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手術成功,不代表整場戰役結束了,復發轉移才是潛在大敵

手術治療是肺癌治療的最有效的手段。當聽到醫生口中的“手術成功”時雀躍的心情難以描述,但這種勝利僅僅是“階段性”的。為防止癌細胞的“死灰復燃”、“捲土重來”,再次鄭重要求每位病友都要定期複查。

複查是癌症病人在腫瘤治療之後必須要過的另一道坎,是我們要面對的一個實際問題。腫瘤複查的意義並不亞 於腫瘤的治療,因為在醫學上,雖然腫瘤病因不清,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卻是治癒腫瘤的最好方法。

然而,大部分腫瘤病人對複查都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擔心和恐懼:不去複查,不知道腫瘤在體內的存留情況會 產生一種恐慌。

如果結果正常,你會欣喜若狂,感謝前一階段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回報;如果結果異常或比術前更嚴重,那會 嚴重的摧毀你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你會心灰意冷,併為付出的昂貴治療費、時間成本及身心痛苦而痛心不 已、備受煎熬。

但就像月有陰晴圓缺一樣,擔心、恐懼並不能阻礙疾病的進程,反會錯過早期發現異常情況的機會,從而耽誤 了治療時機。因此,不管是什麼樣的結果,複查糊塗不得,必須要面對。

癌症手術成功,不代表整場戰役結束了,復發轉移才是潛在大敵

術後定期複查,請謹記在心

  外科手術一週以後出院,機體的結構和功能都會出現改變。需要對以上的改變進行準確地評估。另外,復發的癌症,從生長到壯大,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秉承“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關注第二復發癌症的發生。並且在隨訪複查的過程中,也可以掌握術後併發症的康復情況,對於身體的調理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醫生會根據當前的情況,為你制定一個詳細的檢查計劃。


癌症手術成功,不代表整場戰役結束了,復發轉移才是潛在大敵

術後複查需要做哪些檢查?

肺癌術後複查時間

肺癌術後複查項目

3個月

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

6個月

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頭顱CT、骨掃描(ETC)、腫瘤標記物

9個月

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

12、18、24、30、36、42、54、60個月

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頭顱CT、骨掃描(ETC)、腫瘤標記物

  此外,還有一些血常規和血生化檢查,有些患者需要進行支氣管鏡檢查。那麼,這些複查項目的意義是什麼呢?

  1、血常規:瞭解患者一般狀況及術後恢復情況,包括是否貧血、白細胞數量是否正常。

  2、胸部CT:觀察肺部情況,包括肺部新發結節,炎症,積液,積氣,胸膜增厚和粘連等,瞭解肺門,縱隔淋巴結情況,是否出現復發和轉移。

  3、腫瘤標記物:經常檢測的項目有CEA(癌胚抗原)、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CYFRA21-1(細胞角蛋白19片段)、SCC(鱗癌相關抗原)以及糖抗原等,可用於預測腫瘤復發和轉移以及判斷病情及預後。

  4、支氣管鏡檢查:對於中心型肺癌患者,肺葉切除術後還應定期行支氣管鏡檢查,以防止支氣管殘端腫瘤復發。

  5、骨掃描:如有骨痛,特別是進行性加重或伴有壓痛,則有骨轉移可能,需做骨掃描檢查。

  6、頭顱CT:出現持續性頭痛,嘔吐,視物模糊,雙側肌力不對稱等情況,應考慮顱內轉移可能,需做頭顱增強CT檢查以確診。

溫馨提示

肺癌術後第一次複查,往往會有腫瘤標誌物CA125的明顯升高,那是因為術後胸水引起的,和腫瘤本身無關,隨著術後胸水的吸收會降至正常值,所以不必恐慌。

癌症手術成功,不代表整場戰役結束了,復發轉移才是潛在大敵

術後複查到底需要堅持多長時間?

