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天津社區工作者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中國繪畫

【導讀】

天津中公天津社區工作者考試網助力各位考試順利天津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小編為您帶來的是公共基礎知識。

2020天津社區工作者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中國繪畫

中國繪畫作為中國的三大國粹之一不僅對中國的文化發展影響極大,同時也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佔據一定的比例,但是由於中國繪畫的時間和空間跨度都比較大,所以在複習時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希望通過此篇文章為各位考生進行梳理有關中國繪畫的相關知識。

1.中國繪畫的工具

中國畫所使用的工具是中國獨有的繪畫工具,主要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其中又以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紙(安徽省宣州)、端硯(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最為著名。

2.中國畫的分類

其題材和表現對象大致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按表現方法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現將考試中頻率比較高的進行梳理。

人物畫

人物畫就以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之通稱。我國的人物畫歷史悠久,根據記載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有壁畫。尤其是從東晉時的顧愷之專攻人物畫,成為我國繪畫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以形寫神”主張的人物畫代表。到唐代的閆立本、吳道子、等等,都為人物畫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其代表性著作有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唐代韓滉的《文苑圖》,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李公麟的《維摩詰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圖》、梁楷的《李白行吟圖》,元代王繹的《楊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圖》卷、張宏的《擊缶圖》和《布袋羅漢圖》、曾鯨的《侯峒嶒像》等。

花鳥畫

花鳥畫在魏晉南北朝之前,花鳥作為中國藝術的表現對象,一直是以圖案紋飾的方式出現在陶器、銅器之上。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已有不少獨立的花鳥畫作品,其中有顧愷之的《鳧雁水鳥圖》、史道碩的《鵝圖》、陸探微的《半鵝圖》等。然而這一時期的花鳥畫較多的是畫一些禽鳥和動物,因為它們往往和神話有一定的聯繫。如為王母搗藥的玉兔,太陽中的金烏,月宮中的蟾蜍,以及代表四個方位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目前花鳥畫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韓幹的《照夜白》、韓滉的《五牛圖》以及傳為戴嵩的《半牛圖》等,都表明了這一題材所具有的較高的藝術水準。

山水畫

隋代山水畫,從人物故事的背景中獨立出來。其中展子虔的《遊春圖》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畫,以青綠山水的風貌,開創了我國山水畫的端倪。並且初步探討了“咫尺千里”的透視觀。唐代山水畫出現了青綠和水墨兩種不同風格。山水畫家李思訓及李昭道的青綠山水畫繼承著展子千的傳統而發展。盛唐時期山水畫出現重大變革,詩人王維創水墨渲染“破墨”山水。山水畫的代表作主要有隋代展子虞的《遊春圖》、唐代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五代荊浩的《匡盧圖》、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元代倪瓚的《雨後空林圖》、明代文徵明的《泉石高閒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