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書摘 作者:(蘇)蘇霍姆林斯基

民間教育學常說:複習是學習之母。可是,善良的母親常常變成兇狠的後孃。

不妨設想一下,我們蓋一座漂亮的新房,可是把牆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泥土上,灰漿不斷地提蓋,磚頭也在脫落,人們每天都忙於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終處於樓房倒塌的威脅之下。

為了上好一節課,你是一輩子都在上課。

請你記住,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

誘使兒童自覺地、刻苦地從事腦力勞動的一種最強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賦予他的腦力勞動以人情味,使他感到願意給自己的親人(爸爸、媽媽)帶來喜悅是一種高尚的情操。

智力訓練的意思是,人對世界的觀點不僅表現為能夠解釋世界,而且表現為他具有一種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證明,確立和捍衛某種東西的志向。

懶惰和空談是青年時代最可怕的敵人。

學習—這並不是機械地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裡灌輸到學生的頭腦裡,這是一種及其複雜的關係。在這種關係裡起主導的、決定性作用的特徵,就是培養兒童的榮譽感和自尊感,並在此基礎上培養他要成為一個好人的願望。

家長或長輩的某一個特點,好想是不知不覺地,在新的條件下“膨脹”開來,變成了兒童的一定的性格特徵。

凡是道德修養好的,有自覺精神的勞動者,都是在對書籍抱著深刻態度的家庭里長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