理念。是說養育孩子就像蓋房子,首先,心裡面要有這座漂亮大房子的整體圖;不要只去關注眼前這塊磚或者這道牆怎麼了,而是要先去關注房子的地基是否紮實,樓有沒有蓋歪;更不要因為看到別人的牆好看,就把自己的牆拆了換了。家長養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孩子的自身發展規律,包括生理和心理,去養育自家獨一無二的孩子。

對於這個理念,我深以為然。我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所以我也很清楚,大部分家長雖然認同這樣的理念,可是在育兒路上遇到各種問題的時候,還是不知道如何去做,管少了怕養出熊孩子,管多了怕影響孩子身心發展。這真是我們這個時代獨特的養育理念啊。

很慶幸,我很早就看到這樣一本書,既和我追求的理念完全一致,又明確的教會了我很多簡單實用有效的方法。在理念和方法融合地武裝在一起的時候,讓我在育兒路上輕鬆了不少。因此,我五星推薦這本書給大家——《不急不吼,輕鬆養出好孩子》。

有終身成長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本書介紹了非常多有效有趣的養育方法,我先說幾個對我影響很大,在我養育路上非常重要的方法。

一、四葉草法則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有良好的習慣,而習慣就是在生活中慢慢養成的,如何去做呢?本書介紹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四葉草”法則。

第一片葉子:提前約定,讓孩子心中有數。

第二片葉子:制訂目標,有目標的人才不會迷路。

第三片葉子:有限選擇,孩子更願意合作。

第四片葉子:認可孩子,讓孩子更有價值感。

家長希望孩子有什麼樣的習慣,一定是精心考慮過的。所以,在有這樣清晰目的的前提下,我們需要幫助孩子來明確這個習慣是什麼樣的,讓Ta理解規則。那我是如何把四葉草法則用在育兒上的呢?



我的兒子三歲多,從一歲就開始每天看一集英語動畫片,兩歲看兩集。突然有一天他開始要求多看一些,我知道是時候要跟他談論規則,建立約定了。我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同意T可以多看一些,(穩定孩子的情緒,不要立刻否定);

然後,約定規則並制定目標。(孩子小就直接約定規則,孩子大一些的話可以講原因,比如看多了對眼睛不好等),規則是這樣的:

  • 每天可以看兩次動畫片(他一聽2比1多啊,就很開心)
  • 早上可以看2集佩奇+4個兒歌視頻;午覺後看1集汪汪隊或1集朵拉。(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動畫片的每集時長來搭配,如果孩子大一些可以給出有限選擇,讓孩子自行搭配)
  • 特殊情況下可以多看一些(比如咱們坐動車,坐飛機等,所以過年飛機去外地的時候,他非常自然地要求多看,不得不感嘆一句,小孩子的記憶可真厲害!)
  • 在每一次孩子按照約定完成目標時,都需要認可孩子的行為。(你又一次遵守了我們的約定,可以獲得一朵小紅花!)

在這樣的規則建立以後,家長必須要做到的事情是:言必行!只有家長“說到做到”,才能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培養出一個遵守規則言出必行的孩子。


二、紅綠燈法

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真是父母養育路上最大的困難,而且一定是出現頻率最高,也最容易引起父母情緒失控的事情。

本書介紹了一種簡單有實用的情緒管理法——“紅綠燈法”。

“紅綠燈法”代表的是情緒管理的3個步驟:一是“紅燈”停,二是“黃燈”想,三是“綠燈”行。


“紅燈”停的意思是先讓自己的行動暫時停下來,辨別自己當下的情緒,運用深呼吸、數顏色或者數數等方法平復自己的心情。

有終身成長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黃燈”想的意思是提出或想出幾種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

有終身成長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綠燈”行的意思是採取合適的解決方案開始行動。

有終身成長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紅綠燈法”真的是我在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了,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來說,孩子在自我調整能力未完全發展好之前,真的很難控制好他們的情緒。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站在理解孩子的角度上,明確知道他們在鬧情緒的時候,是需要父母幫忙處理的;同時父母也需要清楚負面情緒的出現,是一次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情緒管理能力的絕好機會。而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就是給孩子管理情緒上的最好的一課,榜樣的力量就在此時。



記得在我兒子兩歲多的那個春天,北方還有些冷。有一次我帶孩子出門,出小區必須要上一個臺階,我直接把他放在了第三層上,準備拉著他的手上臺階(因為他那個時候對數數特別著迷,所以上臺階總要牽著他數數)。突然他就大哭起來,抱著怎麼哄都不行,我不知道什麼原因,也很擔心因為哭讓冷空氣進入孩子身體)。眼見我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突然想起了這個方法,於是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抱著孩子讓他的背對著風吹來的方向,儘量不讓他面對吸冷空氣。然後自己先呼吸幾口冷空氣,讓我自己冷靜下來。給孩子說,”我知道剛才一定有什麼事情讓你不開心了,你才哭鼻子,對不對“?他的哭聲變小了一些,我又說“媽媽很想抱著你好好哄你一會,不過這裡風太大了,媽媽很擔心把你的小臉吹疼了,而且你哭鼻子會把冷冷的空氣吸到肚子裡,你的小肚子也會疼的,媽媽很怕你身體難受。”他幾乎沒什麼哭聲了。(紅燈)


“我猜,媽媽剛才把你放在臺階上,你不願意是嗎?”他哭聲又大了一些;

“你是想讓媽媽抱著你上臺階呢?還是自己走上去?”他小聲說“走”。

“好,那你想從這裡自己上是嗎?”我指著地面。“嗯”。因為我想起來,他是秩序感非常強的孩子,必須要從最下面開始。(黃燈)

“那我們重新來一遍,你站在這裡,媽媽牽著你,一直數數走到最上面,好嗎?”於是我們重新從地面開始邊走邊數數,一切恢復正常。(綠燈)

我不得不說,這個方法真的是非常非常有效,親測多次皆好用。所以,如果各位父母也能學會,並堅持使用,一定能體會到它的好!



這本書裡還有非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家長們從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興趣愛好、學習能力,以及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和家庭成員溝通等5個關鍵方面,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及心理需求。

就像本書的三位作者希望的那樣,這本書不僅僅能幫助家長對孩子進行引導與培養,也能讓家長自己不斷地成長。畢竟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雖然我們不需要考一個“合格父母”的證書,但是,我們也需要學習如何當好父母。要求自己終身成長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最後,用本書前言裡的一句話作為結尾: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很長,但真正能影響孩子的時間很短。我們做父母的,越是在孩子小的時候,越不要因為忙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

一切都值得,時間看得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