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0!廣東新增3例境外輸入病例,活動軌跡公佈!

2020年3月12日上午9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確認惠州市3月11日無新增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截至目前,惠州市累計確診病例62例,其中:惠東縣29例、惠城區13例、大亞灣區6例、惠陽區5例、博羅縣5例、仲愷區4例。


我市累計確診的病例中,男性31例,女性31例,年齡介於1—85歲之間。5例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62名確診病例已治癒出院。


2020年3月12日

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情況


截至3月11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56例,累計出院1288例,累計死亡8例。11日當天全省新增確診病例3例,為深圳市報告1例法國輸入病例、中山市報告2例西班牙輸入病例。新增出院6例。有疑似病例1例。有345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截至3月11日24時,在院的60例確診病例中,輕型1例,普通型38例,重型7例,危重型14例。


3例輸入病例主要活動軌跡如下:


輸入確診病例1: 患者為廖某,中國籍,男性,25歲,出境前常住深圳寶安區。


患者確診前主要活動軌跡


2月7日,廖某因公出差,從深圳前往香港機場,乘坐飛機抵達法國巴黎(航班號CX261),期間一直停留在法國巴黎。他自述,在法國期間,有一名與其共事的法國籍人士有發熱症狀;


3月2日,廖某開始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


3月9日,廖某從法國巴黎乘坐飛機返回香港(航班號CX260),3月10日清晨到達香港機場後,直接乘坐香港的士(車牌號UF1749)到達深圳灣口岸;


3月10日8:30,廖某入境,體溫正常(36.9℃),其填寫的健康申報卡顯示他有法國旅行史、並曾出現咳痰等症狀,深圳海關立即為他採樣檢測,並通知救護車,於3月10日上午10時將該旅客送至蛇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醫,該院胸部CT檢查顯示,其雙肺均出現片狀磨玻璃影。


3月10日19:00,深圳海關、蛇口人民醫院完成初篩檢測,結果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3月11日凌晨0:03,深圳市疾控中心完成複核檢測,結果亦為陽性。



經初步判定,由於患者入境深圳時已被海關聯繫120救護車送院留觀,其在中國內地並未產生密切接觸者。


截至3月11日,深圳已發現三例境外輸入的新冠肺炎病例,第一例於3月1日確診,由英國輸入;第二例於3月6日確診,由西班牙輸入。


輸入確診病例2: 33歲女性,中國籍,住石岐區時代雲圖。


患者確診前主要活動軌跡


1月24日與3名家人一同,由中山經廣州前往西班牙瓦倫西亞探親。當地時間3月9日上午6時,乘歐羅巴航空UX1005航班(座位:18A、18B、18C和19A)由西班牙飛往法國巴黎,隨後於當地時間12時轉乘南方航空CZ348航班(座位:36G、36H、36J和36K)回國,於北京時間3月10日上午6時抵達廣州白雲機場T2航站樓。入境時經檢查無發熱,申報無不適症狀,機場海關對其採集咽拭子標本後予放行。


3月10日11時左右,在機場到達區跨市機場大巴櫃檯購買車票;隨後在該櫃檯附近真功夫連鎖快餐廳用餐,逗留約30分鐘。然後在該航站樓跨市機場大巴乘車點14號車位,乘坐11時50分發車的機場大巴返回中山。14時許,到達西區懿峰國際候機樓。


14時10分左右,在候機樓路邊搭乘出租車,於14時26分到達石岐區時代雲圖小區。經該小區保安登記情況、測量體溫正常後,回到住處。回家後,除到負一樓扔垃圾和到小區門口取外賣,無其他外出情況,外出期間均有戴口罩,未與他人接觸和交流。在接到廣州海關電話通知其咽拭子檢測結果為陽性後,當晚23時許由負壓救護車轉送至市第二人民醫院隔離治療。


患者入院後,市二院對其完善了相關臨床檢查,採集了咽拭子、肛拭子和血清標本,開展新冠病毒相關檢測,今天早上予以確診。


輸入確診病例3:1歲11個月男性幼兒,中國籍,為上述確診者小兒子。住所和行程與病例2一致。


目前,2人均在中山市二院集中隔離治療,病情為普通型。


對確診病例所在小區樓棟公共場所、電梯、地下車庫、垃圾桶,以及病家內各環節、部位,疾控部門實施了終末消毒。


截至3月11日12時,初步判斷密切接觸者46人,其中12人在中山市,均已經實施集中隔離觀察;其餘34人均為CZ348航班乘客,其中已核實追蹤8人在我省其他地市,已由所在地衛生健康部門組織實施集中隔離觀察,未發現不適;外省的人員由疾控部門發函給當地進行協查管理。


世衛:疫情已具全球大流行特徵


當地時間11日,世衛組織宣佈,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徵,這是首個冠狀病毒傳播引發的全球大流行。同天,意大利單日新增2313例,累計確診超12000例,全國停止所有非必要的商業活動;伊朗第一副總統賈漢吉里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美國華盛頓市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已有全球大流行特徵


當地時間11日,世衛組織發佈最新一期新冠肺炎情況每日報告。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11日上午10時(北京時間17時),中國以外地區確診新冠肺炎37371例(新增4596例),死亡共計1130例(新增258例),新增4個國家/領地/地區(玻利維亞、牙買加、布基納法索、剛果民主共和國)向世衛組織上報新冠肺炎病例。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佈,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徵,這是首個冠狀病毒傳播引發的全球大流行。


世衛組織表示,在過去兩週,中國之外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迅速增加,受影響的國家數量也迅速增加。根據世衛組織最新的疫情通報,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1萬,造成超過4000人死亡。


科普:什麼是“大流行”?


“大流行”(pandemic)原是世衛組織對流感的定級之一。世衛組織將流感分為6級,其中最高的就是“大流行”,其定義是某種流感病毒在疫情發源地以外的至少一個國家發生了社區層面的暴發,表明病毒正在跨國蔓延。


從概念上講,當時的“大流行”指的是流感病毒的影響範圍,而不是疫情的嚴重程度和致死率。2009年,從美國和墨西哥暴發的甲型H1N1流感被世衛組織定性為“大流行”,曾引發不少爭議,因為這一流感雖然蔓延全球,但致死率較低,與人們印象中的嚴重傳染病不一致。


因此,2010年世衛組織網站給出“大流行”的簡單定義,即“一種新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傳播”。比如,流感大流行就是指新型流感病毒亞型在全球傳播,而多數人對此病毒沒有免疫力。此次,新冠肺炎成為第一個被稱為“大流行”的冠狀病毒傳染病。


目前,世衛組織已不再使用上述6級分類評估流感等傳染病,而是改為4大階段。世衛組織發言人亞沙雷維奇在2月下旬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世衛組織已不使用這套老系統,但人們還是常用“大流行”這個詞來形容傳染病的全球性傳播。


可見,“大流行”並非嚴格的定義而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具有操作上的彈性。譚德塞11日就表示,將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描述為“大流行”不會改變世衛組織對新冠病毒威脅的評估,這不會改變世界衛生組織正在做的事情,也不會改變各國應該做的事情。


惠州0!廣東新增3例境外輸入病例,活動軌跡公佈!


來源:健康廣東、健康惠州、惠州日報、央視財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