癌症病人的復發,最關鍵的時間是在術後二年內。

因此在術後的最初兩年,一定不要掉以輕心,應安排三個月到半年去複查一次,具體視情況而定,但最初一年 內,以三個月複查一次為好。

如果結果都正常,一年後,可半年複查一次,兩年到五年,有些檢查可半年、有些檢查可一年,視身體的狀況 和複查結果確定。 五年以後,沒有異常,每一年複查一次,持續終生。

要選擇合適的醫院 癌症作為難治性疾病,在我國不同地區、不同等級醫院的診治水平差別很大。如果你恰巧生活在發達地區且又 在一個高水平的醫院接受過治療,回到救治你的醫院去複查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沒有復發就是痊癒了嗎?

  不是。

  肺癌患者從心裡一定要接受一個現實,癌症的治療不是一蹴而就,要時刻保持長期與之抗爭的準備。因為腫瘤的復發與環境、基因等多重因素有關,所以第二次癌症的復發依舊存在,切不可掉以輕心。

化療結束同樣需要複查

  肺癌化療後定期複查可以及時發現有無復發和轉移,以便及時治療。肺癌的化療通常需要4個週期。在完成全部化療週期後,第一次複查時間在結束1個月內進行,以後2年內每3個月複查一次,2年後每6個月複查一次,複查內容基本與化療前的檢查相同。

癌症手術成功,不代表整場戰役結束了,復發轉移才是潛在大敵

  很多患者都是千里迢迢到手術同一家醫院複查,開單、預約,檢查、等結果,週期很長,勞民傷財,所以很多患者經常問“可不可以在當地醫院進行復查呢?”,不是不可以。

  但是,為了保證檢驗的可比性,提倡在同一家醫院,用相同的檢驗方法連續檢驗,並且在治療所在醫院做腫瘤標記物的檢驗。

如果你的疾病是到外地治療的話,在大醫院人滿為患的今天,到那就醫是一個非常勞心費神的事情,而且還會 付出很高的經濟和時間成本。

癌症手術成功,不代表整場戰役結束了,復發轉移才是潛在大敵

如果你當地的醫療條件還可以,不必每次都回到你就診的醫院去複查。 有些複查可以選擇在當地去做,但對一些跟你的疾病密切相關的重要檢查,而當地醫院的儀器設備和技術都達 不到確診的要求,模糊的診斷不是延誤確診就是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並造成身體的損傷和經費付出。

因此,這種檢查不管你是在哪裡做的手術,也必須考慮到省一級或以上的專科醫院或綜合性大醫院去複查。 並且,在最初的兩年內,每年最好能讓為你手術的醫生或值得你信賴的醫生查看一次你身體的恢復情況和相關 的複查指標,這是評估你的治療效果並正確指導下步治療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

合理確定檢查項目

複查是一個燒錢的過程,過度的和過頻的檢查不但耗費大量的金錢而且有些檢查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因為,腫瘤患者在治療期間已經接受了大量的放射治療,如果再過頻、過多的接受放射輻射,可能會引起腫瘤 的發生。

這種發生即有可能是原來潛在腫瘤細胞的活躍增生也可能是正常細胞在放射線的刺激下癌變,目前,醫學上已 證實放射輻射是產生腫瘤的原因。

因此,現在治療腫瘤的方法都是一把雙刃劍,掌握好能治療疾病,運用不好會致病或死亡。 理智看到複查結果 對有異常的檢查結果要理智對待,必要時到高一級的專科醫院找專家會診或重新複查,但必要的觀察也是必不 可少的一個過程。

癌症手術成功,不代表整場戰役結束了,復發轉移才是潛在大敵

要培養自己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如果你相信你的治療、相信自己的身體,而結果的異常在不確定之內,你完全 沒有必要到處奔波求證,給自己心靈一個安定的空間吧。

就算有了小小的異常,靠著自身強大的免疫力也足以把小病消滅掉。如果自己的內心沒有那麼強大,整天憂心 忡忡,那還是及早去上一級醫院找專家會診,解除心中的焦慮為好。 否則,沒病也讓自己嚇出病來了,當然,真有可能把存在體內的隱患及早查出來,為早期治療贏得時間。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專家一韋碧玉,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腫瘤相關的問題,請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