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次跳空下跌該怎麼辦?後市操作方向看這裡

受疫情海外快速擴散、原油價格暴跌等不利因素影響,全球資本市場經歷“黑色星期一”,截止收盤,韓國KOSPI指數收盤下跌4.19%,創2019年8月以來新低;日經225指數收盤跌5.07%,報19698.76點,刷新2019年1月初以來低位;A股三大股指今日集體回調,滬指收盤下跌3.01%、深成指下跌4.09%、創業板指下跌4.55%。


站在當前時點,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全球資本市場大有烏雲籠罩之勢,A股何去何從呢?在筆者看來,相比較外圍市場,中期角度,A股具有疫情防控優勢、政策優勢、估值優勢、資金優勢,有望率先走出疫情衝擊,一定程度成為“避險資產”。但短期A股將步入震盪市,本文將重點研判短期市場走勢與操作建議。


(一)海外疫情仍成擴散之勢,短期降低全球風險偏好。從近期的數據來看,中國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大幅下降,韓國、伊朗、意大利的確認人數已超過中國,無論是確診國家數還是人數,海外目前仍在進一步蔓延。考慮海外防控能力弱於中國,疫情出現拐點時間將更長,對市場的衝擊或將繼續。另隨著疫情的全球擴散,市場對疫情危機的擔心逐步蔓延成對全球經濟的擔心,一個重要的風向標是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5%,刷新歷史新低。美債破“1”或源於恐慌情緒下投資者對全球經濟脆弱性的擔憂。


(二)A股難以獨善其身,短期調整幅度或尚不夠。截止3月9日下午16時,2月以來全球資本市場無論是歐美股市,還是亞太股市,均大幅下跌。其中日本指數從高點下跌近20%、德國下跌近24%、標普下跌近16%、香港下跌近14%。而近期的A股,國內跌幅遠小於外圍市場。在全球資本市場聯繫緊密的當下,A股難以獨善其身。比如昨天北上資金大幅流出120億,即是在外圍先期下跌影響而作出的避險拋售行為。預判外圍的調整尚未結束,A股在調整幅度上亦有被動向下牽引可能。


(三)2月4日低點2685點有強支撐。在筆者看來,2月4日上證指數的2685點有強支撐,理由有三:一是2月4日的低點是所有交易者經過春節假期反覆思考之後,力量博弈的情緒恐慌性低點,已對悲觀預期充分反映;二是18年9月上證指數2650點為“政策市”點位,從籌碼與博弈角度看,此點位有強支撐;三是若以滬深300指數為分析標的,2月4日為過往半年的最低點,成為北上資金淨流入超3000億的成本線之下,也是國內大量公私募大筆追加投資的觸發日。故無論是從政策、情緒、還是市場交易成本,2月4日低點2685點有強支撐。


綜上分析,中期A股市場走勢有望好於外圍,但短期鑑於全球資本市場動盪及海外疫情衝擊繼續,短期A股將步入震盪市,空間上存在被動向下牽引可能,但上證指數2685點有強支撐。操作層面,建議倉位適中,標的上遵行“漲時重勢,調整時重質”選股理念,佈局優質龍頭股或一季報業績增長良好個股。




李文華

執業證書編號:S0350610120080

• 國海證券資深投資顧問,產品“趨勢王”主辦

• 北京大學碩士;

• 12年證券從業經驗;

• 曾於國內知名券商從事財富管理,服務資產規模過五億;

• 2016、2018兩年市場大跌,產品趨勢王均獲得正收益,完勝同期股票型公募基金第一名;

• 2018年榮獲首屆“新財富中國最佳投顧”評選活動“最佳收益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