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來自“疫情風暴中心武漢”的基層醫生,記錄下隔離點17天...

2020.02.23 星期天 晴

晚上九時,接熊院長電話,明天要上一線抗疫。與白雪講了,她理解並支持,連夜整理生活用品,準備第二天出發。此時,心情很激動,作為醫生,終於能在大疫來臨之際,作出自己的一點貢獻!晚十一時,上床休息。

2020.02.24 星期一 晴

早上九時,幫家裡買了一點生活用品,在武漢抗疫最困難,社區管理最嚴的時候,家裡生活用品基本是我買來。這主要是我為抗疫志願者,利於工作之便,可以出入小區,這下到一線,不知何時才能回家。因此,爭取在去一線之前,再為家裡盡一次力。

十時許,城管抗疫專車到小區門口接我,此後正式到一線去了,去盡一個醫生的天職!

2020.02.25 星期二 晴

昨晚十時許,接收一位年僅八個月的許姓女嬰來隔離觀察,陪同一起來的是女嬰的小姨及姨夫。詢問得知,女嬰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均染上了新冠肺炎,且都在醫院隔離治療。小孩臨床治癒後,到隔離點來觀察,己無有條件的直系親屬照料了,只好求助小姨及姨夫。其身體健康的小姨及姨夫,承受著可能被傳染的風險來替其姐姐、姐夫盡父母之義務,其情可贊。

是新冠疫情之下,處於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部分新冠肺炎的家庭的寫照!也是大難臨頭、血濃於水的國人的寫照!

2020.02.26 星期三 陰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患者,李x,女性,31歲,職業,口腔科護士,從起病到出院二十八天。出院前,臨床症狀減輕,兩次核酸檢測陰性,但CT複查:肺部感染吸收不理想。

觀察第一天,患者訴畏寒,偶有咳嗽,多次測體溫均在37度以下,血氧飽和度100%。多次與患者溝通,患者只反映上述不適,其它不願多講,與社區書記和網格員聯繫,經網格員與患者溝通,也未出現理想的效果,家屬未露面,也聯繫不上,最後經指揮部及社區書記同意,遂轉入協和醫院住院治療。

反思該患者的診治過程有幾點值得考慮:

1.患者儘管是護士,有一定的醫學知識,但隔行,對傳染病、呼吸系疾病並不十分了解。因此,她可能比對醫學一點不瞭解的患者更恐慌。尤其是在出院時,她的各項指標中,只要還有一點不理想的時候,更加重心理負擔。

2.心態、性格對疾病的治療及預後有很重要的作用。該女性患者性格內向,我們與她交流時,她更多的是沉默。家屬也無法聯繫,無法知曉其原先的性格及情況。

一般說來,一個人患病後,除尋求醫療幫助外,他還會尋求他人的心理及生活的幫助。這其中主要是家人的支持及幫助,該患者在出院後觀察期及轉院時,其家人(包括其丈夫)均未露面,我想這樣也不利於其康復。

2020.02.27 星期四 雨

今天查房,重點看了一位中年女性患者。

患者:徐xx,女,53歲,退休職工,起病、住院到出院二十五天,來隔離點後,反覆訴咳嗽,咳白泡沫痰,量中等,胸骨下端處不適。查體:T36.5度,咽紅,雙肺呼吸音稍粗,心律齊,腹平軟,劍突下有壓痛,無反跳痛,腸鳴音存在,四肢活動可。追問病史,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

患者處於女性更年期,恰逢此次疫情發病。除新冠肺炎的影響外,自身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加重了症狀。加之新冠病毒除對呼吸系統攻擊外,對消化道亦有攻擊。因此誘發了患者的“慢性胃炎”復發。

針對此患者採取瞭如下措施:

1.根據患者的精神狀況,積極進行心理疏導,用通俗的語言講解新冠肺炎的知識,逐漸消除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

2.應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膠囊、莫沙必利、左氧氟沙星片治療“慢性胃炎”復發,緩解患者的身體不適。治療三天後,看症狀緩解情況。

2020.02.28 星期五 雨

今天查房,查看了一位女性患者,該患者60歲,退休職工。患者在春節期間患上此病,應該為輕症,在醫院住院一週,臨床治癒出院。患病及住院期間,一直是其老伴照料其生活。不料,其老伴也染上了!她反過來去照料其老伴,她老伴在住院期間,病情加重進入重症病房,不需要她照料。她作為患者及密切接觸者來隔離觀察。

前幾天,一直吵不舒服,吃不進飯。今天,情況大為改觀。詢問後得知,其老伴病情好轉,已轉入普通病房。

人們常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但這位劉姓患者的作為徹底推翻了這個說法。相反,映證了患難見真情的夫妻情。

