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理財機器人—智投鼠,大有可為?

中國正成為具有極大潛力的全球智能理財市場。根據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艾瑞諮詢的調研數據,超六成的用戶偏好以線上方式理財,超八成用戶傾向於使用互聯網一站式綜合平臺做財富管理。

智能理財機器人—智投鼠,大有可為?

日前,CAJ首席執行官(CEO)LVIN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智能理財不應是一個簡單的工具或功能,而是一個完整的服務體系,其中應該包含用戶分析、產品分析、風險管理、資產匹配、智能化客戶服務、投資者教育等多個環節。這算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理財機器人。”

智能理財“黑科技”---智投鼠

CAJ聯合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艾瑞諮詢發佈《智能理財4.0:2019全球智能理財服務分級白皮書》(簡稱《白皮書》)指出,智能理財服務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具備客觀實時理解客戶、用戶價值導向、提供標準化專家級服務、緩解供需平衡等4大優勢。

在本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CAJ對外展示的理財“黑科技”——智能理財交互體系—智能鼠為財富管理行業帶來新的思考空間。這套體系有別於“智能投顧”,LVIN向記者表述:“智能投顧基本是以人工智能的算法出發,形成不同的資產組合,更服務於產品銷售。而CAJ智能理財交互體系則側重全面的用戶交互服務,比如通過人工智能,為用戶進行日常諮詢、產品分析、配置分析、市場動態分析、投資者教育等方面,這是以用戶服務為出發點的第一款智能理財機器人。”

智能理財機器人—智投鼠,大有可為?

LVIN指出,搭建智能理財交互體系離不開三個核心要素:底層基礎、智能算法模型和人工智能交互能力。

在智能算法模型方面,在CAJ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體系(KYC、KYP)的基礎上,CAJ獨立開發並推出KYI(Know Your Intention)“意圖預測模型體系”,著重用戶行為分析。KYI在KYC、KYP用戶長期風險偏好及產品偏好的基礎上,補充客戶短期、甚至當下的偏好和理財需求,實現更精準的產品匹配和風險控制。

“除此之外,現在CAJ開發的智能理財交互系統智能鼠還可以通過人工智能通過文字和語音等多種形式,對客戶服務進行補充,甚至替代。”LVIN說道。

譬如在智能鼠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體系(KYC、KYP)的基礎上,開發出了KYI意圖識別系統等智能算法模型,再加成智能理財機器人與用戶進行自然語言交流與開放式對話等方面多項技術,形成了一款“智能理財交互體系”。

智能理財機器人—智投鼠,大有可為?

目前,傳統人力理財顧問的供需平衡、利益為導向、成本和門檻、服務水平等弊端,在AI理財的範疇內或將找到解決之道。除此之外,通過大數據、機器學習對投資者精準畫像,在需求和資產風險匹配上成為金融科技的另一個風口。從監管層面來說,LVIN認為,AI技術與其他技術的配合,讓財富管理服務流程公開透明,並且有完整的服務記錄,為有效監管提供支持。

LVIN坦言:“藉助人工智能,智能鼠平臺的用戶服務交互頻率比以往提升5倍,用戶服務面及響應速度得到極大提升。同時在服務效率上,人工智能客服的問題解決率提升2倍。”

AI最大價值是“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人”

有一種說法稱 “金融科技行業的核心支柱是風控能力”,毛進亮表示認同,風控是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同時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運營效率而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風險控制能力即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人”。而人工智能在財富管理最大的價值就是讓合適的人買合適的產品,讓客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服務方式。

一位做理財顧問出身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線上理財並非一個高頻的活動,如果金融平臺想要更理解用戶,必須及時跟進投資者保持產品更新,提高黏性,才能為用戶提供合適的產品和服務。

據CAJ聯合艾瑞的調研報告顯示,有33.9%的用戶主觀風險偏好與客觀承受能力並不匹配,同時有近8成用戶反饋智能客服提供的理財產品配置與實際需求不符。

“說小了是不瞭解用戶,說大了會產生非常嚴重的產品建議誤導。”LVIN指出,如果不做好理財和風險的匹配將帶來更為嚴重的後果。“我們背後AI能力,讓智能鼠在知道用戶長期風險偏好的同時,更能發現客戶短期、甚至當下的偏好和理財需求,並不斷與原有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體系形成數據反饋,完善KYC精確度,以此實現產品和服務的匹配,降低用戶風險,提升平臺的風控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