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東問西-01

尋東問西-01

於海父親的煙鍋已經不鋥亮了,就像他那副面孔,炙烤久了留下的疤痕不痛不癢,也無關大雅,終歸是個老物件,跟了多半輩子,那菸袋裡已經沒有菸葉可以裝填,於是上街買幾包廉價的香菸,裹的包裝撕掉,再把菸絲裝進袋裡,吃的時候,捏上一撮填塞進去,吧嗒吧嗒也象那麼回事,只不過已經沒那個味了。

灘頭上老屋在一邊長滿蘆葦一邊蒿草的小道盡頭,走了快三代人了,路邊的蘆葦越來越密,走過這條小道的人也越來越稀少。

“老頭,你也不問問這幾個孩子什麼打算,咱也跟著去城裡住住,享幾年福啊”

“土都要埋脖子了,省點心奧,說不定你在家裡比他們哉活呢,天天瞅著他們還不折命”

“跟著你就沒享過福,你老於家虧我太多了”

“嘮叨個啥呀,整飯去,那不是你兒你女啊,喝風長大的啊”

“行,送走倆老的,養大幾個小的,再伺候一個土老柴,命啊,祖上缺你家啥了”

青磚砌成的房子,在一堆紅磚房子裡顯得特有時代感,好在門窗都換成新的了,否則瞧著很蕭條。堂屋對門的牆上貼著大幅彩色的毛主席畫像,畫像兩邊的文字是“紅日東昇山河壯,東風浩蕩氣象新”,老於頭喝水的還是那帶著把掉幾塊漆的搪瓷杯,在修建前面大河堤壩時公社發給先進分子的獎勵。以前不住這裡,算是半個城裡人,跟著上山下鄉的大潮過來,結果沒回得去,也落下了怨念。

是啊,年輕時渾身的力氣使都使不完,幹活和打仗一樣,開山炸石,運土堆砌,硬生生的給這大溝裡整出一個大湖,從此,這個不是魚米之鄉的地方不但治了水荒,也有了魚,再後來魚沒了,水還在,只不過沒人有心思養這個魚。以前還有人岸邊蘆葦編個席子扇子,現在都沒人幹了,倒是讓草給長起來,秋冬季,會有城裡人一夥夥的過來拍個照片啥的,熱鬧上那麼一會。

“你說你,我啥能指望你,飯好了都不動手來端一下”

“老婆子哎,你就不清淨一會,叨叨叨個沒完,端過來不得了,說話的時啊”

“就要你端,伺候我一下”

老於頭把土豆疙瘩湯端過來,還有一盤切絲醃蘿蔔,鹹鹹淡淡的,拌上點辣椒,像極了這老兩口的日常,太過安靜又不是回事,鬧了吧,又得平一下。

風捲著蘆花翻啊翻,沙沙作響,瞅著日頭慢慢朝西山頭去,銅煙鍋在石頭上敲了敲瞅著堤壩下的水,老於頭的心裡又回想起那幾十年前的日子。

尋東問西-01

要說什麼叫覺悟,可能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提了,即使這麼做了也不會這麼叫。闔城邊上一戶人家就姐弟倆,姐姐成家了,弟弟初中畢業就和父親一起在碩放機械廠當學徒,令人羨慕的工人階級家庭,這會多少人踏著門檻來給說親,但這個弟弟就是不答應,惹得一家人都不開心,問他到底在想什麼,他也不說,整天除了上廠裡就回來窩在房間裡。

隨著到處大喇叭裡喊著“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知識青年們應該積極到廣大的鄉下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還沒等大多數人反應過來,這個弟弟連跟家裡商量都沒有直接報了名。

“你這是幹什麼,馬上二十歲了還不懂事,你眼裡還有這個家嗎?你走了怎麼辦,你這是自絕後路你知道不!”

“你大聲喊,你出去喊啊,說你不讓我去下鄉,我非得去,你去喊啊”

“你想氣死我和你媽,你這一去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好歹你成個家再走啊”

“我的事不用你們管,我自己心裡有數”

“你就是個混賬東西,你想過我和你媽沒,你媽身體不好,我們就指望你了,你倒好!”

“爸,我不是小孩子,我知道怎麼做,我得活我自己,你們說怎麼就怎麼啊”

廠領導講完話,隨著一陣鞭炮聲,一大批小夥子大姑娘們上了大卡車,再換乘火車,留下廠門口送行的人群,有的在悄悄抹著眼淚。

目的地在一千公里外的山裡,上了車的俊秀青年們大都相互交流著各自的信息,非常熱烈,這個揹著父母意願出來的弟弟就一個挎包,塞了幾本書,往後的日子究竟是什麼樣子他完全沒概念,只想換個環境,換個生活方式。

列車碾壓鐵軌的聲音也敲打在一車年輕人的心裡,車窗外越往北越荒涼,車裡面的氛圍漸漸沉默起來。

尋東問西-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