另,老婆說社區昨天給家裡送了愛心菜及愛心水果,心裡很感動,我只不過是做了一個醫生應該做的事情,而政府及社區竟如此關心我們,我決心盡力做好自己目前的工作,盡力為國家分憂。

2020.02.29 星期六 雨

今天仍然下著雨,心情仍然很沉悶,想著春節到現在,每天仍然有那麼多的新發患者,多少家庭仍承受煎熬。國家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救治患病的病人,各地的醫務人員冒著生命危險,衝鋒在一線。由此感受到生為中國人的幸運。

2020.03.01 星期天 晴

今天是出院後隔離十四天後,首次解除隔離的兩位患者,離開前分別與他們交流:

患者一:趙xx,男,38歲,私營業主,患者自訴可能是元月二十二日從上海坐高鐵返漢時染上的,因為那天乘車時未戴口罩。回家後即感發熱,乏力,乾咳。無呼吸困難。在家服藥治療一週,效果不佳,遂住院四天,症狀緩解,查兩次核酸陰性出院。起病及住院期間,其愛人也染上此病。其父母均未染病(起病前,他們是住在一起的)。患者起病及住院的情況看屬輕型,但有傳染性,前提是密切接觸者容易傳染。患者患病早期主要是其愛人照料,故為密切接觸者。

患者二:田xx,女,57歲,離退人員,患者是家務主要承擔者,在元月中旬在採買年貨時染病,早期表現為高熱,乏力,乾咳為主。因各種消息及媒體的報道,遂不停到市內醫院求診,分別到漢口醫院、市二醫院、中南醫院求醫,因床位緊張,僅在中南醫院做了一個CT,提示肺部感染。仍因床位緊張,未能住院。元月二十四日,家屬從網上得知蔡甸區人民醫院有病床,遂由家屬送去醫院,路上開始感覺呼吸困難,氣喘。入院後,考慮重症,給加壓給氧及輸液治療,在治療初期曾出現二天加一晚沒有睡意。

住院二十天,症狀緩解,複查核酸兩次陰性後,出院來隔離點隔離。

在診治及隔離結束後,患者離開隔離點時談了自己的感受:

1.起病快,發展快,嚴重時想跳樓、想自殺的念頭充滿腦海。

2.感謝黨、感謝政府,以往沒有這麼強烈,有時候,看到社會不平時,多少還有點不滿。通過這次的經歷,確實感覺黨和政府的偉大,黨和政府切實為人民做實事。充分感受到作為一箇中國人是幸福的。

另:2月27日用藥的徐女士的症狀明顯緩解,可喜!

2020.03.02 星期一 雨

今天早上查房,患者,塗xx,男 ,62歲,供電公司退休員工,既往有“高血壓病,糖尿病”病史。入住隔離點後,患者訴頭昏,步態不穩,以晨起加重,午後及夜間緩解。體檢:體溫36.3度,脈搏 78次/分,血壓 130/76mmhg 神清,項軟 心、肺無異常,腹平軟,四肢活動可,病理反射陰性。當時考慮:後循環功能障礙引起小腦供血不足。給氟桂利嗪片(西比靈)口服。今天查房時,患者感覺症狀明顯緩解,遂要求再幫其買2盒西比靈備用。

2020.03.03 星期二 晴

今天與一個即將到隔離時間,要離開的患者進行了一個交流,患者為一位中年女性:

問:您快到隔離時間,即將準備回家,您有什麼不舒服嗎?

答:近二天感背心發涼,乾咳,不想吃飯。

問:您從起病到治療情況,能不能再講一次。

答:最初就是因為背心發涼,乾咳在四醫院拍片為:肺部小結節,兩處鈣化灶。自己在藥店買口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複查胸部CT:提示除上述結果外,肺部少許感染。遂被送往網安基地進行隔離治療(以口服藥物為主),其間查兩次核酸均為陰性,二月十七日在區人民醫院作胸部CT複查提示:肺部小結節。接著就離開網安基地到出院後到隔離點隔離。

問:現在隔離時間到了,您可以回家了,您有什麼想法?

答:我現在還有點乾咳,背心發涼,胸前區不適。我要求再做一次核酸檢測和胸部CT。

問:核酸檢測與胸部CT檢查由社區統一安排,我們無法滿足您的要求,怎麼辦?

答:不作複查,那我就不離開隔離點。

可能是受新冠肺炎的恐嚇,這位患者有點反應過度。因為這個患者從開始到現今,沒有一次核酸檢測陽性,但她始終認為自己不能排除新冠肺炎。這也可能是一場“大疫”後,部分患者留下的心理陰影。這也可能是疫情過後的難點。

2020.03.04 星期三 晴

今天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患者即將到隔離時間。這位患者是市內一家三甲醫院的邱姓護士,早上七時許,其老公開私家車去患者自己的單位做核酸檢測複查。

我看到她的老公跑前跑後,真有點羨慕嫉妒恨,尤其是現在這時節。一場大病,家屬的關愛勝過一劑良藥。

晚上,喜訊傳來,核酸複查陰性,患者可以走出隔離點了。

2020.03.05 星期四 晴

今天與一位即將結束隔離期的喻姓老年男性患者進行了交流,患者為重症患者,高熱,乾咳,呼吸困難,一樣沒少。在方艙及醫院治療十餘天,兩次複查核酸陰性,胸部CT:感染灶吸收。出院後來隔離點隔離。

這位患者,我原來就相識,是一位福彩愛好者,基本上每天都買福利彩票,應該說是一位心態平和,具有愛心的老人。平時面對得獎與否的淡定溶於對患新冠肺炎的病程中。

這位喻性患者身體康復,即將回家,祝願他老人家身體健康後,再去購買福利彩票。我也深信,有愛心的人,一定有福報。

2020.03.06 星期五 陰

昨日下午一時三十分,組織觀察點患者十七人(原有一患者在自己單位已查),以及隨行人員,分乘兩輛車前往東西湖柏曼酒店隔離點進行核酸複查。

隔離了十天左右的患者,第一次走出房門,第一次走出酒店,沐浴在大自然的春風裡,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在採取了標本後,患者返回酒店,靜等好消息。很多患者由衷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2020.03.07 星期六 晴

今天上午九時許,送所有隔離觀察的患者到吳家山區另外一個隔離點進行核酸檢測。一路陽光明媚, 好像預示著春天來了,武漢的疫情也快結束了。

一行十八名患者,分三次進行取樣,進行很順利,不到半小時取樣結束。回到隔離點,工作人員給每一個患者進行消毒,並更換口罩。

本著對全體患者負責,本著對人民負責,為達到隔離的目的,兩次作核酸檢測,力爭做到萬無一失。充分體現在我們的黨,我們的政府是有擔當的,是有責任心的。

2020.03.08 星期天 雨

今天,區政府領導來隔離點視察工作,在瞭解了隔離點的病患情況後,對工作基本滿意。同時作出了三點指示:

1.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對確有不適的患者及時送往醫院就診。

2.注意安全,尤其是水、電、火安全,從泉州事件中吸取教訓,做到萬無一失。

3.建議將隔離點更名為健康驛站,消除人民的緊張心理。

2020.03.09 星期一 陰

今天天氣有點陰沉,不過相比昨天,還算給臉的。昨天下了一天雨,今天雨停了,只是風有點大,有點春風拂面。

吃過早飯,城管科來了兩輛車,準備送隔離期滿了的患者回家。隔離點的人員幫助患者拿行李送到一樓外小廣場,給每一個患者進行最後一次測體溫和最後一次消毒,包括隨身帶的行李的消毒。

絕大多數的患者,既有解除隔離的喜悅,又有點依依不捨。一位劉姓男患者的話很有代表性,他說:“我兩月沒回家了,恨不得一步到家裡,而這十餘天,你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我念念不忘。別了,我的醫生,再見了,所有的關心了我們的工作人員。”

所有離開的患者都向我們揮手告別,這一刻,我們覺得我們的辛苦是值得的,我們把黨和國家對所有的患者的關懷傳遞出去了。

2020.03.10 星期二 晴

今天上午,我們送走了隔離點的最後兩位患者,其中一位是銀行職員,姓向,男 56歲。臨走時,他向我及全體員工深深的鞠了一躬。另一位為一位宋姓女性患者,53歲 ,為養老院護工,複查兩次核酸均陰性,但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吸收期,需居家隔離,不知什麼原因,她不願回家,指揮部只好在另一家賓館給她開一間房。

短短的半個月,我的“抗疫”工作就要結束了,感謝隔離點負責人武曉輝局長,在隔離點工作期間,指導我們嚴格按國家政策行事。感謝以夏能輝隊長為首的城管工作人員,他們為了使隔離工作順利完成,夜以繼日的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做好隔離患者的生活服務,當患者離開隔離點時,他們把每一個患者的行李送到各自的家中。他們都是二、三十歲的小夥子,在重大“疫情”來臨時,不惜一切,勇往直前!感謝派出所的幹警,他們日夜陪伴著我們,保證了我們的人身安全。

最後,我們還要感謝以胡三玉為首的環衛工人,為了隔離點的衛生,她們每天按時做好衛生,每當有患者回家後,她們第一時間去協同城管人員做終末清潔、消毒。

上述都是“疫情”的逆行者,在“疫情”來臨之時,毫無畏懼,勇往直前,他們是不忘初心的踐行者。

別了,隔離點!願祖國不再有“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